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抗战之血染山河>第三百五十二章 前线

新调来的政训科长有了前车之鉴,也知道这股老兵桀骜不驯不是善茬,所以学乖了,不再找弟兄们的麻烦,凡事都和杨凌这位副团长商量着来。

杨凌自然知道他们在同上任政训科长的明争暗斗之中虽然略占上风,那都是旅长周志道顶着巨大压力的。

毕竟现在前线战事如火如荼的打得激烈,各部都在紧抓军事训练,所以适当的对政训放了水。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倘若自己不识趣,继续同政训处的人对着干,恐怕就连旅长周志道也没法给上边交差。

所以新任政训科长客气的找他商量的时候,杨凌也没有驳回这位白胖政训科长的面子,最终商议决定每周军事训练五天,政训两天。

虽然这结果让新政训科长不满意,觉得政训的时间有点短,但是杨凌也有自己的理由。

“周科长,不是我对政训不重视,我们团大部分都是整补过来的新兵,连枪都端不稳,这军委会马上就校阅我们了,到时候出了丑谁负责?”

“再退一步说,这徐州前线打得激烈,我们说不定啥时候就会被拉上去拼命了,倘若不抓紧时间训练,提高战斗力,你忍心看着这些啥都不会的弟兄去白白送死吗?”

杨凌说了实话,让一心抓政训的新任科长也不得不暂时作出让步。

“既然杨副团长这样说了,我本人也深表理解,但是每个星期两天的政训弟兄们必须全部到,不能有缺席,毕竟这政训是委员长交代的事情,杨副团长你也让我好交差不是。”

“好,我保证到时间无人缺席”杨凌看到政训科长尊重自己,他也不好扫了对方的面子,因此双方达成了私下的协议,每个星期五天军事训练,两天政治思想教育学习。

协议让双方皆大欢喜,新的政训科长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交叉,杨凌也可以让弟兄们劳逸结合,趁着政训的时候休息。

部队的训练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杨凌在狠抓训练的同时,每天都会阅读前线战报以及各报社的报纸以了解战事情况。

在这通讯落后的时代,了解外边的消息渠道有限,杨凌也只能通过报纸和军中下发的战报窥探情况。

在他们政训的这段时间内,徐州会战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第五战区各部队在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南北两线作战,颇有战绩,其中南边的第11集团军部队在池河阻击战虽然双方打了一月有余,但是共歼灭日军两千余人,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士气。

除了池河阻击战的胜利之外,另外的消捷报也不少,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配合第51军在临淮关,蚌埠一线也多有斩获,日军第13师团虽气势汹汹,却难以存进。

南边打得不错,但是在北面却不断有噩耗传来,虽然李宗仁将军将主力布置在北面全力抗击日军南下,但是日军第10,第5师团兵锋犀利,已经占领了大片的城镇地区,形势不容乐观。

其中日军的濑谷支队全力猛攻鲁南藤县,全力向台儿庄地区进逼。

台儿庄乃是第五战区统帅部所在地徐州的门户,而鲁南打藤县又是台儿庄的门户,手中尽是杂牌部队的李宗仁将军将防御这里的任务交给了从第二战区调来的川军第22集团军。

日军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数万兵力攻取邹县后,马不停蹄的又直扑藤县,布置在外围的川军第22集团军挡不住日军的锋芒,许多部队整营整连的牺牲在阵地上,战况惨烈。

守卫藤县的川军王铭章第122师并没有被日军的强大攻势所吓到,反而依托残破的城墙输死抵抗,双方从第13日一直激战到第17日,川军损失惨重,日军濑谷支队这才以攻入藤县。

面对攻入藤县的日军,残存的川军将士奋勇抵抗,师长王铭章更是靠前指挥,双方又厮杀一昼夜,最终只剩下数百名躺在担架上不能动弹的伤兵还活着。

一月份的时候川军主帅刘湘在汉口医院病逝前留下了“敌寇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回乡。”的号召,各战场川军则是高喊这口号奋勇杀敌。。

这股第二战区不要的川军部队一来报答李宗仁将军的收留之恩,二来听从病逝的川军主帅遗言,这数百名重伤不能动弹的川军伤兵面对凶狠的日军,最终同时拉响了手榴弹,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藤县的保卫战。

“川军第122师自师长王铭章以下全体官兵壮烈殉国,无一投降。”

当杨凌亲眼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时,还是忍不住眼眶泛泪,这些倔强的四川汉子最终没有给家乡的父老丢脸,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由于川军在藤县拖住了日军的进攻步伐,让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得以从容调动兵力赶赴台儿庄布置防御。

日军随后大军压境台儿庄,负责守卫台儿庄的第31师师长池峰城率领万余官兵死守台儿庄,双方逐屋逐街争夺,每日都会上演白刃战。

第31师成功的将日军拖在了台儿庄,汤恩伯军团则趁机从外围包抄过来,让进攻台儿庄的日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不得不进行突围求生。

而李宗仁将军则是指挥各路军队对台儿庄之日军发动反攻,虽然日军最终成功撕开口子跑掉,但是却死伤一万余人。

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宛如春风一般,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自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之后,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首次歼敌一万以上的重大胜利,让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云一扫而空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前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