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唐第一少>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

“玄公创办这书院的初衷是什么?”高季辅问道。

“初衷?”提起这个,玄世璟笑道:“起初不过是想让庄子上的孩子能够有个读书的地方罢了,但是,有了书院就得有先生啊,那个时候仔细想想,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恰巧,高士廉大人身体欠佳,不适合再在朝中劳累,我就把高士廉大人给请过来了,那时候在庄子上教书,也不是什么累人的事儿,就当是在庄子上修养吧,而且,教书育人,也是功德一件,高士廉大人也就应下了,后来随着书院的发展,先生不够用了,萧瑀先生也就来了,而后,人越来越多,书院越来越大,分支也就越来越多,也就成了现在这般样子了。”

“但是在下看到,书院依旧在扩建。”高季辅说道:“玄公觉得,如今书院的规模,还不够吗?”

“高大人看到的,可不是完整的书院,咱们现在只是在四处书院当中的文学院之中。”玄世璟笑道:“文学院的学生的确不多,因为学生们在从明德书院毕业之后,就会分开,进入到各个学院之中,大人也听说过吧,这里有医学院,有兵学院,长安城还有个工学院。”

要说高季辅最了解的,应该就是长安城的工学院了,好歹工学院在长安已经有些年头了,而且为工部送去了不少人才,当初在龙首原修建新宫的时候,工学院的学生便在那时候大放异彩。

“庄子上有四处书院,这倒是听说过。”高季辅说道。

不过高季辅没有来过东山县书院这边,他还以为,这四处书院,都在一起,只是内里分成了四个大院子或者是有区域划分而已,但是听玄世璟这么说的话,岂不是每一处书院都有自己的一片范围,单独的建筑群?

玄世璟对于书院的规划便是如此的,庄子上的这一大片地方都是书院的范围,虽然四处书院聚集在一起,但是却是各玩各的,并非是在一起的。

书院这边二期的扩建,主要是针对明德书院的,因为将来明德书院收的学生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个数量,等到毕业的时候,分流到各个书院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庞大了。

也就是说,明德书院的规模会是最大的,因为学生是最多的。

“反正闲来无事,咱们就到其余的三处书院去走走吧。”玄世璟说道:“也给大人引荐一下书院的先生们。”

“如此甚好。”高季辅说道。

见到了书院学生的成绩,听到了玄世璟对书院的描绘,现在高季辅对这边的这一片书院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玄世璟带着高季辅逛了整片书院,而高季辅也被书院的规模彻底的折服了,这还仅仅是已经建成的书院,旁边还有正在施工的地方,虽然已经能看出大致的模样了,等完工落成之后,这边书院的规模将会比现在自己看到的更要大。

“真是令人惊叹啊。”高季辅说道。

“高大人觉得如何?”玄世璟问道。

“这也是在下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书院。”高季辅说道:“而且这一片书院看似一个整体,分门别类又是如此清晰,文学院,兵学院,医学院,再加上长安城的一个工学院,玄公是打算重现稷下学宫?”

玄世璟闻言,爽朗一笑:“不敢说啊,稷下学宫何等规模?而这一片书院,也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分了三四类罢了。”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

而庄子上的书院,不过是教授学生的课堂,对上稷下学宫,那是望尘莫及啊。

不过,庄子上既然有书院在,玄世璟也希望书院能够成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成为人才们交流学术的地方,希望书院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全面,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虽然只是在书院里走了一圈儿,但是,在下也能理解,为什么朝中有不少人敌视书院了,也不仅仅是因为国子监的问题,所以,玄公所希望要达到的高度,任重而道远啊。”高季辅说道。

若是朝中像高季辅这样开明的官员能够多一些,那该多好啊,这样的话,书院可以更放心的大胆的往前走,而不是现在这样,对谁都要先揣摩提防三分,甚至去背原本就不该有的锅。

“一步一步来,这才几年的功夫啊,能走这么快,已经很不错了。”玄世璟说道。

从明德书院落成,到现在庄子上的书院都成了规模,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从开始到现在,第一批学生走出文学院的大门,庄子上一下子同时出现十一名进士,这已经是书院迈出去的一大步了。

这一步迈出去的同时,也是给两年前与国子监之间的“斗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高季辅在玄世璟的安排下,也去看了他到书院之后要居住的地方,他居住的地方,隔壁就是留给于志宁住的地方,反正两人是同时要到书院这边来,就让两人在书院这边做个邻居吧。

书院周围是有给书院先生的安置房,但是并不是能无偿给他们两人的,他们两人对于书院来说,只是停留的时间久一点儿的过客而已,因此,两人房之中。

知道了住处之后,等搬过来的时候,直接让人将东西带到这边来就是了,今天高季辅到庄子上来,怕是等再过两天,他就和于志宁一起搬过来住了。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