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恐怖悬疑>东鲁传>93章 千头万绪
不上这么多,这个结实,比麦秸草抗烧。”

大舅咳嗽了两声:“她爹全好了?”

叶氏道:“本来就不是什么要紧的病,及时吃药就好了。他这个闺女的脾气也是个怪的,头一天过来,二话不说,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磕完就走,给点心吃都不要。然后,就每天过来一趟,送一捆柴火来。问她是自己砍的?说是。你们没看见,清一色都跟拐棍那么粗,真不枉有一把力气,一般人够呛干得了这活儿。”

送“柴”谐音送“财”,这是极为吉利的兆头。

“那闺女找婆家没?”老太爷嗡声问道。

叶氏就犯了愁:“我早先就跟高大哥提过了,不好找呢。其实,那孩子真不错,屋里屋外没有抓不起来的,是个过日子的好手。那些人势利眼儿,光瞅见人家的三间小破屋了,哪里知道,这人品、行事才是最要紧的。”

“合欢镇没有,就往边上找找吧。岁数也不小了,得抓紧。”大舅道,“孙婆子刚才说什么了?二嫚认识卫所的人?”

“从她嘴里能问出什么来?只说是在济南的时候认识的。”

说到这里,叶氏脑子里灵光一闪:“这倒是了,卫所里的青年最多,也许能给玉兰打个茬子。”

“我也这么想。”老太爷点点头,“她是个没娘的孩子,既喊你一声‘三娘’,少不得你就多费点心,帮着张罗张罗这些事。”

“我省得,爹,你不管。”叶氏道。

“咱们大嫚呢?”老太爷言下谨慎了很多,“你想留她近一些,还是去外边?”

近一些,就在附近的镇子上寻个人家。远一些的话,就可以在县城周边物色合适的对象去。

“要是你们舍得她走远,我拉乡的时候,就在县城附近打听打听。”靠近县城是要比乡下繁华热闹些。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不是吗。

叶氏点点头:“那好,爹你就多费心了。我是真心希望她能往城里走,离着庄稼地越远越好。这一春一秋,一起风,铺天盖地的灰尘,连东南西北都看不清。看看这儿的人,哪有张好面皮?全都跟砂子打过的似的……”

“好了,以前的事就别说了。”老太爷突然打断了叶氏的话。

“二嫚呢?”大舅也岔开了话。

若萌听得分明,扬声道:“二姐让我跟娘说声,她上山了,吃饭不用管她。”

“二嫚怎么老往山上跑?”大舅问,“是不是有人在教她读书?”

大舅眼前再度浮现出一套不凡的文房,以及指点他书写诉状时的那个孩子的样子。

那件事,至今都无法令他释怀。那样一针见血的评判,每每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是他不明白,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叶氏默默地点头:“嗯,说是看她有点天分,闲来就教一点。平时在家里,也能教教萧哥儿。”

“杜先生?”大舅的一颗心几乎悬到了嗓子眼儿里。

当他问出这句话时,他发现父亲和大妹居然不约而同地默了。

他们在躲避什么?

“爹,杜先生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恨自己的这幅身子,成年累月病怏怏的,哪里也去不了、什么事儿都做不成。

他知道杜先生是从京里来的,但是为什么下来、为什么住在山上不肯下来,以前一直以为,那只是脾气使然,杜先生想一心一意做个隐士,远离尘氛。

但是,渐渐地他就感觉出异样了。

貌似父亲和大妹对这位杜先生竟似有所戒备,同时,还十分地关切。

这就很矛盾了。为什么会这样,大舅至今都没能想明白。

他跟若萤一样,猜到了叶氏和杜氏曾是旧识,但却猜不透为什么两下子会如此地亲密又疏远、关心又防范。

他不由得暗中哀叹,自己真是个没用的人,这么多年以来,不曾为家里作出过任何的报答。

他甚至连个孩子都不如。

若萤,她也太能干了……

“过年就往十岁上数的人了,你还不打算给她裹脚?”大舅不由得替外甥的将来担心。

彼时他并不知道,当若萤听说了这件事后,是有多么地痛恨他。

就如同痛恨裹脚一样。

叶氏顿时就愁苦了面容。


状态提示:93章 千头万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