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枭雄志>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张辽的处境并不好

对于于禁所做的这些事情,郭鹏并非不清楚。

但是他选择不干预,任其发展。

这也是有理由的。

一方面,郭鹏念及鲍信在他起兵早期给他的帮助,还有帮助他拿下兖州的功劳,觉得这样做多少也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他不想把事情做绝了。

另一方面,他觉得默许于禁这样做,也是在给郭瑾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

留一个把柄给他。

有了这个把柄,就能钳制于禁,让于禁乖乖为他所用,不敢起别的心思。

要是起了,不用郭瑾动手,只要郭瑾稍微动动手指,那些盯着于禁的豺狼虎豹们就能一拥而上把他撕碎。

鲍氏意图谋反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而你居然接济他们?

你是不是心怀不轨想造反?

他们会疯了一样的上表,诬陷,竭尽全力的为皇帝铲除于禁,以此赚取属于他们自己的政治资本,踩着于禁的尸体登上高位。

这就是悬在于禁脑袋上的一把剑。

稍有不慎,随时都会掉下来。

这个计划若是成功实现,则于禁也可以用,不必让郭鹏费心思的除掉他。

于禁的统兵本领还是比较优秀的,本身性格也不强势,是一流大将之中比较值得信任和留给郭瑾使用的少数群体里的一人,留着他,还有用。

于是郭鹏点头了。

“既然你觉得你能用于禁,那就暂且观察观察,看看于禁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吧。”

“多谢父亲。”

郭瑾很高兴。

接下来,便是张辽。

张辽也是和于禁一样背着历史包袱,这个包袱来自吕布,也来自董卓。

而且张辽的处境远比于禁要差。

硬是要说张辽是吕布的部下,倒不如说张辽是董卓的部下。

张辽原来是时任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中平五年朝廷大演武,灵帝刘宏下令大将军何进招募四方勇士进入京城为他所用,张辽被丁原推荐,成为大将军何进的部下,就此进入洛阳。

后来洛阳大乱,何进被杀,当时正值董卓入京,何进旧部群龙无首,只好投靠董卓,张辽也随波逐流投靠董卓。

到这里,张辽才和吕布有联系,至于之前两人有没有联系,郭鹏不知道,也从未问过张辽。

不过何进旧部投靠董卓其实和吕布关系很大。

没有吕布杀掉丁原投靠董卓,何进旧部也不至于没人可选。

后来,董卓死了,王允上位,并州帮主导了中央政府,一群并州人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吕布做了朝廷的奋武将军,而张辽则是朝廷赐封的鲁国相,实打实的两千石,两人之间并无从属关系。

只是因为吕布和张辽都是并州人,关系天然亲近。

王允领衔的并州帮中央政府垮台之后,身为并州人的张辽无处可去,只能跟着吕布东奔西走。

那个时候,张辽与吕布的关系更类似于客将。

再之后,吕布被袁绍忽悠着来打郭鹏,被郭鹏杀了,张辽一看没有必要打下去了,就投降了,被张飞引荐给郭鹏。

郭鹏因为当年曾经辟召过张辽而不得的事情引以为憾,接纳了张辽,从那以后,张辽才开始为郭鹏征战。

从董卓时代就一直敌对的关系直到吕布死了才结束,中间好些年的时间,张辽都是郭鹏的敌人。

因为这个历史包袱,张辽在军中威望高,在朝廷官员眼中则是一个不可信任的人。

比起于禁,张辽更不受朝廷的待见,参谋台和兵部有不少人对张辽的看法不好。

要不是郭鹏信任他,任用他,力主提拔他,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华,张辽是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个地位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张辽也是东南方面军的最高统帅,荡平了江东孙氏政权、地方离心势力和百万山越贼人的强悍功臣。

论及军功,张辽只在曹仁之下。

在这个曹仁荣耀退休的时候,张辽已经取代曹仁,成为了军队里威望仅次于郭鹏的人。

所以打从曹仁退下来之后,朝廷里就不断有那些【善于揣摩君王心思】的人偷偷摸摸的直接上表给郭鹏,向郭鹏阐述张辽一个外臣在江东统领重兵的危害之处。

言下之意,就是他们认为郭鹏一定很忌惮张辽,一定也想要让张辽把兵权交出来和曹仁一样荣耀退休。

否则一个曾经与郭鹏为敌的将军统领数万精锐军队驻守江东,稍有不慎,就是割据的局面。

这个大将实在是不能得到信任,应当罢黜,夺了他的兵权,将他召回洛阳就地看管。

但是那个时候,郭鹏还真没这样想过。

他长期把张辽放在江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张辽率领东南兵团在扬州中部和南部执行开拓任务。

就和他把朱灵和郭烈放在荆州一样,一方面震慑荆州原有的地方势力,一方面也是为了开发荆南。

张辽荡平山越结束了江东战争之后,就一直和扬州刺史顾雍协作,执行开拓任务,以强壮的士兵们为主力,地方上征发的民夫们为辅助,一鼓作气进行开拓。

开拓的主要地区包括后来的浙江、福建和江西。

这三个地方在此时都隶属于扬州,还是属于那种开发程度很低的地区,一大片一大片的原始丛林和无人区,满满的【瘴气】。

若要开发、住人,军队持有的猛火油罐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地方潮湿,点火烧不着,就需要强力助燃剂来帮忙燃烧。

而且开


状态提示: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张辽的处境并不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