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970章 论战 4

未来大将当然要喷,七亘村是什么地方?不过是娘子关后侧翼的一个山村。386旅被第二战区新上任的副司令长官安排到这里驻防,也是因为其看不起第八路军的装备,有把他们做为预备队的意思。

虽然心里很憋屈,但因为两党再次联合初次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红党中央和129师师部都保持了沉默。暂时在这里驻扎,也算是保护娘子关的后侧翼。

可看看地形就知道,日本人如果想打到这里,必须先克雪花山再克乏驴岭然后再绕过隶属于井陉县的测鱼镇,费上老鼻子劲才能到这儿。有那功夫,还不如直接攻打娘子关侧翼来得爽快。

没想到,刘浪竟然把这个位置当成了主战场,这不是有些太想当然了嘛?

未来大将这会儿当然不会知道,曾经的时空中,日本人还真就是这么干的。而且,猝不及防之下,386旅的771团还吃了点小亏。

用那位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长官的说法:最擅于游击战的红党部队这回被小鬼子的游击战给偷袭了。虽然本意是对他看不上的红色部队多有嘲笑之意,但无意中却说出了一个事实。

小鬼子,除了一部分主力在娘子关前线和中国军队硬顶,另外一部分却是玩起了穿插分割迂回袭击的游击战术。

而那,还真不是第20师团小鬼子的发明创新。日军在阵地攻防战中,最常用的战术就是正面吸引火力,侧翼实施突破,而且还不停地派出精锐小股部队进行远距离迂回绕到守军的后方对指挥机构及辎重等辅助兵种进行袭击。而386旅771团在七亘村第一次所遭遇的袭击,不过是川岸文三郎这个狡猾的老鬼子将战场上的战术运用到了战役里,算是一个放大了的迂回袭击。

不过,极为管用。因为中国军队的防线太长,各军之间的结合部空隙太大,从娘子关主战场到两处侧翼,日寇派出大队级部队进行袭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军队因此损失惨重。

曾经时空中,娘子关失守,除装备不足外,其实和日寇采用这个战术亦有极大关系。

不过,刘浪更知道。或许其余国军吃了这个闷亏也就退守罢了,但已经深领太祖他老人家游击战精髓的红色部队却是更技高一筹,不仅很快把场子就找回来了,而且,把不甘心失败的日军打了个满地找牙。

虽然,在七亘村这个地方,他们歼灭的日寇没有上个月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歼灭的第五师团辎重大队日寇多。但那位“军神”却是将“用兵不复”这个兵家大忌给来了个颠覆性应用。

所谓“用兵不复”的意思,就是在一场战斗中,不要把同样的战术使用两次,否则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在“军神”的领导下,未来大将率领着他的386旅,就在七亘村,连续伏击了日军三次。

没错,在同一个位置用同一种战术连续打了日军三次伏击,是不是很亮瞎人眼?刘浪看到军史上对于这三次的战斗描述,也只能用目瞪口呆来形容。难道说,日本人是猪吗?连续三次在同一个地方中埋伏?

日本人当然不是猪,只是他们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如此反其道而行之。第一次被打了闷棍那还罢了,那是防备不够严。但第二次对行军路线可是严加防备对一切可疑方位开枪开炮侦查。。。。。。可竟然,继续被狠敲闷棍。

两天之内,同一地点连续两次伏击,第20师团辎重大队被毙杀400余人。

至于第三次,日本人终于被敲醒了,派出的都是精锐步兵,还有山炮助阵,火力不足的第386旅也只能敲了一棍子就撤了,战果自然也就小得多了。

虽然战斗规模并不大,但这连续几次颠覆常规的伏击战却是将未来共和国元帅和将军们的精妙战术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是把日军给打得小心翼翼,走在山路上一副“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模样,再无先前的骄横。玩儿游击战,他们比红色部队真是还差点儿。日后,数以十万的红色部队在晋西北,在华北,在华东敌后战场上足足和日本人打了七八年游击战,牵制了日军数十万大军不能投入正面战场,日军恨得咬碎满口牙也只能徒呼奈何。

刘浪之所以要将七亘村选为他心目中的主战场,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纪念曾经的那场战斗。

更是因为,曾经的时空中,分为左右纵队的第20师团迂回测鱼镇的左纵队兵力可是高达四个步兵大队及一个炮兵大队。如若不然,猝不及防的第771团也不会吃上一个小亏。

现在,刘浪正是要利用第20师团川岸文三郎的这一战术理念,给他来上一击狠的。这个兵力高达8000人的左纵队,就是他的目标。

当然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娘子关主战场必须挡住日军另一支队的进攻的基础上,如果挡不住,日本人还迂回个屁?

“所以,娘子关战役是否能胜利,就在于娘子关主战场能否将篱笆扎牢,顶住日寇的进攻。只要那里顶住,日寇就必须攻入乏驴岭,以一部兵力迂回测鱼镇再经七亘村,对娘子关右后翼发动进攻。而七亘村,就是我们给他们放的一个大口袋,将他们包围,吃掉他们。”刘浪将战场形势分析完,将红旗插在七亘村的位置,斩钉截铁的说道。

两位将军从先前的匪夷所思到最后盯着沙盘沉默不语不发一言。这两位都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在细细想过刘浪这个貌似有些天方夜谭的战术过后,竟然惊奇的发现,刘浪的这个


状态提示:第970章 论战 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