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活字印刷就不得不提现在可能正在德国的美茵茨主教区里努力钻研如何制作铅活字印刷机的古腾堡。
秦苍这次算是实实在在的剽窃了一下同时代人的创意。
在埃特纳火山的矿区里,锡锑铅锌等矿产被一个个的开挖出来。不过那里暂时还没有到规模化生产的地步,所以秦苍现在用的铅、锡和锑都是托商人从地中海的其他地方搞来的。
锌暂且不说,这种东西简直就是社会烦恼。锌合金特别便宜,但是你要知道,便宜没好货。所有锌合金制作的东西都有一个毛病,老化特别快!尤其是如门把手、栅栏等东西。放个一两年,用手都能掰断。
而铅、锑和锡正好是制作铅活字印刷术的原料。
新设立的印刷监挂名在监院里,不过却是在大铁监的偏房里面干活。他们的任务就是改进现在已经在西欧流传许久的印刷机,使之能够承载活字印刷。而更重要的是,研制出铅活字。
活字印刷,关键就在活字上。以前的中国用泥活字,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要做活字印刷了,何不做的干脆一点?铅活字印刷术可是直到近代才被淘汰。
毕昇在四百多年前用泥活字是有物质基础的。中国人擅长处理泥巴。从陶器到瓷器,人们早就知道泥土烧来烧去可以拯救世界。所以毕昇采用了当时匠人们擅长的泥活字。
而对于秦苍的匠人们来说,如何制作铅活字是一个考验。
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要用范。但是泥范烧完之后发现总是变形。而后又决定改用铁范,但是铁范和铅直接拧在了一起,火大了.......实验了一大圈之后,发现还是铜好。
但是铜贵啊!目前国内铜是比较稀缺的,主要的铜都需要索菲亚商栈从各地购买。除非秦苍现在跨越数百里,跑到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城北部的沃伦州铜矿那里去挖。
很显然秦苍现在不能,所以只好接受这一事实。用比较贵的铜制作铜范。
不得不说的是匠人们的手艺是很好的。他们先做泥范,然后用铜灌入,最后得到字体标准的铜范。哦对了,这个铜范的字还是巡检司的李景颇整合刚刚建立的国子监里的一群人写的。录用一个奖一银币。一共录用了四五千个字。
现在李景颇也是天天蹲在这里,就怕印刷监出问题。他可是连印刷体标准字目录都写好了。里面哪个字是谁写的,谁又写的最多。这本书现在挂在国子监里,天天有人翻看,没多久就翻得卷边了。
欧洲现在的造纸技术依然是恒罗斯之战后西传的那种经过减工减料制作的纸。这种纸不够均匀,颗粒大,质量低,不过还是比埃及出产千年的莎草纸好得多。顺带一提,因为这种纸进口得很多,所以秦苍近期还准备和铅活字印刷术一起开发造纸术。
第一个铅活字制作出来了。这个字是书。将铅活字蘸上墨汁,按在纸上,一个书字鲜活可见。
“很好!继续!记住我说的话,从左向右,从上到下!为了更好的传播我们的语言和学问,我们要有所割舍!”
中国古代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这样的阅读方式简直就是在反人类啊。但是这是从竹简时代遗留下来的习惯,你总要继续。而在新时代就不一样了。大汉的学堂从一开始就是简体字、从左到右的教,所以学生机基本上不存在抵抗问题。而高层的那些老师又都是了解时政的,不要搞事情是在秦苍下面做事的第一要义。
工匠们后来陆续制作了大量的活字印模。然后又开始制作等量不同的各式排版。最终选定了一款与古中国书本差不多大小的排版。而其他排版也没有扔下,大小书籍各有不同嘛。
其实印刷机的功能原理非常简单。而且是人为操作的。也不过就是填充印模,然后一排一排的按下去。
第一版印什么?
有人提议印尚书,有人提议印论语,也有人提议印周易。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踢到了秦苍面前。
面对在座的众人,秦苍大手一挥,他奶奶的,先给我印史记!
“第一篇,给我先印太史公自序!从今日起,凡序必先彰于书首以夸作者之功!”
说到教育意义,太史公司马迁身上的故事太多了。而最为秦苍看重的,便是太史公写史的不屈不挠。而且秦苍觉得,印书先印正史!印正史代表着一种对历史的继承,还有对华夏正统的传承。
史记完毕之后,木监和大铁监又开始分出一批人手加入印刷监制作铅活字。大量的铅活字,还有制作简单的印刷机也在大规模制作。
于是版权局的工作又忙了。印刷术和印刷机进入了国家级的版权行列。凡是想要获得印刷技术,出书印书的人必须接受国家的调度,当然国家也会平价收购你印的书。
印刷术一出来堪称洛阳纸贵!印得市面上的纸都卖完了!
秦苍一边调度索非亚港的资源,一边赶紧收集草、树皮和生石灰。在最南侧的肥皂厂旁边,硝石厂的远端建造了造纸厂。
抄白纸的手艺还是有几个人学会了的。于是这些人就天天挤在造纸厂里面。
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荡料入帘,覆帘压纸和透火焙干。造适用于印书和帐薄的竹纸,第一环节要花百曰,第二环节要花五六曰乃至七八曰,第三环节要花大量人工,第四环节到第六环节需要把控火候,是技术活。这六大环节所费时曰、人力和技术活,加在一起,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