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历史上的第一海战>五 卫温与诸葛直

五卫温与诸葛直

孙权面对爱婿全琮直接的反对,惊愕之余,方觉轻敌草率。

孙权决心“远规夷州”,他要增兵出征,又不愿让群臣以为他自己金殿决策轻率。

孙权沉思片刻,说道:“朕想取朱崖已久,现拟派水军五千人,取夷州兼取朱崖。谁愿领兵出征?”

众臣见全琮,这位孙权最亲近的爱将如此表态,就都知道出兵夷州这一行动背后,水是很深的。

无人应声。

孙权见无人领命,颜面难看,便点名道:“天下兵马大都督陆逊。”

陆逊出列道:“臣在。”

陆逊率领东吴大军取得夷陵大战的胜利之后,在东吴军事决策方面,可谓一言九鼎。现在又是当朝丞相,他的建议,将是决定性的。

朱崖,就是海南岛。

孙权说道:“丞相,天下兵马大都督,朕以水军五千取夷州兼取朱崖,爱卿以为如何?”

陆逊低头说道:“臣不敢言。”

孙权正色说道:“恕你无罪,只管讲来。”

陆逊说道:“至尊皇上陛下,臣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复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浪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见珠崖绝险,民犹qín_shòu,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但当畜力而后动耳。昔桓王创基,兵不一旅,而开大业。而干戈未戢,民有饥寒,臣愚以为宜育养士民,宽其租赋。众克在和,义以劝勇,则河渭可平,九有一统矣。”

(字幕)以上陆逊言见《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陆逊因为与周瑜一样,为东吴立下伟大的功勋,官居极品,同时也是与全琮一样是尚公主的心腹之臣。但是陆逊之妻臭妹公主是孙策之女,而全琮之妻大虎公主却是孙权最心爱的女儿,亲疏关系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陆逊要讲出反对孙权的意见,必须是要深思熟虑,特别要掌握分寸的。

陆逊的上疏十分重要。

《三国志》关于这段的历史记载实际上是第二手的资料。

而陆逊这篇上疏却是有关这一段历史最重要的当时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最重要的依据。

陆逊首先指出“陛下……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这一“规”字与通常的“征,取,伐,平,定,靖”完全不同。“规”者,圆规也,是画圆圈用。这一“规”字,说明夷州,及水公主都是东吴的圈内人与事。如果是圈外的人与事,是无所谓的规矩可言。

这一“规”字直接表达了以下深刻含义:

一,夷州是隶属东吴(临海郡)的。

二,夷州领导人水公主是承认东吴的领导的。

三,孙权认为夷州水公主“不规矩”。

四,孙权出兵“远规夷州”的目的是要夷州水公主“循规蹈矩”。

另外,我们从陆逊的上疏中可以明确地看出,当时的夷州(古台湾)远比珠崖(海南岛)开发程度要高得多。

为什么孙权会认为水公主“不规矩”呢?

在三国时期那个乱世,谁拳头大谁就是大哥,凭借武力将地方官取而代之者比比皆是。但是事后必须上疏中央政府,要求追认。最后得到中央政府的确认,这个取而代之者才算是符合规矩的正式的地方官。

而孙尚香投江之后,率领她的女兵营来到夷州,她决定彻底埋葬过去的一切恩怨(台湾),从此埋名隐姓,带着她的女兵们过新的生活。所以孙尚香既没有与孙权通气,也没有与东吴的任何政府官员接触联系。所以孙权自然认为“水公主”不规矩了。

陆逊明确指出:“陛下……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说明陆逊知道此时孙权把出兵夷州的计划看得很重,甚至当成目前第一位的军国大事。

但是陆逊与全琮一样,是无法在朝廷上说出夷州公主是孙尚香的推测。陆逊所说的反对的理由与全琮如出一辙。然而这样的理由是无法说服孙权的。

孙尚香是刘备唯一明媒正娶的妻子,是真正的刘备的第一夫人。同时又是现任蜀汉皇帝后主刘禅(阿斗)的真正养母。

孙尚香投江之后,东吴宣布孙尚香死亡。

从此以后,东吴与蜀汉都避而不谈孙尚香。

陆逊不但是东吴天下兵马大都督,而且是当今东吴的当朝丞相。所以陆逊特别知道,如果孙尚香死而复生会引起东吴与蜀汉多么大的震动。特别是现在孙尚香直接治理着面对东吴的军事重地夷州(台湾),夷州的归属立即出现问题:夷州应该属于蜀汉呢?还是属于东吴?

由于吴蜀两国都要面对实力绝对优势的北魏强敌,东吴与蜀汉现在正处于两国互相恶斗之后的外交修复期,此时如果节外生枝,吴蜀两国都是处境尴尬。

全琮与陆逊都不能在朝廷上公开提出夷州公主就是孙尚香的见解,而他们提出反对出兵的理由完全不能说服孙权。

孙权认为出兵夷州是现在第一重要的军国大事,所以孙权对全琮与陆逊的表现十分失望。孙权认为,全琮与陆逊明知孙权要“远规夷州,以定大事”,全琮与陆逊却口径一致地说成孙权想去人烟稀少的夷州和不毛之地的珠崖去抓壮丁,而且都肯定东吴大军此去会有疾疫之灾。

孙权完全没有想一想这俩位尚公主


状态提示:五 卫温与诸葛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