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席卷天下>第939章:浩瀚的事业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不是简单地概括到智慧生物,其实万物都是在竞争之中延续。

像是一些植物,它们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必然回去汲取更多的水份以及土壤养份,用占有更多资源的方式灭绝周边不同的植物。

像是动物,生物链的竞争在人类没有产生文明之前就已经恒古存在。在动物的竞争之中从来都不是越凶猛就越有生存权利,是哪一种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族群新生代繁衍能力,决定了自己的种群能不能存在下去。

不管是什么生物,总要有足够数量的新生代才有未来,对于植物来说土壤就是繁衍后代的基础条件,对于动物来讲则是相对复杂一些。

动物想要繁衍后代的第一个需要就是足够多的食物,那么狩猎区的大与小就注定了获取食物的领域多寡。而这个是动物最基础的生存根本。

人远要比其它生物复杂上太多,既需要资源也需要土壤,广泛意义上来讲就是拥有多大的生存空间,从大自然获取生存空间上面的资源,或是在生存空间上进行创造,保证有足够的物资来延续种群的存在或是壮大。

从远古时代开始一直到人类一直存在的纪元,时时刻刻都是为了资源而在产生竞争,那么必然是会发生激战。

人类之间的竞争其实没有其它生物那么残酷,例如不同植物因为生物繁衍隔绝的关系,不同植物之间根本无法产生后代,植物之间的竞争就是以灭绝对方的方式来作为取得生存下去的空间。

不同人种之间互相交配能产生后代,原始人爆发战争到了某一个阶段不再只是单纯为了地盘,演变成为掠夺对方族群的女性,使本族群拥有更多的女性。说白了就是对“子宫”的掠夺。

等待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出现之后,对“子宫”的战争也从来都没有停止,只是“文明”的出现让战争有了更多的名目,但战争的目标其实是从未改变。

一些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族群)则是干脆得多,像是草原民族从来都没有掩饰自己为什么发动战争,他们就是要从其他民族那里掠夺更多的女性,好让自己的族群拥有更多的“子宫”去进行繁衍。

越是“文明”的国家(族群),发动战争的名目就会越多。为了什么而发动战争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反正不会公开囔囔自己就是为了抢什么而发动战争。

“我们也算是返璞归真了吧?”冉闵是站在远处的塔楼在进行观看,身边站立的几个人都是有军方背景的大佬:“用着各种名目,根本上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女人。”

“别说得太直白。”徐正多少还是要点脸面的人,话题挑明得太直白觉得丢面子:“按照陛下的原话,我们是在丰富大汉的基因库。虽然正一直没搞懂基因库是什么。”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诸夏发动战争不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子宫”,一般情况下都被标注“为了自保”的名义。

哪怕是主动地去发动对一个弱小族群的战争,战争口号也是哪个族群对本族群的生存产生了威胁,因此俺们只能抢先动手。

应该是从春秋战国开始的?反正史书上任何一次对异族的战争,名号肯定是不攻击哪个异族,本族群就会没有土地。

因为有了种植和牧养的技能,诸夏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族的延续基本上是与土地能够牵扯到关系,占有的土地越广,产出也就越丰厚,保证了人口的增涨。

土地的重要性被一再提高,诸夏也就丢弃了单纯的抢一波就跑这种事业,换成了占领并经营的模式。

很长久的一段时间里,诸夏是觉得本民族的“子宫”完全够用,由于不缺乏而没有了对外掠夺“子宫”的动力,国家对外发动战争有了新的名目,本国子民去参与战争变成了获取荣耀、官爵和财富,要是掠夺了异族女什么的完全就是顺带,甚至出现了嫌弃异族人的思维。

在华夏的历史之中,春秋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但是到了战国却是发生了改变。

战国时期的秦国和赵国可是一再被其余诸侯国嫌弃的对象,并不是简单的太穷太落后,原因是秦国一直在融合戎狄,赵国先吞并中山后又对北狄进行融合。

说白了,当时的诸侯国已经有了血统民族论,认为在融合异族的秦国和赵国血统染上了异族,因此而打从心里进行鄙视。

“稍微想一想……”冉闵满脸的郁闷:“大汉日后随处可见黑皮肤和白皮肤,又天然上有着汉人的身份,只是想一想就会胸口发闷。”

冉闵从来都没有掩饰自己是民1族1主1义1者的事实,也没觉得有什么好掩饰的。他已经很努力地采用温和的用词,要不然就会是开口和闭口离不开“恶心”这个词汇。

“曾经的戎狄以及北狄,史书记载他们是白皮肤系人种。”谢安是个很博学的人,以往没好机会看更多的书,目前汉帝国可是有中央图书馆,能找到很多书籍:“看看关中以及北地,他们消失了。”

七八百年的时间,秦人与戎狄,赵人与北狄,一再互相通婚之下,消失的是白皮肤系,谢安想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冉闵似乎听不出这一层含义。

“我们的祖先先是在黄河流域繁衍,各个部落之间从来都不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历经了不断的吞并与被吞并,慢慢决出一个区域性的霸主,才形成同一个民族。”李坛是从汉帝国


状态提示:第939章:浩瀚的事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