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495章 鬼子有阴谋
板罢了,如果20个弹板打光,也就只能认栽,任凭日军的炮艇肆虐了。

很显然,在没有重装甲防护的时候,没有谁能经受得住数百发雪茄般大小的炮弹的不断轰击,首先倒霉的就是位于舰首的炮台。为了减小负重减小吃水量,羽鸟级炮艇将甲板以上的装甲防护基本都削弱了。主炮的炮台也一样,哪怕在战前日军炮艇上也专门做了布置,在主炮的周围也摆着沙袋,那是补充舰炮装甲带缺失的土装甲,但那主要是用来防护重机枪攻击的,可防不了机关炮。

当越打越准的雷雄用机关炮将炮弹倾泻到主炮周围的那一刻,不过一层的沙包瞬间被贯穿,炮台那不过几毫米的钢板也像是白纸一样轻易被撕开,几名炮手自然也是死得不能再死。

当炮手死亡,炮艇唯一的那台80毫米舰炮不能再开火后,炮艇犹如被剥去了所有衣物的小娘子,就只能任由机关炮的蹂躏了。日军炮艇指挥官很快认怂,转舵就跑。

虽然甲板之上被机关炮打得千疮百孔,但机关炮毕竟不是“42”那样的割草机,瞬间就能喷吐出几百上千发炮弹,对炮艇的主动力系统还是无可奈何,只能追着打了一阵后任由日军炮艇逃跑了。

一艘炮艇认怂的结果是,另一艘炮艇很有可能面临四挺机关炮的射击,都还没等雷雄下令将机关炮搬出环形工事,准备彻底的来个以众欺寡,那一艘炮艇同样掉头就跑。

此战过后,都还没等第六师团的师团长谷寿夫跑到江边大骂海军“鳖孙”们懦弱,在黎明中停泊在江边的两艘炮艇的凄惨模样就让那位再也骂不出来了。

炮艇上层建筑到处是可怕的指头粗细的弹孔不说,其中一艘炮艇上摆放着用白布蒙上的尸体就高达二十具,那几乎是羽鸟级炮艇满员编制的三分之一,竟然全在不过十分钟的对射中玉碎了。

两艘日军炮艇被骤然暴起的机关炮按着狠揍算是日军此次攻击战中的一项不小的失利,其实,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与此。在四挺机关炮开始和威胁阵地上各重火力点的炮艇作战时,被迫抽调火力打击炮艇的迫击炮也终于可以腾出手打击日军部署在各进攻阵地左右两翼的重机枪火力点了。

中方的82迫击炮虽然不多,也就10门,但威力却比日军的50毫米掷弹筒大的多了,就算没直接命中,蹭着点儿边也能把人员杀伤把重机枪炸坏,日军这边纵然有超过50具掷弹筒,可152团这边重火力点拥有工事,不直接命中基本无大碍。

尤其又是晚间,日军掷弹筒手再神,也不能说很轻易的就能将榴弹丢到并不算大的工事里,那也需要足够的运气。

一时间,双方的重火力点是都有顾忌,根本不能全力开火对步兵进行扫射。

152团这边倒还好,尤其是那一帮老兵,一帮川兵老油条们经历了十年甚至十几年川省内战,啥时候有很多重火力点帮着杀敌这么好的待遇过?绝大多数时候都得是靠自己,就算没了重火力的支援,在各自战位上也射击得风生水起。每个人把最少四五枚手榴弹都旋开了盖放到脚边,就等着日军冲到四五十米的范围内再照葫芦画瓢丢手榴弹炸死龟儿子的。炸不完冲上来了,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几乎就是他们曾经的作战方式,反正他们是不怵这个的。

但日军那边可就逐渐有些吃不住劲了,说好的炮艇助攻没了也就算了,八嘎的重机枪中队那帮混蛋们也是时打时不打的,搞得中国人的步兵枪打得准的很,你以为趴泥巴地里就不会被子弹打着?八嘎的你来爬这儿哥瞅瞅?

当然了,最让日军担心的还是中国人的手榴弹,上一轮的攻击中,中国人可是疯狂的把那些可怕的手榴弹远远的摔过来,而他们根本没有投出“甜瓜手雷”的机会,那么远,八嘎的那里丢得过去?自己的手雷丢不过去,人家的手榴弹却能丢过来,那被炸死炸伤的几百号同僚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

所以,做为第一梯队冲在最前面的那帮已经挨过一次打的日军基本不动了,都趴在原地和战壕里的中国人对射,反正,在没有获得后方足够的火力支援之前,他们肯定是不会冲过去白白挨炸的。

躲在最后的久保昌盛的一张脸阴沉沉的,一边痛骂着海军“鳖孙”的无能,一边不停的在脑海中酝酿着怎样解决此种困局的办法。他倒是想不吝啬死伤下令让超过8个步兵中队一波接一波的猛冲将中国人的阵地击溃,但关键是阵地上的那帮货们怕死啊!而且这位日军少佐知道,别看增援过来的这几个步兵中队名义上是归他指挥,但若是伤亡过大,人家的大队长和联队长肯定得找他的岔儿,就算打赢了有师团长阁下给他撑腰,那以后他就不在第六师团混了?得罪一个大佐级联队长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如果可以,久保昌盛少佐简直就想变成聪明的一休哥,在脑袋上划划圈,一个好主意就出来了。

这世道就是这样,想帮人,不太好拿主意,但想坑人害人,那坏水是一个接一个的往外冒。没过两分钟,久保昌盛就想出了一招。

伴随着日军特有的铁哨声,正在阵地前和152团激烈对射的日军开始分批撤退,这让战壕中的152团官兵颇为迷惑。

别说前线的大头兵们不解,就连152团部里的陆军上校和中校参谋长都有些懵,通过日寇第一轮进攻,他们可是知道日本人没这么菜,更何况,日军这次才抵近到大约130米的位


状态提示:第1495章 鬼子有阴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