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攻约梁山>第140节侥幸心
着,拖着时间,也有利于宋国有充足时间应对辽国带来的可能的变数

可怜的,赤狗儿和幸存的部下带着伤痛吹了一个月的寒风才在宋骑兵护送(看押)下缓慢艰难地返回了辽国。

撑到回了国,赤狗儿那么强壮的身板也一下子病倒了,伤痛、屈辱、窝火、寒冷伤寒一齐发作

辽国本部对赤狗儿此行的收获有些失望,

此前盘算得太精奢望得太大,结果自然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难免对谈判成果不太满意,但也没怪赤狗儿无能。没法怪罪。要怪只能怪自己奢求得太高了,把宋国当了好糊弄欺负的软虫子睁眼瞎。

当然,他们更怪沧赵老二赵岳坏了他们谋算的好事,心中大恨,这回真正是恨得咬牙切齿了,但也没辙。辽国身为一大国在这个时候却真就没胆量找小小沧北一隅之地的麻烦。别说主动进军招惹,他们还怕赵公廉趁机挥军杀来呢

重要的是,听了赤狗儿带病坚持汇报,包括燕王耶律淳在内也确实都看到了招降沧赵家族的机会,总之起了幻想

宋辽两国没再发生冲突,一时相安无事。

辽国谴责了宋国护卫使节团不利的罪责,但也只是拿此事威逼催促宋国赶紧兑现赔偿。辽方很怕时机一拖延,时局又起了变化,导致宋方反悔翻脸又不认账了不给种粮了。宋方糊弄辽国,暗中却派人紧急联络金国,玩起金宋勾结南北夹击共伐辽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宋国那帮子老贼喜欢玩的擅长玩的就是这种无耻阴谋手段

辽方也真没担心错。

宋统治者没本事治好国打好仗,有本事玩阴谋,真就起了这心思。

历史上鼓吹宋金结盟共吞辽的辽燕人世家大族马植,童贯改其姓名也叫李良嗣,赵佶嘉纳之,赐姓赵氏又叫赵良嗣的这个人突然火了。此人在1111年就跑到宋国钻门找洞游说联金代辽之策,或许也是不肯当汉奸的爱国者吧,跑到了宋国也就没被海盗抢掠辽国汉人的一次次侵略中被掠去海外或被海盗当汉奸砍了,这也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悲哀,反正他此时是感觉幸运的,因为被宋朝廷空前重视起来。

加上,蔡京、童贯之流本就有联金代辽收复燕云成就历史美名的功利心思,这些顶级权臣一齐忽悠,赵佶也心动了,马植还是和历史上一样被赐了皇姓,当了宋官,负起秘密联络金国的使命,只是真要这么干了,却无法成行。

去金国无非两条路,一是海路,这条行不通。

宋国此时根本没有能航行大海的象样大船,在江州浔阳江上游注重资秘密建造的大海船全被今年闹事的海盗当了战利品弄走了,连半成品以及费不知多少劲才准备的木料都没剩下一点,好不容易凑起来的工匠更是全便宜了海盗。

负责防守和保住那的秘密的驻军有两万之多的精选禁军,为封锁消息,造船厂周围更是清理得几十里无人烟,根本不让人靠近。可就是这样也毛用没有

海盗一闹事,驻防的所谓忠君爱国禁军不但没起到防范保护作用,而且成了帮助海盗抢劫船厂的急先锋,绝大多数将士都反了,跟着海盗叛逃了,只留下了一地被杀死的腐朽军官和监军太监。

可惜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近二十条千料以上大船就这么没了

这原本是朝廷想悄悄积攒起至少五十条大海船的海战实力一举摧毁沿海的海盗窝点,先解除沿海之患并夺回制盐权之利,再一鼓作气铲除海盗国根基老巢把海盗到处抢劫辛苦积累的所有财富全笑纳入大宋囊中,宋国相关的大家都能大发一笔横财,如此就美不可言了,结果战船却全成了帮海盗洗地大宋的有力工具,完后多是成了海盗国民间渔业公司的远洋捕捞船

大海完全是海盗的天下,这一点无论是对宋对辽,还是对金国都一样。

此路就不用想了。

另一条路就是穿越辽国去金国了。

可到了这时期,原本有辽人身份便利的马植也穿不了辽国了。

辽国防范宋国这一手,封锁得多严,这不是主要问题。

再严,它也总有漏洞可钻。地域辽阔,边疆漫长,哪封锁得过来呀。

问题是,如今的金辽之间形成了广大的无人区,有人的地方有严密巡逻封锁,比如北院大王萧干防守的上京,而没封锁的地方,它也没人烟呐,到处是野狼等野兽流窜,去金国,宋国这边去的人多了,穿不过燕山府就得被抓,去的人少了,在无人区,且不说野兽的威胁,只冻饿也要了亲命了。

辽国与渤海国之间更是如此困难。

渤海国比金国弱多了,今年惊恐看到辽国以分兵游击战居然差点儿把牛逼的金国给一口气灭了,这岂能不害怕?

渤海王高永昌一瞅,这不行啊,

赶紧收缩人口,集中势力严密防范,生怕辽国搞完了女真,转头又昂着滴血的大嘴扑向渤海国,与辽边境一下子空出巨大一片空白,又担心遭难太惨重的金国吞了渤海国弥补虎狼之躯,也清楚金国对渤海人压根儿就没憋好屁,当初帮渤海人造辽国的反,除了想削弱辽国,也绝对是有吞并擅于耕种的渤海人和盛产粮食的辽东地盘壮大女真的心思,只是暂时没动手而已。如此,高永昌也急忙把北边也和金国拉开了好大一片空白的距离,原本是占了辽东五十五州,风光得瑟一时,这一收缩,干脆抛弃了三十多个州,只集中盘踞东边金辽之间的那二十个州,如此才能集中力量


状态提示:第140节侥幸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