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独断大明>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

朱栩刚回到御书房,还没喝口茶,毕自严就到了。

“皇上,臣有几个想法,想请皇上过目。”毕自严手里举着奏本道。

朱栩连忙摆手示意刘时敏接过来,同时道:“再给毕师搬把椅子。”

毕自严连忙谢恩,在椅子上缓缓坐下。

朱栩接过奏本,一共有三本,他打开慢慢的看着。

第一本是关于几个人事任命,就是张秉文,卢象升等人的,朱栩想了想,放着没开口。

第二本里,毕自严希望内阁能够对官员任命,考核,升迁进行监督,还有对户部的钱粮进出,用度等有权核查,更改。

第三本,毕自严打算明年全方面的对财政进行梳理,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进行节流,堵住国库的亏空,使得朝廷有余力应对其他突发状况。

看完之后,朱栩端起茶杯,面上若有所思。

这三道奏本显然都是很早就写好的,字迹早就干了。三道奏本都是毕自严深思熟虑才写出的。

若是有外人看到,确实会认为这是老成谋国,极其合理的政策。

不过朱栩需要斟酌,他正在计划对朝局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毕自严的这些都在对他的计划进行打乱,偏偏在计划没成之前,朱栩又不能与毕自严说太多——他必然会反对!

朱栩沉思半晌,还是决定对毕自严透漏一二,否者会再出乱子,手指敲着桌面,他道“毕师,朕打算调整朝局,这次会比较大,主要目的是集权,削弱六部,加强内阁权力。一个强有力的内阁,会大大的推动‘新政’的步伐。”

毕自严神色微变,连忙起身,道:“皇上此言当真?”

不是他冒失,而是他来之前一直在担忧,担忧皇帝会认为他手太长,插到他的地盘里。

朱栩没有在意,思忖着道“既然说开了,朕就说说朕心里的想法。”

毕自严心里还在震惊中,抬着手道:“皇上请说。”

朱栩手指敲的慢了些,道:“六部尚书,朕打算慢慢的都调离,他们不入阁就是这个原因,否则改不改没有意义,所以人事上先别动,朕再推敲一下。时机成熟了会与毕师商议。国库的话,朕也打算进行节流,工程已经连续好些年,是要暂时停下来,好好规划一番,消化消化了。移民是停不下来了,不过辽东那边只要控制得宜,应该足够自给自足。安南现在是前期投入,不能少,不能省。还有一块就是军队了,现在四境,除了陕.西,甘.肃两镇外,基本无事。地方上的总督府已经构建的差不多,有他们在,一般的民乱也成不了气候。所以在这之前,朕已经命兵部对裁军进行研讨。我大明现在的军队,杂七杂八的规模近四百万,现在的情况不宜养这么多……”

毕自严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澎湃难抑,对来之前的担忧分外感到羞惭。

‘是啊,眼前的皇帝英明神武,怎么会有那种狭隘之心?本以为事事通达,不想在眼前还是糊涂了心……’

毕自严心里自责,躬身在那,一点都不敢妄动、

朱栩说了很多,不过还是有不少藏着的,是只能先做后说的。

等朱栩说完,毕自严才知道皇帝对朝局早就有深思熟虑,心里越发的愧疚,抬着手道“臣惭愧。”

朱栩一怔,不知道他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句,摆了摆手,道:“对了,今年的廷议还要开,分两拨,第一波是军事会议,嗯,这个朕会找孙阁老来说。政务会议,还是一样,每省的巡抚,总督,治所知府,共三人,你定好时间,派人同知。这次会议由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各省汇报‘新政’的进度,第二是制定朝廷的计划。朕考虑这样的会议定为三年一次,一次计划三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

毕自严听着双眼一亮,道:“皇上此意上佳,臣赞同。”

朱栩瞥了毕自严一眼,心里犹豫一番,还是道:“这样的会议,朕打算让这些人对内阁,六部大臣进行不记名的信任投票,并没有其他意思,朕只是想看看这些封疆大吏对朝廷大臣们的真实看法。”

若是朱栩没有那句‘并没有其他意思’,毕自严或许相信,他与朱栩也相处很久了,明显的察觉到他话里有话,藏着别的意图,不过这确实是对朝廷大臣能力的一种直观考察,他抬手道:“臣没有异议。”

朱栩点点头,索性也就将关于六省总理大臣的事情说了,只是没有说出人选来。

毕自严对此也是赞同,陕.西六省确实是个大麻烦,不能总是等朝廷的旨意,有信任的人在那边处置是最好不过,对于人选毕自严大约也能猜到,无非就那几人。

毕自严见此就没有藏着掖着,将他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毕自严的计划总体来说很简单,他就是要进一步梳理政务关系,在梳理过程中,推动‘新政’,革新旧弊。总结而言很简单,但里面涉及到复杂的权力运作,没有足够的权力以及朱栩的支持,是根本做不到。

朱栩听着不断的点头,这个是与他的‘新政’没有冲突的,或者说就是为了‘新政’来的。

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毕自严,这位老先生否管怎么说,一腔热血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可以信任,托付大任。

足足有两个时辰,天色快黑了,毕自严才心满意足的出了御书房。

他在这里得到了朱栩的支持,也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心底本有的那些顾忌与负担,早就不翼而飞。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