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五百四十三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二)

建立化肥厂大规模生产合成氨的目的,除了制造化肥,也是在制造武器。

因为将硝酸铵作为添加剂的rpg已经获得了更强的推动力,这意味着如果再生产火箭,其射程将是可观的。在杨明志看来,既然那个位面的哈马斯都能搞出土火箭,飞过几公里去袭击以色列。不管怎样,自个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军工的,知识水平怎么的也比那群人丰富!搞出射程能和野战炮媲美的火箭炮,完全可以!

交谈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实验室的厂房内,只剩下寥寥几位看守仪器的人员。当人过于疲惫时,制造武器的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这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两个男人依旧在热情的商讨。

目前为止,杨明志和伊万诺夫已经彻底坚定了建造化肥厂这件事,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搞。

因为传统制造土硝的方法几乎要到极限了,唯独使用工业方法制造硝酸,再用化学方法制造出硝石。一旦化肥厂能够实现氨水、尿素的量产,也同样意味着硝酸可以量产。有了硝酸,硫酸也能量产的。

因为它们的成分都是氮、氢、氧。

这样的生产效率可比土法制硝高效,就算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又如何?

伊万诺夫是见到过他配置出来的硝酸肼的疯狂威力,这种特殊的化合物难制造也难储存,终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苦味酸的威力大,产量也难以提上去。黑火药的威力有太低,最合适的是作为火箭推进剂。

唯独硝酸铵,当实现了化肥量产,这种精加工的化合物除了作为特殊的高效化肥,恐怕更多的是投入军用。

两个男人聊的特别投机,杨明志特意拿来纸笔,勾勒出一幅振奋人心的画卷。

只见杨明一边画一边说:“这是德军在公路外设立的防线,我们只要生产一批射程远的火箭炮,在五公里外就能发射,直接袭击他们的防线。我们在弹头部装填硝酸肼,之前实验时制造的恐怕破坏力将原封不动的让德国人品尝。”

关于喀秋莎火箭炮带来暴风骤雨般的地毯式轰炸,德国人在很多地方已经品尝过了。在钢雨横扫下,密集的坦克集团简直成了活靶子,最终成为一具具破损又燃烧着的铁棺材。

伊万诺夫没有见过密集使用火箭炮的场景,他当然知道苏军有这么一款武器,其带来的杀伤效果仅限于文字描述。相信眼见为实的他对此并非那么相信,唯独自个见过硝酸肼爆燃后凶残的火球,因为那是他自己造出来的。

杨明志的脑海里已经被那个位面的pla排山倒海般的火箭炮横扫所折服。对于这位化学家,还是尽量用言语勾勒一副壮观惨烈的战争画卷吧。

“关于硝酸铵我确实是大大需要的,在几个月前我们还不能量产火箭助推式榴弹,我军在使用一些小口径的火箭弹,其威力仅仅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点火机制更与19世纪的并无二致。

一旦我们获得了大量硝酸铵,我们就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箭炮,其装药量更多,射程也比纯压实的黑火药带来更多推力,射程更远。我们完全能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在缺乏诸如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当下,这样的武器简直是我们的战略武器!”

比起搞起化肥让农作物高产,还有什么比造出威力巨大的武器更令人热血沸腾。

伊万诺夫当时被动员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他本人并不希望拿着带刺刀的步枪和敌人拼杀,其本性并不是畏战份子。在这场战争中,有的人不能用于一线战斗当做炮灰,伊万诺夫很想证明自己。

副师长别列科夫画的这张草图,不仅仅是说服自己火箭炮密集使用带来的战略效果,这图所描述的德军防线就是目前诺夫戈梅利所遭遇的现状。敌人正在修筑一条“长城”,他们挖掘战壕,修筑混凝土堡垒,甚至埋设地雷,为的就是阻止沼泽地的苏军的军事行动。

能打破这僵局的必须是重武器。要么是大口径重炮,要么就是火箭炮了。

顿时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涌上心头,一切困难仿佛都不是困难了。

伊万诺夫下定了决心,化肥厂要捡起来,剩下的问题就是建立工厂的具体步骤了。

他说道:“我想我们的化肥厂的浓氨水产量,保证一个月十吨,就基本完全解决我们的需求。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建立特别巨大的工厂。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生产硫酸。更多的建立烧炭工厂。这些化工厂必须远离居民区,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新的位置。”

工厂的选址很重要,当化肥厂投产后,空气中弥漫的氨气位会让人民觉得自己生活在茅厕环绕的地方,这自然是不行的。

工厂建在哪里?如何满足各种需求?

杨明志和伊万诺夫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地方——就建在温泉泉眼附近。

一张地区的简要地图扑在桌案上,两个男人将煤油灯放在地图上,探着身子以尺子计算距离。

“我们的硫磺矿距离鲶鱼村并不远,只有十二公里?”杨明志眯着眼睛问道。

“没错,考虑到中途要经过很多水潭和沼泽,穿行在其中的曲折道路,路途又会更远些。”

“看来我们还得修一条靠谱的道路,至少能让马车自由行进。”

“没错,保证化工厂的原料稳定的运送,也是化肥出产稳定的保证。”

那里有一眼温泉,能舒服的泡澡可是杨明志梦寐以求的。在有温泉的地方修建疗养所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三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