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一个庄子>第 38 部分阅读
待。

“走勒!!!”

“走勒!!!”……

每个车夫赶动马车的时候,都会吆喝一声,这不光是好听,也是在向家人告别,古时出门不易,常常一去数年,甚至遇到灾祸战乱等情况常常不得归家,所以人们出门时都很慎重。

而如此长的车队吆喝起来则有些闷和无聊了,王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回头再次和全叔等人互望了一眼,虽说一切都商量妥当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又能说得上来事情到底会进展得如何呢?

最前头的队伍已经绕过了南土坡,消失在绿林深处,而竹林村里传来的吆喝声却还是连绵不绝。仿佛没完没了一般。

从竹林出,花费一天,上了官道,车队的速度才有所加快。于第三天傍晚来到梅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外休息,不过搞笑的是村里人还以为这是一伙打劫归来的流窜土匪,派了青壮监视不说,全村彻夜举火以待,搞得王魁和和数哭笑不得。天亮大早王魁等人离开的时候,似乎人们才安心回家睡觉。

第四天夜车队穿过资水抵达敏州城,也难怪人家村里人害怕,敏州城门兵突然见到这么一大队人马出现在视野里,立马就傻眼了,如果不是和家马队很懂规矩,立即派人通报门兵,怕是这个家伙就要通知城防卫出动了,一旦惹来这些大神,王魁就有十张嘴巴最后也要舍财免灾了。

原计划在敏州城休整半天,王魁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本来利润不大的活计,和家还吃力不讨好的接了下来。半天没到,一只来自辰州南怀城和家的浩荡马队路过敏州,人马车货数千,队伍绵延几里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敏州城,一时间人们似乎找到了谈论的焦点,也许这就是和家想要的吧!

不过王魁没想到的是,和家马队的消息传播给王魁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个大城没有经营纸张的店铺?谈论和家的时候,人们自然谈论都拉的是什么,而得知全是纸的时候,有好奇、有讥笑,自然也有人诧异、惊喜。

车队人多货多车多,不方便进城,只停留在离城不远的一个空旷地带。而派人前往城里补充水,干粮等等的时候,已经不止一个人前来王魁询问王魁的纸张是否出售,当然这些人都是小户,要的不过一打两打而已,王魁自然不会卖,因为除了海贸,似乎在这里卖掉的太不划算,不过这并不妨碍王魁宣传竹林纸。

以至于后来王魁才知道,多亏了这一路的宣传,王魁每回到竹林,造纸坊的生意就已经扩大了三成,减少了许多压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从敏州城出,官道宽敞笔直,地势平坦,十分有利马车前进,车队的速度前进的速度也就大大的加快了。第六天便抵达永州,第八天抵达道州,第十一天抵达连州。

连州是楚国的边州了,过了连州便是南汉国,连州府虽然只停留了一天,不过确是王魁最忙得一天,招呼边镇将军吃喝送红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是惯例,相当于今后长期成本,王魁一来不打算充好汉,揭露,二来自然也没打算多亲近什么。还好有和家人在,和数也算老江湖了,自然得心应手。

最后花了二百两吃喝,二百两现银,和数总算拿到了出关的路引,而且约定,今后凡是辰州竹林和王两家商队过往,差不多补齐三辆车一两银的买路钱就成,就这样千车队这才直奔边城而去。

第八十七章 扬帆出海

第八十七章扬帆出海

从连州过边关进入南汉,王魁和和数磕磕碰碰进入兴王府地界整整花了十一天。要知道走的多是平直的官道,路程只有楚国境内的三分之一。

走得这么慢的原因就在于车队太过庞大了。不是准备工作没做好,而是在英州遇到了麻烦,虽然王魁提前派出护院通知了城防军,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人数过于庞大,必须停留在原地等待刺史大人检查,绕过去解释不清不说,花的时间也更长,结果这一等就是两天。

说是盘查,不就是要掏钱。还好这个刺史似乎很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只收了一百两的过路费。然而接下来的路程里,几乎每到一县王魁都要付上几十两。王魁这时候也才切实感觉到南汉毕竟是他乡,人们不是那么友好,即便如此受了贿赂,人家还是要意思意思的盘查一番。

就这样,从竹林出的第二十四天,竹林的车队才抵达了兴王府外围,并联系上了福伯方面的人手,按当初协议,走到这里,余下的路都是福伯负责打点,车队自然一路畅通的开进了兴王府。

“老弟,你可真够壮观的啊!”望着马车滚滚而来,一部分已经在卸货的车队,福伯都有些感慨。还没见过王魁这么运货的人,不但福伯有些惊叹,车队还吸引了不少人旁观,不过得知不过是商队运货以后也就不那么好奇了。

兴王府不比楚地,这里一到出海季节,四面八方涌来的商队不计其数,有时候绵延几十里排队进城都是有的。而知情的人,明白这个只是一家人的货物时,也只是小小的赞叹一把而已。

王魁则是汗颜的摇摇头:“这也是没办法,还好第一次走成了,以后也就方便了。”

“成本不小吧?”福伯笑了笑。

看得出,福伯并没有期待答案,王魁自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不过细算下来是不少了。七百多辆的过路费,装船出海缴纳的税银一千多两,再加上和家的预付的一千两,总数在


状态提示:第 38 部分阅读--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