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奋斗在红楼>第六百二十一章 猛人!

武英殿中沸腾一片,议论纷纷。贾环,再一次成为武英殿中的焦点。

工部尚书白璋心里苦笑:贾环找楚王的麻烦,自然是因为大周日报前段时间骂了他。

鉴于贾环刚刚在武英殿中“每弹必中”的强势表现,白尚书不敢掉以轻心,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审查报纸,则必然言路堵塞。此非朝廷之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殿中群臣的喧嚣顿时小了一些。诗是好诗,但此时不是品诗时。现在还在武英殿中。

因好诗句略有些激动的某些大臣明白贾环的用意。其一,报大周日报一箭之仇。其二,贾环同时得罪晋王、楚王,是在向天子表态做孤臣。

贾环的用意很深啊!不愧是朝中重臣们都交口称赞的人物:权谋机变,俱是一流。

贾环争辩道:“白尚书,朝廷自有科道台垣为言路,何以言言路闭塞?朝廷不是以报纸治国的吧?报纸上的内容妖言惑众,难道不该审查?”

朝廷中枢当然不是以报纸治国。所有的政务批复都在官员的奏章上。对于朝政的发言权,在官员们手中,而不在报纸手中。

贾环连开三炮。白璋愣了愣。

倒不是说白尚书水平不行。而是一个正二品的高官,谁料到贾环一个正六品的小翰林(右参议的告身、牙牌还没到手),就敢当面这样质问?而且是连发三问!

白尚书愣神,且不论对错,气势上完全被贾环压倒。

刑部给事中戴琮迅速的从口水官方阵闪出来,给白尚书助拳,讥笑道:“贾环,你当大家都是瞎子吗?若说违禁的内容,干扰朝政,真理报比大周日报更甚。”

这话在朝臣们心中激起共鸣。当即,不少朝臣纷纷出声附和。真理报的黑材料还少了?

贾环理直气壮的道:“真理报是官报。大周日报是民报。岂能混为一谈?”然后,不再与百官辩论,转身向雍治天子行礼,道:“陛下,报纸于近年来新兴起,必将成为朝野舆论的载体。

朝廷报纸,更换主编,一纸文书可解,则舆论风向可变。而民间报纸呢?

明末,东林党操纵舆论,以君子、小人之辩,党同伐异,为害深远。报纸为舆论利器,其内容,岂能不审查?于报纸新兴之时,当先立下规矩、法度:

但凡,民办报纸,不许妄议政事,不许褒贬官员。违者,查封。”

贾环进武英殿时,与百官辩论,被骂的狗血淋头。被朝臣们“围殴”。当时,他要拉仇恨,表现的很稚嫩。但这并非他的真实水准。此刻,他无意做无谓的辩论,直接向天子陈情:舆论,需要监管。明朝东林党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

武英殿中,一些个摩拳擦掌准备骂贾环的朝臣们,立即熄火。

东林党在江南操纵舆论时:东林党说谁是君子,谁就君子。东林党说谁是小人,谁就是小人。在一个道德可以代替法律的时代,这意味着什么?

权力!

说得简单点,贾环建议设立审查制度,固然有找楚王报仇、刷天子好感的成分,但确实是在维护朝廷、言官们的话语权。否则,民间报纸兴起,个个都是编外御史,个个都可以“随意”的骂大家,兄弟们还怎么混?

所以,现在对贾环有意见的朝臣们,要是还反对设立审查制度,继续骂贾环,那么,等会出了武英殿,消息传开,科道一百多人,必定会群起弹劾。

雍治天子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少年,心中很有些诧异,这打破他的某些固有的印象。当然,他是不会允许大周出现权相。

雍治天子正准备开口时,左副都御史韩伯安走出来,上前奏道:“陛下,审查制度理当设立。兹事体大,不可交由通政司右参议审查。可由通政司、都察院共议。”

按照朝廷的惯例,基本上是谁提出来的,谁负责。贾环提出设立审查制度,理所当然的由他负责。但韩伯安要拿走审查权力,而且言之有理:既然审查报纸这么重要,官员级别要高一点吧?

这是要摘桃子啊!

当即,武英殿中响起一阵轻微的喧哗声。有些人看向贾环的目光中就有些怜悯、嘲讽。

到底是少年得志,不知道收敛!贾环他弹劾了王子腾、顺亲王,意气风发!准备整楚王!而刚才,又分别将工部尚书白璋、刑部给事中戴琮驳斥的哑口无言。何其的风光!

但是,现在,傻眼了吧?韩左副都御史的提议,让贾环一场辛苦白忙,为他人做嫁衣。

许澄微微皱眉。贾环要求设立报纸审查权,完全是自作主张。当日并没有议及此事。

站立在前排的刘大学士轻微的摇摇头。贾环得意忘形了!他是贾环会试的座师。按理说,这种师生关系,相当的牢固。但他和贾环关系一般。

魏翰林看着正前方的贾环,眼中带着责备的神色。有点恨铁不成钢。若换他在贾环的位置,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武英殿右侧武勋班中,北静王惋惜的轻叹口气。过犹不及!

南安郡王嘴角溢出一抹快意的冷笑。朝堂,就是这样的风云变化之地,前一刻,你还是风云人物,但下一刻,可能就会跌落凡尘。比如,贾环!

贾环并非对周围的目光没有感觉,但脸色依旧沉静,心里笑一笑。韩伯安跳出来,跳的好。否则,他心中预设的目标还不好完成,只能完成个80。现在可以到100。

贾环向天子行礼,奏道:“陛下,报纸只是初


状态提示:第六百二十一章 猛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