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穿越重生>大魏能臣>14.第14章 紫木公子

小道观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花尾巴大公鸡依然每天准时报晓,老道依然每天坐在卧室里悟道;只是每天去河边跑步的萧逸身边多了一匹跑的飞快的“马驹白菜”。

这一年是大汉中平四年,秋,公元187年。

这一年,沉迷享乐的汉灵帝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引来渠水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命名为‘裸游馆’,与宫女们都tuō_guāng了衣服,在其中嬉戏追逐。

这一年,34岁的曹操被起用为典军校尉,成为汉军精锐西园八校尉之一,开始追求他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梦想。

这一年,27岁的刘备带着结义兄弟关羽、张飞,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还是这一年;出生于公元182年的未来吴太祖孙权刚刚6岁,才替掉自己的第一颗乳牙。

(以上数字为历史人物的真实年纪,不是小编乱写的。)

历史是大人物的历史,没人会在意一个小人物的快乐、痛苦,可往往又是无数的小人物在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时间回溯,当萧逸站在菜地边大发雷霆时,黄鼠的马帮也来到了盘龙河边,回青州,这里是必经之路。

向导‘老郑头’和黄鼠齐肩而行,不时地交谈着什么,随意的神态和毫无顾忌的言语,证明他的真实身份不是一个向导那么简单;‘少主张燕’还在为没能请动张济、牛宏二人出山而耿耿于怀,一张娃娃脸绷得紧紧的,显然,这次事件打击到了他那颗年轻的自信心。

一行人马来到盘龙河北岸驻足停下,稍事休整;马群都挤到河边饮水,一时间人喊马嘶,惊动了岸边草丛中无数的飞鸟……,看着眼前汹涌的河水,再看看背后状如卧虎的山脉,黄鼠的职业病发作了。

原来当年黄鼠被士族大户迫害,妻、子俱亡,发誓报复的他却武艺低微,又人单势孤,无力对付这些豪门,沮丧至极的他突然想到:“报复不了活人,我还报复不了死人吗?”

于是他断然加入了青州当地盗墓贼的行列,说来也怪,对于习文练武毫无起色的黄鼠,对于盗墓却颇有天份,短短一年,就成为青州当地赫赫有名的盗墓贼头子,靠一双锐利的眼睛,和对地形地貌精准的判断,曾经一月之内连盗四座官宦之家的大墓,摸出来金银珠宝无数。

可惜,人怕出名猪怕壮,不懂得低调行事的黄鼠被官府重金通缉,最后被手下一个贪财的小喽啰出卖,锒铛入狱;正在他准备闭目等死的时候,天无绝人之路,黄巾起义爆发了,张角带人攻破城池,开仓放粮,释放狱犯;大难不死的他出于感恩戴德和对官府的愤恨,毅然加入了黄巾军。即使张角兵败身亡后,黄鼠依然忠于造反大业,在各地积极奔走,联络黄巾军余部;此次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塞外匈奴人的领地贩马,就是为了起义军筹措坐骑。

“河水清澈如龙,山势雄厚如虎,怀阴而抱阳,这是大大的风水宝地呀……不过,此处青龙在西,白虎在东,阴阳逆转,地势上北岸高南岸低,相书上说这叫‘****龙背’,乃是反客为主,权臣欺君之象;大凶大恶之地、又是大富大贵之地……怪!大大的奇怪呀!

正在黄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身边的老郑头开口说道:“黄首领,过河就是‘盘龙亭’公孙家的地盘了,那公孙家可是此地一霸,手下还私养甲士数百,壮丁千余人,平日里欺男霸女、走私货物,无恶不作;保险起见,我们是不是绕路而行?”

“盘龙河绵延近百里,水流湍急,暗礁密布,河水又宽,连小些的渔船都过不去,只有此处水流缓慢,地势平坦,又有木桥可以过河;若是绕路,肯定消耗大量时间,青州的弟兄还在等着咱们的战马,必须速速过河;至于那朱家,虽然霸道,但只要我们把过路费交足,量他们也不会为难我等,”黄鼠思考了一会说道。

………………………………

‘盘龙亭’或者应该叫‘公孙亭’才对,当地第一大户公孙家,人口众多,家财雄厚,当初的公孙老太爷还用钱捐过一个‘孝廉’的名位,平日里抢男霸女,独霸一方,加上暗地里大量向塞外走私铁器、食盐、丝绸……成为这附近方圆百里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物,公孙家也世袭着‘盘龙亭’亭长的职位!

公孙家的大宅就建在盘龙亭的最高处,据说这里乃是龙首之地,风水极佳,宅院占地极广,房屋院落不下上百间,假山、水池、花园一切应有尽有,奴仆婢女成群结队,比之一般的官宦世家也毫不逊色。

此时,正堂主位之上,端坐着一个青年人,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身影略瘦,柳叶细眉,桃花眼,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面白而无须,满头的长发飘散,用一根粉红色的丝带系在额头,如果不是看到脖子上有喉结,一定会被误认为是个貌美如花的俏佳人;只是那发黑的眼圈,内陷的脸颊,显示出这位公子有些酒色过度……乃是个fēng_liú小郎君;

他就是‘盘龙亭’的少庄主公孙寻,据说当年他祖父-就是那位花钱买孝廉的公孙老爷子活着时,夜梦一根紫色神木桩从天而降,那木桩通天彻地、华丽无比,还绘制有二十八星宿封印的神秘花纹,上书“困龙桩”三个金色大字,正落在他家的院子里,吓得老爷子猛然惊醒,正好此时下人来报,说他的嫡


状态提示:14.第14章 紫木公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