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初立的兴奋还没过,就在九月十二日,朝堂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双峙的双方分别是:
一边是文昌右相岑鸾台事格辅元等。
另一边则是武承嗣及其党羽,有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和酷吏周兴。
他们集中议事,首先给女皇上尊号,助长其威风。
岑长倩拟了“圣神皇帝”尊号,武家人不学无术,无可无不可的,一致通过。
再有旗帜尚赤,改置社稷于神都,正式建立了象征天子之家的武氏七庙,由武承嗣承办。
均没问题,但当岑长倩的这件事上奏,朝堂上气氛骤然紧张,形成了渭泾分明的情况!
岑长倩上奏道:“……皇嗣(皇太子)为陛下第四子李旦,赐姓武,皇太子为皇孙。”
立即有丘神绩赤膊上阵,站出来道:“岑相公此事大谬!”
“皇上第四子姓李,岂能改姓?今有周国公承嗣,乃皇上亲侄,最是亲近不过,可为皇嗣!”
岑长倩失笑道:“岂有不立儿子而立侄子为皇嗣者!”
双方针锋相对,虽然武承嗣方面张牙舞爪,气焰嚣张,甚至连“君可知制狱所在?”这等话也讲出来。
但朝堂上大部分文臣都站在岑长倩之边,哪怕是一些平时与武承嗣交好的大臣也默不作声。
支持武承嗣的话,等于推翻中原文化传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宗族其次”的宗法原则,谁都背不起这样的骂名!
支持武承嗣的话,得啊,以后叔伯兄弟的儿子都可以来抢自己亲儿子的利益了!
安有是理!
当前武承嗣是厉害,但中国人也注重身后事呀。
“韦晞,你怎么看?”武则天不耐,先让争吵两方停止,再问韦晞道。
他的态度很关键,要是支持武承嗣,那他会声势大振,足以与岑长倩方面的文官分庭抗礼。
要是不支持武承嗣,那就成了一边倒的反对,武承嗣难成事。
韦晞的回答很巧妙:“此乃陛下的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中立等于反对,在这个大喜日子里,武则天会求稳,不会急进。
武承嗣脸皮气得紫红,几乎与官袍同色,他阴森森地道:“驸马爷,徐绩殷鉴未远啊!”
韦晞的回答,正是前英国公李绩在高宗皇帝李治欲立武则天为后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拼命反对,李治又问李绩,李绩就说是陛下家事,关外人什么事。
但李绩其孙徐敬业造反,连累家族,李绩也被除了恩典,退姓为徐绩。
武承嗣在告诫韦晞饭可以多食,话不能乱说,照搬李绩的话会倒霉的,结果韦晞双手一摊,涎脸道:“我与周国公你的关系似乎不怎么样,还想让我为帮你说好话?”
他低声地,却让大家都听到地:“真是的,平时又不见你多送我金银珠宝、土地和美女,关键时候却想让我来为你说话?你想空手套白狼啊!你不如上街道上抢不更好!”
他挤兑武承嗣,也只有他才敢这么说,人人莞尔,殿中侍御史立即站出来道:“臣弹劾驸马都尉韦晞君前失仪……”
韦晞立即作双手投降状道:“好好好,我不说了,省得周国公又说我殷鉴未远了!”
人们终究忍不住笑出声来,连武则天也笑了:“这孩子!”
她扫过诸将,只见他们大多数昂首挺胸,眼神朝上,神游天外的样子,就知道不用问他们了,问了也是白搭。
军中天条一:遵照女皇的旨意办事!
军中天条二:按照驸马所说的去讲!
听从女皇的命令,女皇叫他们去做什么就做什么,驸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
没有军方帮衬,武承嗣方面显得势单力孤,甚至连武三思同志都很消极,属于他的嫡系只是有力无力地助武承嗣吆喝上几嗓子后就哑火了。
武承嗣想当太子,武三思又何尝不想!
当了太子,日后为皇,谁不想?同为亲侄子,干嘛要助你上位,我自个儿上不行么?
这么多人不支持,武承嗣out了,武则天钦定李旦为皇嗣!
不过武家人也大有斩获,武则天立武氏七庙于神都(天子七庙),追尊其先世祖先为皇帝,追封其异母兄元庆、元爽,伯父及堂兄弟为王,封其侄、侄孙十余人为王,从而建立了皇亲贵戚。
武承嗣被封为魏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武三思被封为梁王,食虚衔三千,实食一千户,监修国史。
以上两个是亲侄子,堂侄子武懿宗被封为河内郡王,其他侄子、侄孙均有王爵,成为宗亲,再有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武家得到大礼包!
虽说王位尊崇,监修国史更是崇高的荣誉,但怎么比得上太子之位!
退朝后,武承嗣拉着武三思,也不计较他先前不助他,而说道:“韦晞、岑持我等兄弟上进之路,实在可恶,不可留之!”
武三思也意识到他要上位,同样绕不过这两个人的为难,但他与韦晞接触得多,更清楚韦晞的厉害,遂分析道:“韦晞颇有才干,皇上侧重,且是太平公主夫婿,又有关外三十万控弦,不可轻动也!”
“岑长倩虽为文昌右相,图之却是不难。”
武三思出谋献策地道:“不可动之,则遣之,遣之出朝即可!欲图岑长倩,则不必多虑,一狱卒足矣!”
意思明白,将韦晞从朝中赶走,省得他刮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岑长倩,则可构陷之,由酷吏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