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摇滚教父>第280章 历史新低

好不容易安抚好炸毛的女孩,罗杰给远在北美的理查森打了个电话。

片刻之后,房间里的传真机就响了起来,等了足足十几分钟才传输完毕。

罗杰拿着一叠纸翻看起来。

十几张纸看着多,其实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主要就三件事,《1》专辑的销售数据、媒体的动向、以及一些需要罗杰做决定的琐事。

经过一个灾难般的首周之后,二十世纪娱乐紧急追加了订单,在第二个周末到来之前,勉强将唱片全部送上了零售店的销售货架。

在除了夏威夷、阿拉斯加以外的四十多个州,以及加拿大的十个省份的主要城市,都有至少一家专门的唱片店,或者是连锁便利店会出售《1》专辑。

不过绝大多数城市,也仅仅只有一家店面而已。

在整个北美,铺货的总店面数量大约有800多家,这也是二十世纪娱乐发行能力低下的体现。

相比之下,由环球唱片发行的《黑色》,铺货店面数量达到了3300家之多。

《青春》要少一点,但也有近三千家。

发行,听起来简单。

比如说在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北美,实体唱片最大的销售渠道是线下连锁的零售店,在这个年代,差不多能够占据百分之七十五的份额。

在外行人看来,所谓的发行,不过是给经销商挨个打电话、签订合同、发货,然后等着收钱就行了。

但只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才知道,没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或者足够强力的“敲门砖”,即使费尽手段找到了经销商的联系方式,电话最多也只能打到对方的助理那,至于想谈生意,根本门都没有。

二十世纪娱乐哪怕拿着darkness乐队的这块“敲门砖”,打开的发行渠道也少得可怜。

根据西奥多透露的nei mu,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十世纪娱乐采取了捆绑销售的发行策略,即想要代理《1》专辑的经销商,必须签下二十世纪娱乐旗下其他不入流歌手的专辑。

因为这个理由,至少有数十个连锁品牌拒绝了《1》专辑的上架。

不过这种事,罗杰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除了通过西奥多表示抗议之外,也没打算做更多的事情。

铺货范围缩水,所带来的就是销量上的巨大差距.

在第二个周末的三天之中,《1》专辑的粗略销量统计分别是1.3万、1.4万和1.1万。

三天的总销量甚至不到四万张,很难说让人满意。

尤其是周日的单日销量下滑,绝对不是什么友好的信号,这说明第三个周末到来之前,《1》的总销量很难超过十万。

在这三天的数据出来之后,二十世纪娱乐再一次调整了预期,认为在前半年的销售高峰期中,《1》专辑的销量上限在130万张左右。

而在最初的预期中,这一数字是两百万。

随之一同调整的,就是更加保守的宣传策略,简单点来说,就是减少这方面的开支。

比如说完全取消了后续的打榜投入。

“销量这么惨?”

安妮凑过来看了一眼,小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正常现象,《1》的质量不够好,公司的发行能力又差,我们还没有站出来拼命做宣传,卖得好才是怪事。”

罗杰安慰的话看起来更像是在打击人:“我觉得130万的预估都高了,能超过一百万,就算是成功。”

正说着,罗杰看到了文件末尾的一行备注,二十世纪娱乐的市场部认为,在明年的格莱美之后,如果乐队能够捧回至少一座留声机,在格莱美的光环加持下,《1》专辑的销量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扬。

为什么明知道格莱美是一个烧钱的游戏,还有这么多歌手和唱片公司拼命往里边砸钱?

名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格莱美所能带来的销量和利润,才是更加重要的原因。

根据华纳唱片的调查显示,今年的最佳摇滚单曲奖,起码为《怪胎》专辑带来了数十万张的销量。

“口碑也好差劲。”

安妮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据。

二十世纪娱乐从媒体上收录了182篇乐评人的评价,好评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五。

而在不同地区针对歌迷进行的随机调查中,好评率也仅仅只有百分之七十三,但大多是b+或者a-的评价,a和a+加起来只有百分之十九。

这两个数字,都创下了乐队历史的新低,尤其是后者。

在《1》专辑之前,哪怕是口碑最差的《aamp;b》,也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歌迷给出了a以上的评价。

最受歌迷欢迎的《怪胎》,仅仅只是a+的评价就高达百分之八十,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歌迷给出了b或者更低的分数。

当然,由于歌迷调查的取样范围都是已经购买了专辑的消费者,好评比例高才是正常的事。

对这类音迷,压根就不会去掏钱购买。

“这原本就在我们的计划之内。”

虽然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有些惨淡,但罗杰却不以为意。

想了想,罗杰开口道:“格莱美之后,我们开始筹备新专辑,用一张高质量的专辑把口碑刷回来。”

“不是两张吗?”

安妮纳闷地问道:“还有一张被你吃了?”

在出发来到欧洲之前,罗杰就将一批歌曲的版权转到了乐队的名下,显然是为明年的专辑准备的。

一共二十首歌,其中有几首还很长,显然不可能是一张专辑的曲目。

状态提示:第280章 历史新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