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第140章 让谣言飞

接着是各个乡镇。

较大的乡镇也开设有“中吴书坊”,规模较小者则设一小报摊。

在乡镇上,粗通文墨之人就比较少了。

但总还是有一些。

这些人着实体验了一把“说书”,然后被人崇拜“叫好”的感觉。

……

最后是乡村。

乡村要稍晚一些。

按照杜昭的规划,一个“读报郎”同时兼管数个乡村。

他们从乡镇或者县城一级的中吴书坊接受任务与报纸,前往指定的数个乡村宣读报纸上的内容。

同时领取一定的酬劳。

读报朗,便是此项计划催生出的新职业。

以招收落魄书生,以及乡村私塾的老师为主。

杜昭对“读报朗”其实很看重,待日后有时间,杜昭打算亲自筛选一遍,踢出其中心怀叵则之人。

因为“读报朗”深入乡村,近距离接触普罗大众。

他们的言行,将深刻影响人数最多的一群人。

若“读报朗”故意歪曲报纸上的内容,甚至借机闹事牟利的话,可不美妙。

……

苏州城内。

新开张的“中吴书坊”店门前的大街上,当街读报的众人已将报纸上的每个字都看完。

“……预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下一期报纸!”有人将末尾几个字读出。

“据在下预估,‘王传平一案’才讲了三分之一,后面估计还需要两张报纸……”

“真的难受死我了,看得正精彩呢结果却没有了。”

“好想一口气将后面的故事看完……”

“……”

大街上顿时出现一批“骂街”之人,但他们又不敢真正的骂。

为什么?

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大大不简单,那是中吴军大帅的独孙,杜昭!

谁敢骂?

除非他们的小吉吉想被当成琴弦弹奏一曲……

“想早点看到接下来的故事?据在下预估恐怕还需得数日。”这时一人说道。

“为什么?”

“简单,你们看这报纸上面的字,这明显就是雕版印出来的。若要出下一期报纸,则需另行雕刻一块木板……”

“这雕版难啊,没个数日的功夫,别想雕刻成功!所以在下预估恐怕还需得数日。”

“原来如此,有道理……”

“……”

这个预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被就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奉为圭臬。

就连酒楼二楼包厢中的杜昭的人也都听说了。

“三郎,看来他们对报纸产生了误解,三郎不打算派人澄清一下吗?”杜建徽说道。

“阿翁,其实没有必要,一切谣言明日不攻自破,而且……”杜昭笑了,有些奸,道:“让谣言传一会儿也好!”

“?”

众人齐齐一愣,心道杜昭是不是又糊涂了?

杜昭却笑而不语,转移话题聊起了其他的事。

……

随着报纸发行之后,中吴军辖下苏、湖、秀三州一十三县,还有各县的乡镇,全都在热议报纸以及报纸上所刊载的内容。

报纸这东西虽然看过一次就可以丢掉,但它终究是字纸,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神圣的,不容亵渎。

但是,报纸却不要一文钱,免费送,谁都可以去领取。

中吴军牙府为何要做这赔本的买卖?

这件事本身就颇具话题热度,人们热议不下。

再然后就是报纸上所刊载的内容,竟然是王传平一案!

此案才发生不久,而且又是承平数十年以来的首次动乱,自然格外引人关注。

今日一整日间,苏、湖、秀所有州县、乡镇,都在热议这两件事,这可不得了。

因为地理条件与通讯条件的限制,不大可能发生所有人共同热议一件事的情况。

除非是天大的事,比如皇帝驾崩什么的。

但随着报纸横空出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最主要一点,报纸牢牢掌控在杜昭手中。

……

很快天色渐黑,时间来到晚上。

杜昭派往各处查探情况的牙兵一一返回,就在牙堂中禀报了各地的动向。

毫无意外,百姓们都在热议报纸上的内容。

这让杜建徽、周庭、侯仁矩等人吃惊不已……

报纸在苏州等地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杭州。

杭州的胡景思甚至还得到了一张报纸。

不过他看了半晌却没有看出名堂,便丢在一边不做理会。

……

翌日。

昨日点燃的“报纸热”并未熄灭,发酵到现在甚至还愈演愈烈。

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中都在谈论此事。

不说两句报纸相关的话题,甚至都不好意思出门。

总之是妇孺皆知。

“中吴书坊又在发放不要钱的报纸了,大家快去抢啊!”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忽有一人高声叫喊着一跑而过。

大街上的行人,店铺中的客商,不约而同被此话吸引了注意力。

“不可能吧,昨天不是说……还需数日才出第二期报纸么?”

“对呀,这人指不定就是那闲极无聊之人,我们不用理他。”

大部分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只有一小部分人不死心悄悄摸到了中吴书坊附近。

一会儿后。

“第二期报纸真的出来了,你们看,还带着墨香呢。”有人抢到新报纸回来显宝。

“我看看……还真是!”

“假的吧……”

“诶,别抢!”

“……”


状态提示:第140章 让谣言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