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仙侠修真>风雷幽明水云闲>第三百零九章 十六字诀
你慢慢体会吧,练习武功就先从十六字诀开始,做到拳拳体会。

另外,我希望你记住两点:

一、对我们之间的关系,不足为外人道也,尤其是我习武之事。希望你能够保守秘密。

二、虽然你没有学习杜家拳,但学习的是我传授的心法,也算得是半个杜家弟子,希望你能遵守我们杜家的武训,具体内容文清会告诉你,一旦现你违反此中的任何规矩,我必然严惩不贷。你可曾明白?”

“是,学生谨记。”程羲和躬身施礼,恭敬应诺。

杜玉清坐在马车上挥手和陈家村的人挥手告别,那个被她救起的男孩箩筐哭着跟在马车后面跑了好一阵子,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让杜玉清不忍直视。最后箩筐拜了杜渊之为义父,成为了杜玉清的义弟。他现在的大名叫陈淮安,是杜渊之给起的名字,取其在淮水里获得新生之意。陈淮安这几天一直围着杜玉清转,有时拿来几只烤麻雀,有时拿来家里刚出炉的烤饼子,他说:父母不让他去水边玩了,要不然他真想去芦苇丛中掏几个野鸭蛋给哥哥吃。对这个把他从河里救上来了的漂亮哥哥,他的孺慕和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杜玉清答应他以后有机会还会来看他。还给他留了地址,让他有什么事可以去京城找他。

因为骑马风大,第一天杜玉清就坐了马车,程羲和也陪着一起,两人和杜渊之或交流,或请教学问,一路上说说笑笑很是充实。在交谈中,程羲和越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不要说对杜渊之学问渊博的高山仰止,就是对杜文清见识的深刻程羲和也是自叹弗如。他一面下决心以后要多读一些书,一面如饥似渴地接受先生的教诲。

但尽管非常努力,对于杜渊之的许多话他还是听得半懂不懂,因此当杜玉清下午因为坐得太久想换成骑马活动活动筋骨时,程羲和又赶忙跟上了。

程羲和问道:“清弟,我看你们打的长拳似乎和我所见的一般长拳不同,这是什么缘故?”

程羲和问得坦荡,杜玉清回答得也真诚坦白。“虽同是长拳,名称相同,动作相似,但我杜家拳却已是变化出焉。原来的长拳是前朝太祖皇帝所创,吸收北派武术中的查拳、华拳、炮捶、红拳等拳术结合而成,讲究‘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拳如流星、眼似电明。’不过这些讲究,套用到任何一个拳种又有哪个不合适的?那个武门学派不要求’精要充沛,气息沉稳,力要顺达、功力纯厚‘?外在形式重要,但核心更重要。尤其是如何达到要求的方法。我曾祖行伍出生,他的可贵就在于兼收并蓄和追根溯源。他曾说过:我杜家之长拳实为善用之‘长’,是自己体会用心,兼收博采,合之为‘长’。是滔滔不绝,周而复始之‘长’也。”

程羲和赞道:“杜将军实乃大智慧明之人也。”他似乎有些明白了杜家人的谦逊和自信从何而来了。

杜玉清对祖先的功业自然由衷敬仰,于是应道:“此乃我辈之幸。‘父作之,子述之。’祖上荣光恩泽于我们后代,我辈当扬光大,代代传承,方为‘长拳’。”

程羲和现杜文清脸上洋溢着敬仰肃穆之情,这时候的他哪里还是个什么都不在意的公子哥儿,分明是位认真严谨的世家君子。他觉得杜文清他心中似乎没有羁绊,能够在各个角色中自由穿梭,充满矛盾又相互融合协调,什么都拿的起放得下,比自己板正悼闪榛疃嗔耍也招人喜欢。不禁更加欣赏这个弟弟的不凡,把他视为志同道合的知己。他说:“贤弟一番话,正是我心中所想,以前对于出生这样的家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出道社会这一年才知道世事艰辛,我们的祖辈身在乱世却能排除困难成就这番事业,实为不易。人要成事,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宽大的胸怀,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做到的。“

“是啊,除了这些,人的成功不仅要有命还要有运,要时运相济,否则再好的命也强不过时势大潮的倾覆。”说着把姚先生的情况简单地说一遍,然后总结说:“先生原本出生高门世家,德才兼备,学问更是通达广博,如果不是政治风云变化他可能已经是朝廷的肱骨大臣,将来还可能名垂青史。而实际上他现在却是一位籍籍无名的田舍翁,他的子弟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不能不是说造化弄人。大哥,我叔父这案子可大可小,未来杜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命运,但能认识大哥是我的幸运,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程羲和也被他说得有些伤感起来,但他不会劝人,只能笨拙地说:“认识你们才是我的幸运。“看着杜玉清怅然望着远方,心中不由感到一阵钝痛,他赶紧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全力护着先生安全的。”

杜玉清一激灵,醒悟过来,自己怎么会在程羲和面前变得这么伤感,这么脆弱,难道是因为觉得他是依靠而让自己产生了依赖之情?杜玉清好不羞愧,自己的”放下“呢?忙说道:“谢谢你,大哥。我希望不要因此影响到你的职责和仕途。”

“你放心,我知道自己的职责,但职责之外还有人情,总是可以照顾一二的。”程羲和很感动,在悲伤无奈之中清弟还能为他考虑。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九章 十六字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