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土豪>第十三章 战斗即将打响

崇祯元年十月,天下局势越来越紧张。黄台吉联合归附后金的部分蒙古部落成立满蒙联军。磨刀霍霍,准备随时将屠刀架在一向自诩为黄金家族后裔的林丹汗头上,而明政府由于对局势判断失误,没有向林丹汗伸出援手,最终导致蒙古被吞并酿成大祸。

而中原内地暗流涌动,不断酝酿着的各种震动此时也已经崭露头角,各地卫所调兵频繁,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风暴即将席卷而来,刮得大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此刻的山东都指挥使司鳌山卫辖下浮山备御千户所治地一片丰收景象。几万农民工人正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身后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成片成片黄澄澄的麦穗压弯了麦秆的腰,随着秋风形成黄色的麦浪。随着李承一声令下,数万人在各自村庄的里长带领下有序的进入田中,拿着镰刀弯下身子开始收割勤劳的果实。沿着清河两岸数十万亩农田中遍布着数不清的人影,虽然此时已到秋天,但是太阳还是非常的晒人,如不是还有秋风阵阵带来一点清凉,此刻也就跟夏日一般。人们挥舞着镰刀,挥洒着汗水,看着粒粒饱满的麦穗,许多农民历经沧桑的脸上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不感天地,不谢皇室,唯独对李承感恩戴德。为何?只是因为天地虚无,皇帝也遥不可及,只有李承真真切切的令农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轰轰烈烈的大丰收,足足持续了四五日之久才宣告结束。今年赶在夏种之时播种的土地有几十万亩之多,还有一些新开垦的土地因为错过了夏种所以种植了一些杂粮。李承从别处弄了一些土豆红薯种子,还有本地的一些花生,统一的安排人们种植。这些植物耐旱,平时也容易管理,而且不论什么地质都可以种植,所以田间地头,山间丘陵,全都利用了起来。

起先还有些农民对于这些平日里不多见的粮食抱有怀疑,可当第一批种植的人收获的粮食比种麦子水稻还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得眼红起来。李承将这些粮食作物统一回收,大部分都投放到新建的养殖场,作为鸡鸭猪牛的粮食,小部分的在进行加工,然后投放市场。红薯可以做粉条做薯糖,价格也是不菲。花生可以榨油,短时间内也可以供应自己人使用。而农民因为种植这些作物获得外快,生活宽裕,购买的物品增加,钱最终又回到李承手里。即能让广大群众感到浓浓的幸福感增加生活质量,又能让自己赚取一些银两。此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时隔一个多月,新城区的扩建也早已完成,堪比之前两个城区大的新城规划更加专业,道路全部由水泥筑成,道路两侧依旧有排水沟渠和花草树木,这次还增加了供行人休息的长椅。道路两旁是整齐的水泥砖瓦楼房,临近道路的统一都是齐刷刷的四层高楼。现在铸铁厂已经可以掌握了高炉平炉转炉炼钢的技术,可以制造出韧性很好的钢筋,虽然都是没有螺纹的钢筋,但是造四层的楼房足够用了。这些楼房高矮一样,外观一样。虽然很死板,但是普通百姓也惊叹于这些巧夺天工的建筑,刚刚建成的时候每日都有很多人在楼房前观看这些怪房子。

新城的扩建,将原本的工业区和军营全都划了进去。而李承一直坚持军营不得在城内,所以军营一体搬迁到了海边,并在海边修建了一座一次可供十条千料大船停泊的港口,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直通浮山城南门。而军营就坐落在港口码头左侧,而最近士兵们除了每日进行征兵工作,参加日常训练之外,又多了几个新的训练项目——海水中扛木头,武装游泳,沙滩搏击对抗。应李承的要求,魏有才等人在一个多月将军队扩编至五个团,然后又在长久的训练中将不合格者调动到城管大队和防暴大队中,最终留下三个满编保安团,三团的团长由尚泽谦出任。

军队的日常训练已经不再使用木头枪,而是换上了真家伙。训练的内容也是枯燥乏味,除了打靶还是打靶,仅这三千人每日消耗的弹药就在十万发上下,这让子弹制作厂还有外出采买原料的人员叫苦不已。而李承却不管这些,因为他深知“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堆出来的”这个道理,所以他除了加派人手外出采买,继续招募人员进厂做工之外依旧是无限制的射击训练。

在连续持续的开枪射击中,这种由李承和一帮工匠改进的后装燧发火枪中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最致命的一个就是枪管耐久度非常低,质量好的枪管可以射击百次,而质量不好的也就能打五六十次就报废了。这个报废并不说枪膛炸裂,而是枪管中的膛线被磨平了,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一直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也只有在战场上每人多带一根枪管,一旦报废,可以更换使用。

随着几千将士对于枪械的使用日渐熟练,李承在心中酝酿很久的计划也逐渐的露出水面。士兵只靠训练是无法练出煞气的,别看现在有模有样的每天忍着痛苦咬着牙参加魔鬼般的训练,等真正上了战场,面对着敌人很有可能紧张的连刀枪都拿不起来。所以,真正的军魂以及强军,都是从战场上浴血奋战得来的。没参加过战争没见过血,那就是一群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这日,雨下的很大,冲刷着干渴已久的大地。

浮山所军营。

李承站在军营内的操练场上,身前静静站立着三个团的士兵,每个人都和李承一般站立在雨中,整个队伍没有一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战斗即将打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