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颁奖季即将落下帷幕,现在奥斯卡只剩下最后两项大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没有揭晓。今年的颁奖季基本是“百万美元宝贝”和“飞行者”的双龙抢珠,前半段“飞行者”一马当先,后半段“百万美元宝贝”则强势崛起,金球奖可以说是分水岭。
在金球奖之上,“飞行者”将剧情类最佳影片、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但是“百万美元宝贝”却赢得了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即使人人都知道,金球奖最喜欢分蛋糕,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百万美元宝贝”的上升势头,果然,美国导演工会奖揭晓了答案: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职业生涯第二次得到了导演工会的青睐。
在美国导演工会奖六十七年的历史里——截止到2015年,只有七位导演工会得主没有能够问鼎奥斯卡最佳导演,这是导演工会奖权威、专业和纯粹的写照,这也与美国演员工会的两个极端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美国导演工会奖选择了克林特,这也是“百万美元宝贝”逆袭势头的最直接证明。
无论是备受赞誉的亚历山大-佩恩,还是后来居上的迈克-李、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在最佳导演部门的竞争力都不具备改变整个格局。尤其是这三位导演的作品都有各自短板,不容忽视,即使是过去一年收获无数赞誉的兰斯,在该部门也依旧是陪跑选手。
连续两年提名,对于兰斯来说已经是至高荣誉的肯定,而且连续两年都入围了美国导演工会的最终五强,这也证明了兰斯在专业导演之间的过硬口碑。但想要突围胜出,“上帝之城”也好,“借刀杀人”也罢,都还是差了一口气。
今年就是属于马丁和克林特的,前者是三十年圆梦的漫长旅程,后者是人性光辉的闪耀,二者之间无论谁胜出,都将书写一段传奇。不过从美国导演工会的选择来看,胜负天平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
果然,颁奖嘉宾茱莉亚-罗伯茨宣布了最终结果,“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百万美元宝贝’。”
刹那间,全场所有观众再次集体起立鼓掌,为克林特送上了至高赞誉,那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口哨声真正地达到了今晚的高/潮,比之前任何一个奖项的颁发都更加汹涌、更加沸腾、更加热情。
作为目前好莱坞少数几位能够与马丁-斯科西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顶尖存在相提并论的导演,克林特的人缘更加广泛,演员出身的那段辉煌历史为西部电影不可磨灭的一笔,硬汉牛仔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转职导演之后,硬朗的执导风格背后却深入剖析探讨了人性的错杂,可以说,他现在已经站在了传奇殿堂的门口。
所以,克林特的胜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真正地让他顺利跻身传奇行列,喧嚣甚笃的掌声不啻于终身成就奖的尊敬和仰慕。
只是,站在克林特阴影之下的马丁则越发令人扼腕起来——早在七十年代就证明了自己的马丁,却在好莱坞打拼了三十余年之后,始终得不到学院的认可,作为导演,马丁奉献的影史经典比起克林特来说,只多不少,但面对克林特的二度获奖,却越发衬托出马丁的凄苦。
在响亮的掌声潮流之中,无数的视线都落在了马丁的身上,同情、惋惜、安慰等错杂的情绪犹如碎星一般洒落下来,让马丁那老迈的肩膀看起来多了一抹寂寥和落寞。
兰斯也站立了起来,保持着客套礼貌的社交面具,微笑地为克林特送上了掌声,但视线余光却无法忽略马丁的身影。他只看到,马丁挺直了腰板,翩翩绅士风度找不出任何破绽,礼貌地拍动着双手,眼睛始终注视着舞台上的克林特,表示自己的尊重,根本看不到马丁的失落和沮丧。
一直到大家都陆陆续续安坐了下来,兰斯和马丁也随即落座。
马丁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兰斯带着好奇的视线,没有怜悯,只是诚恳的关切,即使被马丁察觉了视线,也依旧保持着坦然。这让马丁紧绷的心弦微微松了松,如果此时他在兰斯的视线里察觉到一丝一毫的同情或者怜悯,那么他就只会报以一个笑容,然后礼貌地转过头,但是兰斯没有。
“不算意外的结果,不是吗?”马丁压低声音,简短地说了一句,却显得意味深长。
马丁整个职业生涯都与奥斯卡小金人无缘,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他从来没有赢得美国导演工会的认可。所以,今年再次错过了美国导演工会奖之后,马丁也许就预料到了今晚的局面。可即使如此,内心深处依旧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了颁奖典礼现场,一直到这一刻,美梦的泡泡被刺破。
兰斯沉默了下来。
转头扫视一圈,可以看到还有不少人的眼神里流露着同情,彷佛马丁是一个需要施舍才能够证明自己的乞丐一般。这是多么可笑的一种局面,马丁不需要施舍,也不需要怜悯,他是一名出色的导演,毋庸置疑,他早就以实际行动在影史场合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在好莱坞——或者说,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是习惯贴标签,用金钱、用地位、用奖项、用证书、用学历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工作、他的作品、他的实力。
难以想象,马丁的肩膀上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也无从揣测,马丁此时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情绪。恍惚之间,兰斯有些明白马丁没有任何漏洞的礼仪行为了。
连续抢下最佳女主角和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