“该死!”牛师奖低声唾骂,也不知道是在骂常书欣的糊涂,还是在骂娑葛的无耻。
口头上喊着找阿始那忠节和周以悌报仇,不是背叛大唐。娑葛却连夺碎叶,于阗还不满足,又挥军打到安西都护府的核心龟兹!接下来,大唐还有什么脸,去“调停”?
而那常书欣也是蠢货,明明凭借一万五千弟兄,足以守住龟兹,却非去城外与娑葛野战。这下好了,野战没打赢,守城的兵马也不够用了!!
“大总管,龟兹城内,如今只有五千残兵,守不了几天!”见牛师奖骂了一句之后,就没了声音。斥候又跪了下去,重重磕头,“大总管,疏勒,于阗两个方向,都送不出消息!大总管,只有您,只有您这边能救龟兹了。如果您不去,一旦城破,城内十余万汉家男女,肯定全得遭到娑葛的毒手!”
“救,老夫这就领军去救!”牛师奖咬着牙点头,目光缓缓转向张潜,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既然娑葛带领倾巢之兵进攻龟兹,于阗那边,领军者就不可能是娑葛本人,兵马也不可能是娑葛的主力。换句话说,周以悌之所以能重新夺回于阗,完全是由于娑葛改变了作战方向,而不是右威卫作战得力。
而他先前兵分两路的决策,却完全建立在被捷报误导的基础上,所以肯定不能继续执行。只是,立刻改弦易辙的话,牛师奖自己倒是不在乎脸面,却必须考虑张潜这位行军长史的态度。
而张潜的表现,却远比牛师奖期待得更为内行。非但没继续纠缠先前的分兵决策,并且主动高声提议,“救兵如救火,大总管带领将士们去救龟兹。在下取道且末河,前往于阗和疏勒,联络周以悌和郭元振,分头攻击姑墨和尉头两州,威慑娑葛的后路。这边冬天来得早,只要坚持过了第一场雪,娑葛在野外无处避风,就只有退兵一条道路可选。”
“如此,就有劳张长史了!”自打离开长安以来,牛师奖还是第一次,真心将张潜当做同僚对待,点点头,郑重拱手。
军情紧急,已经容不得他再从瓜、沙两州临时抽调人马。而左骁卫目前的一万将士,与五万突骑施人野战,也没有任何获胜的希望。所以,他即便现在赶去龟兹,也只能杀入城内,固守待援。
所以,此战的关键,不在于龟兹,而在于周以悌和郭元振两个,能否及时给予配合。如果周、郭二人,能主动出击,分散掉娑葛的一半兵力,则龟兹城固若金汤。而突骑施各部向来穷困。这次跟着娑葛攻打龟兹没捞到本钱,下次,娑葛就很难纠集其如此多的兵马,与唐军沙场争雄!
“大总管多派斥候,虽然龟兹危在旦夕,但是,小心娑葛围点打援!”张潜虽然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明白忙中出错的道理,想了想,又小声提醒。
牛师奖将张潜的提醒,认认真真听进了耳朵里,随即再度郑重点头,“老夫省得,张长史也多加小心。咱们先同行到蒲昌海,然后你取道且末河向于阗,老夫取道赤河向龟兹!”
既然主帅和行军长史二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其余将校们,当然谁也不会再出言反对。于是,大伙齐心协力,先将辎重分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份。小的一份由将士们随身携带,大的一份,则交给牛师奖族侄牛守义,由他带领民壮,押往距离龟兹不到两百里的轮台城存放。
随即,各部兵马迅速整顿行装,用过朝食之后,启程出发。先结伴前往蒲昌海,然后再兵分两路!
此时的玉门关,乃是旧关,位于沙洲之西,兴胡泊畔,距离蒲昌海不过四百里路。左骁卫将士有足够的马匹代步,在不珍惜坐骑性命的情况下,只花了两天半时间,就抵达了目的地。
知道接下来难免会遭遇突骑施人的阻截,牛师奖不敢轻敌,强压下心中焦虑,吩咐大伙在蒲昌海畔扎下营寨,休息了一下午外加一个晚上。随即,与张潜挥手道别。(注:蒲昌海,即罗布泊。
“大总管不必过于心焦,必要之时,可以掩护百姓,撤往渠黎。人比城池重要,只要人在,城池早晚都能夺回来!”看到牛师奖在两天之内就白了的双鬓,张潜忍不住又低声叮嘱。
从蒲昌海到龟兹,还有将近一千里路。虽然沿途全是水草丰富的绿洲,不用担心淡水供给。但长途奔袭,将士们体力也必将遭受极大地消耗。而从娑葛以往的战绩来看,此人用兵极为狡诈,十有七八,会放弃对龟兹的进攻,给左骁卫迎头一击。
“放心,老夫会在渠黎整顿一次兵马,然后再根据情况,选择继续走赤河北岸,还是转向铁门关到轮台。”很不习惯被一个跟自己孙儿同样年龄的后生晚辈反复提醒,但是,牛师奖依旧感激地回过头,笑着向张潜抱拳,“倒是你,第一次来西域,老夫就让你独自前往于阗……”
“不妨,晚辈撑得住!”张潜笑着拱手,随即,又将一具简易单筒望远镜从马鞍后取出来,连着盒子一起递给了牛师奖,“此物,送给大总管。虽然粗陋了一些,但是,站在高处,随时能看到五里之外的人影。”
“真的?”牛师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过单筒望远镜,放在眼睛上仔细揣摩。很快,就在张潜的指点下,学会了调节焦距,观察最先出发的那部分斥候的情况。
不是很清晰,给人的感觉,也不是很舒服。但通过数里之外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