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中城外休整了一日,不进城,也没有从毗陵取任何东西,官员依旧是之前的那些人,守军也未曾改变。?? ?? ? ?.ranen`
毗陵城里的民众终于放心,战争应该不会在自家门前发生了。想想之前从曲阿逃难而来的人,就觉得不寒而栗,还是天下太平的好。
升斗小民是不用担心了,城里的世族却不能不担心。就算毗陵城里的大家族几乎逃光了,但总还有留下的世族,他们成了现在毗陵城里最大的势力,到了现在,不得不出头,东拼西凑聚集了一批钱粮物资,前来犒劳刘风的大军。他们可不是之前的那些豪族,拿出这些东西来就足以伤筋动骨了。
毗陵长是个有抱负的人,自然不甘就此荒废一生,在刘风让他留任打理先贤故居的时候,就决定要好好表现,因此十分卖力。刚上任的县丞和县尉也是有眼力劲的人,又兼威望不足,亦步亦趋的跟着林县长。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等刘风平定了吴县之后,会派出心腹将打理这里,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象征性的派了几个人跟随自己,他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表现的足够好,让刘风给他一个合适的职位。
第二天一大早,刘风大军拔营启程,在毗陵民众的欢送中,径直向南,直奔芜湖而去。
他丝毫不担心吴郡大族会派人从震泽上岸,突袭毗陵。刘风还巴不得他们这样做,若是他们真的做了,对毗陵民众造成伤害,就是变相为刘风收拢民心了。
他也不担心会有吴郡大军从震泽绕道,对其前后夹击。吴郡再富庶,也只是江东一隅之地,不像南阳汝南那种可比拟一州的大郡,曲阿、丹徒两次大战,已经击溃了不少从吴县来援的士兵,吴郡大族就算再有魄力,也不可能防着家里不顾,全军出动来战刘风。不说智脑不允许,就算允许,他们也不敢这样做。盛宪作为吴郡太守,就算存在感再低,手中也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只要有机会,他绝不甘会甘心就那样一直下去,还有庞大的异人势力,若是吴郡太过空虚,只怕不等刘风动手,吴县就要先变天了。
至于说派人再次北上,夺回之前丢掉的曲阿,那就更不可能了。
但现实往往让人很无奈,刘风紧赶慢赶,没有在毗陵停留,但还是没能做到在初平四年的时候拿下整个吴郡。
还未到无锡,整个江东就下起了大雪,而且下的很大,足以对江东的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大雪一降,物资的运输就变得困难,根本不足以支撑大军行动。刘风不得不扎下大营,等待时机。
中原的消息继续送达,刘风一边研究,一边感慨游戏的混乱。
幽州的刘虞和公孙瓒停战之后,赫然发现,自己的兵力已经不足,死伤太多,刘备在后面捡了大便宜,成为幽州的第一势力。刘虞虽然知道刘备不是善茬,却也没想到刘备的逼宫竟然来的这么快。
等和公孙瓒各自撤兵,刘虞回到蓟县之后,没过多久,刘备就带着朝廷的使者到了。
据消息称,刘备先是恭喜刘虞击败公孙瓒,然后恭喜他升职,高升太傅,被召回朝廷,接下来朝廷的来使就宣读的任命。作为汉室宗亲,刘虞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违背天子的意思,哪怕天子现在操纵在西凉军的手中。否则的话,绝对会有人告他心怀不轨,刘虞又不是刘焉、刘表,十分注重名声,只能接收任命。
其实倒不是说任命是假的,但也只是个过期的任命罢了,还是几年前董卓在世的时候下达的任命,召刘虞还朝也是真的。之前因为道路受阻,董卓的使者无法到达,没有当面宣布,但后来消息却是传来了,刘虞也知道这其中的事情。但刘备扣押了朝廷的使者,逼他将过期的任命拿出来,以达到驱逐刘虞的目的。
刘备惯会收买人心,加上又是幽州本地人,实力雄厚,更有击败公孙瓒的希望,所以刘虞手下的一些将领都出现了犹豫。毕竟刘虞此去又不是送死,而是升官封侯,就算在西凉军的控制之下,但好歹也是位极人臣了不是,总比在幽州待着,不知什么时候身死的好。
刘备没有给刘虞拖延的机会,将一切都准备好了,连护送刘虞的人马都准备妥当,刘虞没奈何,在蓟县城中没有待几天,就被迫离开。当然,他虽然走了,也还是有一部分亲兵了,不用刘备护送,否则的话谁知道能不能到得了长安?
刘虞的威望还是有的,数万人马跟着他一起离开,刘备也不能阻止,虽然他对这些青壮十分眼馋。倒是刘虞手下的那些将领,没有跟着他离开,毕竟他们都是幽州人,一切都依托于幽州。
幽州失牧,形势更加迷离,刘备当然是没有资格任幽州牧的,只是由河间相转任上谷太守,关羽为涿郡太守,田丰为广阳太守,代郡太守则是刘虞原来的部下阎柔,以安抚之前刘虞的部下,并向其许诺,等扫平公孙瓒之后,再加封赏。
刺史是刘备兼领的,也算是有主掌幽州的大义了,反正是在幽州内部,不碍别人的事,旁边袁绍倒是觉得碍着自己了,但他还忙着消化冀州,暂时也顾不过来。
这一切,当然是有朝廷诏书的,也算是合法的,反正使者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带上了足够多的盖过天子玉玺(新的)的空白诏书,想要什么直接填上就是,反正西凉军的目的,是关东越乱越好,巴不得关东诸侯因为几个虚无缥缈的官职掰扯不清,甚至打起来,反正他们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