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朝廷迫于形势不敢下手,或是打着如意算盘,先纵容沧北南下军能围剿二龙山,让双方血拼打个你死我活,借沧北军强大的屠刀剿灭掉二龙山,顺势除掉周围官府至今奈何不得的这股强大盗贼势力,沧北军在陌生又荒凉没几个百姓的青州,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没有钱粮支撑,没有兵力支援,更没有后援,会必定付出惨重代价.....至少是两败俱伤,朝廷可坐山观虎斗轻松得利.....二龙山要和沧北军大战,那也不怕。
以二龙山的险要和如今的势力,只要守山不出,沧北军也只能咬牙切齿干瞪眼。
想打下二龙山,无论是谁来,也唯有一种办法:用人命堆。
要用将士的性命一气硬生生堆平三关堆出一条打上山的唯一路来。而沧北军恰恰最缺的就是兵力,堆不起......
所以,根本不用怕沧北军怒而报复。
还有一种可能是:赵廉利用眼下的优势地位强迫朝廷不得不出兵围剿。借朝廷的力量报仇雪恨。
那更不是问题了......
如今的宋王朝,内地哪还有能打的军队?
连支象点那么回事的军队怕是都没有。
包括三四十万京城禁军在内,全是些乱七八糟的坏蛋,自私,无义,无忠,更无勇,乌合之众,哪是敢玩命打仗的......二龙山钱财不多,嗯,太少了,但粮食盐巴等生活与战备物资却是堆积如山,多到仓库都堆不下了,不得不又扩建仓库......根本不怕朝廷重兵长期围困之策。朝廷不派兵围剿,二龙山还盼着来呢。来了,正好大量抓捕招降那些有些战斗力的还可用的却原本够不着的将领充实山寨头领队伍.....剿的结果只怕是瞬间壮大了二龙山的势力,而不是二龙山被活活困死山上,被朝廷的污将烂兵剿灭了.......
再者,朝廷也不可能为收拾区区目前并不是什么大威胁的二龙山而舍得下血本......二龙山危害再大也只是因缩于山上的强盗而已,威及只周边几州,祸害范围太有限,还不成气候。朝廷着急发愁的是如何除掉田虎、王庆这两股冲州占府割据一方公然称王建立起正经国家统治局面了的最大祸害和威胁.......有劲也只会往那使....
宋江根本没把朝廷的内地兵放在眼里。
他的自信也不是没不来由的无知狂妄自大。
朝廷在围剿反贼上的表现实在是不堪之极......
去年,朝廷想趁着叛逃潮冲击得田虎王庆部嚣张势力锐减并仓皇放弃占领的数州府缩守老巢的良机,集周围诸府重兵十几万,想一口气吃掉田虎王庆那残存的几万人马,彻底把这两股正处于惊恐茫然衰败的反王铲除干净,结果却是.......
朝廷从京中派去督战加强统领指挥的那些柱国大将高官,先表现出极度不堪,先是怕死畏战不前,不敢率军出营甚至出城,拖得原本还有些心气的重兵军心涣散.......
这些参战军队是叛逃潮后组建整编的坏蛋兵,还有大量裁撤州府后不知该怎么安排就调来打反贼用于消耗和筛选的军队,这些人出于合法烧杀作恶抢掠发财升官等诱惑而被鼓动起战心士气,不是爱国,不是忠义,纯粹是出于贪婪与邪恶,哪经得起官老爷们畏战不出的空耗........
后来,柱国大将高官们又陡然变成了贪功冒进的神勇......
了解到反王被叛逃潮搞得穷困之极,所谓贼王兵微将寡、军心不属、说倒就倒只差最后一口气,只需大军杀过去轻轻一推就玩完了,自恃重兵在手,起了轻视心,中了田虎王庆的娇兵之计,两反王故意令部下带最差的兵(民)主动出击却打了败仗,表现得不堪一击,柱国大将高官们大喜,自以为看透了反贼的虚实,就空前积极起来,他们这一忠君报国亢奋神勇,可就要命了......
数路大军乱哄哄抢进,被各个击破,中了埋伏,只惨败了一路军就席卷起诸路军全面大溃败,柱国大将高官们得知那路败军主将同僚在乱军逃亡中死之惨:护卫或弃主而逃或很快在惊慌失措中死绝,主,被贼众围住肆意砍杀,身中刀枪箭无数,马踏如泥,尸骨无存......他们惊惧之极,忠君报国神勇倾刻化虚无,贼兵还没打过来呢,就仓皇得果断带头抢着逃跑,都只怕自己成了贼兵下一个重点击杀的对象也死得那么惨再没得命享乐富贵.....
坏蛋军们被抛弃,后果用脚丫子想也能知道.......
诸路十几万大军轰然四散而逃,逃不及的或看到朝廷不堪要完蛋了而主动投贼的将士一片片干脆利落的弃械跪地高举双手投降了......围剿的结果是反王不仅没灭亡,反而兵力陡然扩张了数倍,势力跳着高的窜了上去,又有本钱了,打起了反击战,几转眼又重新捡一样轻松占领数州府地盘......不仅导致朝廷剿灭两股反王的最佳良机一举彻底丧失了,以后再不可能有这种机会了,而且贼势又起来了,比以前更猖狂自信.......气得负责另一面进军的老剿匪主将河北王禀、淮西杨惟中差点儿哭了,破口大骂.......却对那些不负责任的柱国重臣无可奈何,也只能躲在自家军队中的帅帐里偷偷摸摸咒骂几句.......
朝廷至此也才醒悟:这些朝廷重视和恩养的勋贵大将柱国高官们,君王和宰相文官重臣一向本以为是不济了却至少还可以当忠心可靠的看门狗守住门户,看着也是雄壮(肥胖)豪气慷慨英勇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