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48章 格博士(求票,求订阅)

余下的两天,刘浪很忙碌。

整个机械加工厂的设备要全部拆卸打包,更重要的是机械加工厂的技术工人们。虽说这个时代东家的命令没人不敢不听,但若不是心甘情愿,干活儿自然不会尽心。

刘浪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技术工人们不仅可以携带家属迁往广元,住房全由刘浪提供不说,还根据厂里原先定下的技术等级给出相应的工资报酬,基本上都比原先提高了一倍。

除了极个别特别恋家的工人,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人都选择了跟着厂子一起迁往广元。最让刘浪欣喜若狂的是,老爹给他的不仅是价值数十万大洋的小型军工厂和百十位熟练技术工人,竟然还有个让刘浪意想不到的人。

一个满头金发还有一对蔚蓝色眼珠的外国人。

还没听他说话,典型的日耳曼人特征让刘浪已经确定,那是个外国人,正在莱茵河畔砺兵秣马看着欧洲列强的德国人。

一个乡下小型机械加工厂怎么会出现一个德国佬?直到听完父亲介绍,刘浪才知道他的来历。

原来,刘浪离家之后,因为家里机械加工厂的产品因为技术原因出现滞销,刘顺和带着重金去重庆招聘总工程师,谁知道在旅店碰到一个得了急性痢疾的外国人。

别说在缺医少药的民国时代,就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因治疗的不及时都可能完蛋的急性痢疾可不是小病,而且还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那个举目无亲的外国人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了,能在病床上苟延残喘没被老板扫地出门那都还是沾了德国国籍的光。

心地善良的刘顺和听得这个消息自然是抱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亦或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请了个老中医,用中医疗法花了大半个月把不过三十岁的外国佬从死亡线上给救了回来。

会几句简单中国话的外国佬听说刘顺和是来找机械加工工程师的,二话不说,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每个月要求的薪水不过400大洋,按他的说法,这是折算成德国马克之后他在德国的薪酬水准。

刘顺和半信半疑的带着半路上捡的德国工程师回了家,谁知道这位还真不是吹牛皮,不仅很快的解决了机械加工的技术问题,还将厂子里的一些老旧机床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甚至连步枪的仿造都是这位提出并设计的,完全改变了机械加工厂的利润模式。

不过这位有点儿怪,挣了大钱的刘顺和要给他提高薪水,他却坚决的拒绝了,拿着先前签的一张用工合同表明一切按合同来。

“格博士脾气有点儿怪,你好好跟他说话,我得去找你妈,这两天她有点儿怪,我心里不踏实。”刘顺和简单的给刘浪和脸上还粘着黑油正在简陋机床上加工零件的外国佬介绍了两句,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刘浪呲牙直乐。一直风风火火的老妈都不怎么着家,除了晚上回来睡个觉,也不怎么搭理父子俩,骂完老婆当时很爽这几天一直心虚的刘顺和终于掐不住了。

不过,更让刘浪高兴的是眼前的这位。不得不承认,搞机械这玩意儿真的需要天赋和传承,而放眼全球,素来严谨务实的德国人就是最顶级的设计师和制造者,上百年来,无人能够超越,那怕就是日后战败整个国家被一分为二,在机械加工与设计上他们依旧站在这个星球的最顶端。

这个看零件都比看自己这个少东家要开心的德国人显然也属于后世的技术宅,瞟了一眼刘浪就没怎么搭理他,翻来覆去的打量着手里铣床刚铣出来的零件。

“格博士,你好,我是刘浪。”刘浪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用流利的德语介绍自己。

刘浪在南京陆军军官学院进修主修的是日语,但挂名5210军工厂总设计师时可没少和德国人打交道,这德语说不上多好,但绝对不差。

“咦,你会说德语?”狂热的技术宅终于把焦距放到了刘浪身上。

也许是久未和人用母语如此畅快的交谈,刘浪很快就把这位来中国的原因摸了个清楚。

虽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很贫穷,但几十年前八国联军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场洗劫可是让不少人看到了这个神秘东方古国的丰厚底蕴。梦想来中国碰碰运气的年轻人可是大有人在。

而这位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研究的一个项目在国内不受重视,一气之下跑到中国,希望在这个缺乏最前沿科学技术的国度找到机会,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可不是仅仅只有中国人才有。

可这位也够倒霉,坐了几个月轮船来到中国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找谁,东走西晃来到了重庆,却因为贪嘴吃了顿重庆火锅患上了急性痢疾。最后要不是刘浪老爹出手相助,这位估计就得埋骨于那座美丽的山城了。

“我一定是吃了假火锅。”德国人提起那段往事还依旧愤愤不平。

虽然据刘浪了解这货从此再也没沾过火锅。

可怜的德国人,你一定不知道重庆火锅里的辣椒都可以论斤称,刘浪心里替这位默哀。

“还有,我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看德国人的表情,显然他对姓了两年的“格”一直很有怨念。

“呵呵,格鲁诺夫博士,你好,感谢你对家父的支持。。。。。。”刘浪哈哈一笑。

还没客套完,刘浪的眼珠子突然瞪圆了,盯着眼前的这位德国佬惊呼出声:“等等,您叫格鲁诺夫?格鲁诺夫.维克多?”

不是刘


状态提示:第148章 格博士(求票,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