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络游戏>革宋>第127章 为何要战
蒙古能屡战屡胜的原因。

回到大都的沿途之上,忽必烈与左丞相伯颜就伐宋的事情进行讨论。伯颜为人非常冷静,即便是对伐宋之事具有极大热忱,却不见他有丝毫张狂。“大汗,水军已经勉强可用,此次伐宋已经有了七成胜算。然而我军路数居然和赵嘉仁所料的相同,这让我感觉有些不安。”

对伯颜谨慎的发言,忽必烈笑道:“你觉得宋国就不该有能征善战之辈么?”

伯颜平静的答道:“宋国必然有将才,然而赵嘉仁乃是帅才。”

这说法用词精准,忽必烈登时就明白了伯颜到底在担心什么。不过忽必烈反倒有了些豪情,他兴致勃勃的说道:“上次伐宋,遇到贾似道之时,我已经觉得此人不得了。那赵嘉仁不过是贾似道的部下。难倒此次伐宋还要面对更厉害的人物不成?”

伯颜虽然没参加上一次的伐宋之战,不过他知道赵嘉仁就是那个率领水军截断长江的将领。也就是说赵嘉仁不仅是帅才,也是个将才。然而大汗有豪情,伯颜也不愿意泼冷水。“大汗,此次伐宋,刘整等宋国降将可用。不过他们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只有几百艘,远远不够。我认为须得将军船增加到两千艘才行。”

听了这话,忽必烈收起了笑容,“两千艘军船倒是容易,可凑齐两千门火炮却不容易。”

伯颜答道:“不用两千门,一千门就已经够用。我们这两年从赵嘉仁那里买来的,加上我们自造的火炮中选出能用的,大概有六百门。这一年中大概能造三百门。从赵嘉仁那边买两百门就已经够用。之所以用这么多,就是为了能够一举攻下襄阳与樊城。只要宋国没钱装备这么多军船,我军就可以直入长江……”

一路上将自己的伐宋方略讲给忽必烈,等回到大都,伯颜先去了军器厂视察。随即请忽必烈一起去视察最新的装备。原本计划中看一天,结果忽必烈连着看了三天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皇宫。

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忽必烈就解除了伯颜左丞相的职务,并且任命伯颜为南征大元帅。总领南征之事。伯颜随即下令开始做战争的准备。第一个命令就是从赵嘉仁那边再进口一批火炮。

两百门炮就是十七万六千斤铁以及两万头母牛犊,因为交易的问题,山东的母牛犊已经被卖光,不得不用蒙古牛来替代。这就需要两万八千头母牛犊。这倒不是赵嘉仁矫情,鲁西黄牛乃是耕牛血统,经过长期的驯化之后性格温顺,能够耕田。蒙古牛乃是游牧种,整个并不太适合。

这么大的一单子买卖,赵嘉仁最后还是答应了蒙古的要求。有句很著名的台词,大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际wu qi商人,必然会把wu qi卖给与祖国交战的势力’。虽然很清楚蒙古这边购买大量火炮的目的当然是要用这些火炮打击大宋,赵嘉仁依旧不觉得有拒绝的必要。

更何况赵嘉仁此时注意力都被轰轰烈烈的公田改革给吸引,并且要花不少精力去考虑嘉兴府的事情。

首先就是嘉兴府那30没加入种棉行列的农户全部改变了观点,哭着喊着请求赵嘉仁能够收留他们。这是完全能想到的事情,嘉兴府可不光是要管理公田的事情,随着70的土地都去种棉花,那30不愿加入的农户就变成了当地税吏重点针对对象。

柳宗元在《捕蛇者说》里面非常形象的描述道: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为了能够不纳税,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尚且没有问题。更何况种棉还不是捕蛇,顶多是劳累辛苦些。距离死亡还远着呢。

控制了如此广大的土地,自然要尽力去经营。赵嘉仁写信给作为棉务幕僚的大哥赵嘉信,把新的计划书给他送去。

接到了计划书,赵嘉信立刻召集干部开会,很快就把任务给分配下去。首先就是召集当地头面人物,华亭县的杨铁心与郭啸天两人就参加了会议。

“诸位,我们要雇人修建船厂与工厂,各个村的父老乡亲们都可以自己组建队伍。”负责此事的司马考讲述着需要。

在华亭县已经修建了造船厂,专门生产gong ying给长江上作战的船只。这项工程建设期间雇佣了不农闲的百姓前来劳动,听闻要扩大生产,杨铁心与郭啸天自然高兴起来。他们两人都是华亭县牛家村人,喜欢练武。喜欢练武的人都不怎么喜欢耕地,组织村民们去工地干活挣钱很对两人的胃口。此次有了新的机会,他们当然不想放过。

“另外马上就要春耕了,耕地需要牛,我们赵官人觉得要把在各村把大牲口组织起来使用,还请诸位回村之后请那些愿意来养牛和耕地的百姓们前来加入。”

这个要求让杨铁心与郭啸天有些迷瞪,他两人家里也有大牲口,所以不理解什么叫做组织起来使用。再听解释,原来是将牛集中起来一起耕地,没有牛的那些人家给ti gong些补助。

听了这个之后,杨铁心与郭啸天觉得挺合理的。不过两人却没有当出头鸟,别人不说话,他们也不说话。然后会场就陷入了一阵令司马考感觉到难堪的沉默当中。很明显,与之前的组织劳力参加到修建工厂的项目一比


状态提示:第127章 为何要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