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为又一次猜中李显的心思,得意不已。
他定了定心神,接着忽悠:“儿臣以为,要战胜突厥吐蕃,选将最为关键。近年来,朝廷屡次发兵,迎战突厥,败绩甚多,皆是因为领兵的将军不合适。”
“像是现在生死不明的沙坨忠义,就是一名沙陀族的降将。朝廷乐于使用他们防御边疆,无不是看重了他们,本身也是出自草原部落,对草原部族的战法比较熟悉,又熟知边境地形的优点。”
“可是,众位也请想一想,正所谓知己知彼,他们了解突厥部落的战法,突厥对他们的战法,也一清二楚。再加上,突厥近年来,多使用袭击骚扰的战术,不时侵扰几个州县,却并不展开大规模的战争。我唐军始终处于防范迎战的状态,在主动性上要逊于突厥。所以,儿臣认为,此次突厥进犯,正是我军采用新的作战方略的好机会。”
李俊侃侃而谈,避重就轻,将能够让在座众臣知道的军事理论,透露一二。
以求换得他们的支持,将那些不能告人的小秘密,一个个的都捂紧了,绝不让他们发觉。
俊儿说的有道理,李显觉得,这次他又被说服了。
可真派太子上战场,就连他这个皇帝也无法自己做主。他看着李俊眼中灼灼的光芒,也不自觉被他感染。
“那俊儿,你以为应该让谁充当这次战役的指挥将领?”
“儿臣以为,左羽林将军,李多祚,堪当此任。”
李俊已经一早就和李多祚透露过这一层的意思,一听他的召唤,李多祚立刻上前施礼,表示自己愿意前往。
李俊满意,李多祚愿意,可不代表朝廷里的大臣们愿意。
要知道,李多祚自从武以来,就一直是禁军首领,负责京畿附近的守卫,往上数去,他上战场的年代,已经是二十年前了。
再者说,按照太子殿下的理论,这李多祚也同样是出自异族,,他是靺鞨人,还世为领民酋长。
这样的人物,也能去边关打仗?
众人不禁对李俊的眼光产生了怀疑。
李俊直面众人的怀疑,他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儿臣将带着李多祚和安西都护牛师奖合作,誓破突厥!”
安西都护牛师奖,李显悬着的心,稍稍往下放了放。
这个人还是个合适的人选。
正宗的中土人士,又久经沙场,驻守安西多年,有他带着俊儿和李多祚,应该可以放心。
李显的面容有了一丝松动,李俊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剖白:“陛下,如今大唐正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际,多培养些将领,总是没有错的。儿臣有了他们的保护,也定能凯旋而归!”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李显似乎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可他终究还是心疼儿子,死活就是不松口。
犹犹豫豫,放不出一个痛快屁的样子,看了实在让人难受。
这时,一个一直暗中窥探的老家伙,终于冒出头来。
你道这人是谁?
自然是老谋深算,不安好心的武三思。
打从刚才,他就一直隐藏在几个年轻人身后,一句话不说,就是在等待着时机,给他们致命一击。
现在,时候到了!
他窜了出来,将笏板置于身前,恭敬禀道:“陛下,臣以为,太子出征,实乃上上之策。”
李俊瞟了他一眼,嘴角噙着坏笑,心道,老狐狸快上,正等着你说服父皇。
李显不动声色,武三思接着说道:“陛下,亦如臣刚才所言,突厥吐蕃不过是边夷贱类,冥顽不灵,根本不需我大唐军队与之大动干戈。然而,边夷贱类实难驯化,多年以来,逞一时之勇,骚扰我边境州县,虽不能动摇我大唐根本,但终究是虫蠹之患,不除不行。”
“太子少年英武,尽显我大唐雄霸天下的豪情,如太子殿下能够亲临战场,吐蕃突厥等蛮夷,必定望风披靡,丢盔卸甲而逃。”
武三思居然夸了他,稀奇真稀奇。
这可是武三思头一回夸奖李俊。
很遗憾的是,这难得的第一次,也是因为他想把李俊送上死路。
于是,一向随风倒的李显,终于还是败给了李俊和武三思联合吹起的两阵妖风之下。
当即宣布,命太子为中军将军,李多祚为左卫中郎将,悉听命于安西都护牛师奖,两日后,亲征突厥。
为了让李俊此行更加安全,李显还特批了姚逵,作为侍从,一路跟随。
一切仿佛都很完美,李俊终于能够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了。
但现在距离奔赴战场还有两天,李俊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洛阳城郊外,秋风渐劲,黄叶遍地,一派萧瑟之景象下,太子李俊却心情激荡。
身下一匹盗骊马,浑身油黑发亮,正是李显为了助力亲儿子首登战场,御赐的。
在他的身边,是同样意气风发的姚逵和武延宗。
懒鬼李显此番特地从皇宫里赶了出来,为他送行,就连不是亲妈的韦皇后,也不情不愿的跟了来。
“俊儿,刀剑无眼,你在战场上只需策应,不必冲锋在前,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知道吗?”
李显苍老的眼里,泪水盈盈,如果不是实在没有良将可选,他又怎么会舍得让亲儿子上战场。
他死死拉住李俊的手,不放开,再三叮咛,就怕李俊不听他的,到了战场上,横冲直闯,受了伤害。
要不是今天李俊即将前往腥风血雨的战场上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