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得女帝顾念亲情一场,两人发派的地方都相较比较富饶,去往那里,吃不了太多苦的,随身也带了钱银,不过是从一个平明百姓从头活起罢了。
同月,新年的喜庆未全过去,皇榜就下来了,册封羡王为皇太女。
十年后,女帝退位,十四登基,蛮国新帝祈告亲自携贺礼上门。
随行而来的还有那好似永远长不高的祈萨。
如今的蛮国比起十多年前的过去已富饶太多,虽然人口膨胀一直是个问题,但有了十四出力疏导,虽说某种意义而言每年派出的官家劳工是一种牺牲品,这些劳工生命周期并不长,模式基本都是苦个几年,然后享福个一阵,然后比一般人较早的迎来,走向生命尽头的结局。
但无论如何,这些人不止为国家做出贡献,一生中除了苦也品尝了甜,比挣扎在饥寒下死于战乱中强了太多太多。
祈萨一直是他们国家里最聪明的,哪怕一开始眼界局限,后来不也与祈告说了吗,说了真正会导致国家灭亡的并非是贫穷,而是他们国民那骇人的生育力。换句话说,十四在主导这些人的命运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当控制过多膨胀的蛮民会引起各国恐惧,十四是在用最柔和的方式去平衡!
所以十四登基的时候,不见了当年那唐突的祈萨,却见到了一个眼含沧桑的成熟智者,与她秉烛夜谈,畅想盛世太平……
十四登基时间仅四年,期间帝后视太女为己出,倾心抚养,从婚多年来端庄贤淑得更像是一个置身事外的当局者,没有一点架子,常与柳家那位贵妃平起平坐。
待十四当了四年皇帝禅位于太女时,太女当时唯一的手足,也只有柳听雨膝下那养得娇滴滴的儿子,整个后宫除了当年女帝赐下的王妃与侧王妃外,从无新人。
十四之长情,世为罕见,罕见到能顶着皇权压力下,膝下仅一女一子,还据说都不是她亲生的!
当然,这些对于十四而言,都不重要,人生如戏,不过百年沉浮,沧桑会叫每一个人忘了她,独独她要背负生生世世直到任务结束,一梦万年甚至于更久,她又何须为了这点小事介怀呢?
海棠离开那一年,她就已经端正了执行者的态度,拾回了从前死寂的灵魂,端端正正再不多管闲事的走完了这一条路。
年纪轻轻,未及四十,当了四年皇帝,三十多岁就自动退位的,历朝历代也就独独她十四别树一帜。
从此,太上皇一心佛理,不问世事,坐看儿女膝下子嗣环绕,思着一个不愿意与她相见的人,给了柳听雨滔天权势,给了假帝后报仇雪恨,给了寺里那一位他想要的宁静,却独独没有给过自己什么。
这一世她只活到了五十七岁,便死于心衰竭。
后人赞她运筹帷幄?是吧。所以才能走得很直,没有弯曲。也有人说她是历世历代为国家做出贡献最少的帝王。是吧。所以只例行差事般办了四年的业绩,再无施展过那过人的才华,匆匆退位,学着看破红尘的得道高僧,吃起了斋,念起了佛,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
只是,那些对于她而言,从来都不重要,不是么?
任务能画上完美的终点,即可。
直到弥留之际,陪她这太上皇演了一辈子夫妻戏的箴言太后,细数着这些年沉浸在权利中的‘献华太后柳听雨’干过多少件蠢事,就这么听着一辈子与她演戏扮作夫妻的老头子叨叨着。
她终于见到了那个人的身影。
那时候,她在想,一定是自己要死了,才老眼昏花产生了幻觉!
那人不是都剃了个大光头,超脱的当起和尚来了?
怎么会,青丝华发一如别离那一年的模样,站在自己眼前呢?
还拉着她的手,盛了漫天星辰的金豆子不要钱的往下掉,好似又见当年那个长不大的小兔子,糯糯滴,怯怯滴,哭着鼻子。
要她不要死!
弥留之际,十四想,一定是她做的梦啊。
(第十一小世界任务完成,执行者灵魂剥离)
箴言太后眼里藏着泪,虽然他与她走在一起从始至终只是一场交易,她替他复仇,他替她扮好这个空有正夫虚名的夫妻角色。
这一生,箴言太后早没什么可追求的,晨昏定醒,日复一日,直到这个痴情的疯女人把庙里那一位的孩子捧上了皇位,日日陪着那个人做一样的事情,仅仅三十几岁便好似厌倦了活着一般,死气沉沉,挣扎到五十七岁,忧心积虑,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他不爱她,但同情她。
明明坐拥天下皇权,明明足智多谋,明明容貌倾城,明明才华横溢,却从始至终都是孤身一人。
于是箴言太后背着她,找到了那个人,告诉他,“太医说,陛下只怕挺不过去了,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给了他一道自由出入宫门的令牌“如果可以,念在夫妻一场,来送送她最后一程罢”!
那个人来了。
从前的羡王妃,却顶着一张仿佛从未经历过岁月洗涤的容颜,似乎早为了这一日悄然留回了一头华发,出现在这深宫禁院里,施得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原来那一枚令牌是多余的。
可箴言太后已顾不得来人究竟是人还是妖,握着那只冰凉的手,泪浸湿了眼,告诉来人“你晚了一步,她走得急,没等到你。”
箴言太后这才注意到,原来少年从窗户跳进来时,手里还提着一个人,仔细,那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