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抗战女学生>第七十二章 反击(四)

夜很漫长,很黑,很静。

咚咚的心跳声,粗重的喘息声在寂静的夜中回荡。

南昌在10天内就被鬼子攻陷,这让每个参与南昌战役的军人都感觉羞耻。国军共有四个集团军,第九战区的第十九集团军、三十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和第三战区的三十二集团军,对战日军三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却被打的打败,大家都不禁自问:鬼子就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南昌战场上的指挥官是罗卓英,罗卓英也不是平庸之辈,淞沪会战有他,南京防卫战有他,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也有他,但是,让他守卫南昌,部队却有些捉襟见肘。赣北方面防卫部队主要是武汉会战时由前线撤下来整补的久战疲惫之师,此时于赣北一面整补一面布防。赣北共有两个集团军,一个是南昌方面沿修水右岸布置的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军,这个集团军下辖五个军共十三个步兵师,以鄱阳湖为依托,沿修水一线展开。武宁方面是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又辖三个军共八个步兵师,在修水左岸一线布防,衔接第十九集团军的战线。另外,还有一个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部。

防线的配置上,罗卓英依然采取一线展开的传统单线布防。他虽然拥有二十一个步兵师,但是,因为每个正规步兵师仅能负责三到六公里的正面,罗总司令将所有部队摊到第一线,才勉强将长达百余里的战线填满,这样一来,连预备队都没有了。这样庞大的兵力却没有战略纵深,日军如果从一处攻破,全线就溃败了。但是,罗总司令除了沿修水而设的第一阵线之外,并利用地形在南昌城外的天然屏障抚河区域筑有复杂的阵地带,第一线阵地带纵深两公里左右,阵地编成完整。在阵线规划上,罗总司令利用赣北地区的山丘与湖沼依势布防,要让日军在修水右岸正对南昌进攻之际,被逼着只能局限在永修方面一道十余公里的狭窄正面。在防线的编制上,罗卓英尽了全力。军委会也要求他一定要死守南昌,不能把南昌城给鬼子。

南昌城四面环山,前依赣江,后倚抚河及锦江,河流纵错,丘陵绵延,按说易守而难攻。但是,南昌城在赣江下游,鄱阳湖畔的三角洲上,是湘、赣、浙的水陆要冲,浙赣铁路与南浔铁路就在南昌交会,向塘公路与京湘国道衔接,国民政府在江西“剿共”的时候把公路线修得四通八达,正便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进攻。而日军也正好看准了这一点,组织了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来攻击南昌。真不知道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月十七日,日军抢先展开进攻。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南昌地区展开激战。仅仅十天,中国守军就丢失了南昌,真正是兵败如山倒。中国军队向西退却,日军随后也向西追击,于四月二日又攻下重镇高安。此后,日军由于兵力不足,停止追击,并从南昌地区撤走部分兵力用于其他战场,形势才相对稳定下来。

实际上,中国的兵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但是血肉之躯毕竟挡不住钢铁大炮,再加上我们被动防守,兵力不足。这些都是南昌战场失利的原因。

现在最高当局要重新夺取南昌,不得不说,这对罗卓英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反攻南昌已经酝酿近半个月,现在兵分几路准备重夺南昌,张富贵是一个从南昌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他是隶属第三战区的一个普通士兵,南昌留给他的是不可磨灭的回忆,漫天的炮火、残值断臂、血流成河。

张富贵见惯了生死,作为一个老兵,他知道如何保全自己,但是即使见惯了生死,每当看到昔日的战友惨死仍然让他感到心如刀割。

南昌战场打到最后是最惨烈的巷战,鬼子的飞机大炮把南昌炸的面目全非,整个城市里弥漫着血与火的味道。张富贵他们连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20个人,这些人有的是武汉会战活下来的老兵,没想到最后死在了这里,有一个士兵叫王平,他爹希望他平平安安,可惜最后死在了鬼子的刀下,他被鬼子的刺刀挑开了肚子,肠子留了一地。但他还是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

还有一个兵叫小虎,是连长的警卫员,今年才16岁,该死的战争让这个孩子提前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在与鬼子的巷战中,他被鬼子的一个指挥官砍掉了双臂,在哀号中死去。

最近一段时间,张富贵只要一闭眼就会看到死去的兄弟,他觉得自己要疯掉了,直到现在,他趴在南昌城郊外的草丛里才有所缓解。因为他知道,马上他就要冲向不远处的南昌城,生死不知。不过,能和死去的兄弟再见面,也许是一种解脱。他不禁想到。

“今天是4月23号,第三战区的第32集团军以第29军第16师、第79师、预备第5师及预备第10师之今日渡过抚河,进攻南昌。”这是今天早上上峰发布的命令,张富贵正是79师的士兵,所有人都在等长官发号施令,冲向那血腥记忆中的南昌城。

“冲啊,杀啊”

“轰、轰、轰”

“哒、哒、哒”

突然响起的声音毫无预兆,吓了鬼子一跳。

16师、79师、预备5师、预备10师同时开火,向南昌城压去,鬼子经过最初的慌乱已经镇定起来,组织有效的反击,城墙上的大炮轰轰作响,没颗炮弹都能炸起无数的血花。

各师都和日本人交上了火,已经分不清那个是自己的队伍,大家只是低着头往前冲,希望到达城墙下面


状态提示:第七十二章 反击(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