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墨客>第0327章 如此恩宠

民智不开是为愚也,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

愚民之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民愚固穷,易于统治;可是同时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之。

如弥勒教,就是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

普照临死前交代,弥勒教中坚十数万,信徒不计其数。

这力量不可谓不大,不管他是不是在危言耸听,也不管他是不是在吹牛逼,可是不得不小心谨慎对待啊。

老朱的火气一旦上来,大开杀戒的话,那将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啊。

弥勒教煽动无知民众固然可恨,可是民众也是受害者不是?

不能矫枉过正这是郑长生的想法。

说到底弥勒教和老朱的对决,最终倒霉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

他们何其无辜啊?

如果想要彻底的解决弥勒教的问题,那唯有开民智,给民众们读书识字的机会,给他们普及一些常识性的科学知识。

不然的话,就算是剿灭了弥勒教,还有别的什么教会冒出来。

到时候一煽动,一忽悠,照样还是风生水起。

郑长生心里着急啊,不过他也知道,目前是急不来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久持续的过程。

非三两日之功的。

也只能徐徐图之了,眼下最急迫要做的是,让老朱不要大开杀戒是为上策。

郑长生的这番话,给老朱这辆愤怒失控的疾驶中的列车,猛踩了一脚刹车。

如老朱这般心机深沉,手腕高超者,岂能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愤怒使老朱差点失去理智,可是一旦清醒了过来后,如果还一意孤行,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了。

“给李文忠传咱的口谕:首恶必惩,从者不罚。”

靠,完全是照搬了郑长生的话。

刘伯温和老夫子宋濂面面相觑,彼此眼神交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惊讶。

皇上对郑长生的宠信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实在是让人瞠目接触。

竟然把他的话直接拿来用,这立马就成了圣谕了。

汪广洋作为中书省的一份子,在李擅长时期,他的地位犹在胡惟庸之上,可是在关于中书省左相国这个位置的竞争上,他一败涂地。

被胡惟庸这个靠着李擅长扶持而得势的家伙,狠狠的踩在脚下。

他很是不服气,论才华,论才干,他并不比胡惟庸哪里差。

关键是人家有李擅长这个大靠山扶持。

李擅长之于皇上,那是亦师亦友亦兄般的存在。

虽然皇上对他有所忌惮,但是他很识时务的急流勇退,这给了皇上对他的恩宠和信任,加封赏赐不断。

自己唯一比胡惟庸差的就是一个在皇上身边的人提携扶持,缺少一个让皇上宠信的人的举荐。

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助力了,郑长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不二的人选啊。

要是结交好了郑雨浓,那自己还何愁斗不过胡惟庸这条蠢猪?

官场中人的思维都不能用寻常人的衡量之,利益至上才是他们的追求。

汪广洋脑子里在飞速的思索着,怎么才能结交讨好郑长生了。

可是无论是怎样的接触,都显得很是突兀,一个平常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突然笑呵呵的凑过来,任何人都得有个防备心理吧?

常言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想要正常的结交郑长生,还要不突兀,那只有“曲线救国”了。

郑长生的恩师方克勤可是到了要述职的时候了,吏部的考语权可是在自己的手掌心里握着呢。

吏部尚书詹徽可是自己的至交好友啊,胡惟庸现在忙着给儿子办丧事,应该没时间插手方克勤的事情了。

这狗日的胡惟庸,平时把持中书省大权,任何事情都要插一杠子进去。

方克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以说官声极好,可是到任之初发生过一次民变,不过那不是他的问题。

上任官遗留之,可是也归属在他的名下了。

尽管方克勤妥善的解决了这件事情,可是污点还是留下了的。

要是以着胡惟庸的脾气秉性,绝对的不会给一个好的官评,他要留着好的位置安chā_tā自己的人手。

大明有规定,吏部考评好的官员是优先任命的。

恩,就这么办,替他搞定恩师方克勤的事情,他还能不对咱感激不尽?到时候再顺便结交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汪广洋就一阵的开心。

郑长生经过太医院一众人等共诊合议之下,确认无碍,现在只需将悲伤的箭伤养好即可。

李秀英和小七皆喜笑颜开,刚才的痛苦凄惨状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按照规定,皇宫之中是不允许除了皇上和未成年皇子之外的男人留宿的。

这是死规定,成年皇子都不行,只要是成年,哪怕是刚过了成年的那一个时辰都不行。

赶紧的得搬出皇城,这是大忌讳,是有秽乱宫廷之嫌疑的,就会有御史言官弹劾。

郑长生很感谢老朱为了给自己救治方便,直接把自己抬到皇宫里。

这是为了御医方便,也方便用药。

太医院和各种珍稀的药材这里什么都有,用起来方便的很。

但是现在自己清醒过来了,身为臣子总不能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啊,在宫城留宿,这是对君王的不敬啊,容易遭人诟病,留下骂名。

是以,郑长生提出要回府养病。

老朱低头


状态提示:第0327章 如此恩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