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大明1630>第五百一十二章,进军

这个时空的弘光元年二月,也就是阳历公元1645年的三月,宁南伯左良玉向朝廷上书,称身体多病,实在是无力再统领大军。而自己的儿子并无统兵作战的天分,故而请求朝廷派出宿将代替他统领湖广一带的明军,以抵挡李自成的攻击。

左良玉上书之后,原本驻扎在九江的模范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他们朔江而上,直抵武昌城下,而正在进攻武昌的闯军,在看到模范军的旗帜后,甚至都没敢和模范军交战,直接便解围而去。

朝廷很快就给了回复,弘光帝亲下圣旨褒奖,加封左良玉为宁南侯,赏赐白银一万两,并追封祖先三代。又令平贼将军左梦庚暂代父职,领其所部,归安平王节制。当然,这个所谓的“暂代父职,领其所部”,也只是一个幌子。事实上圣旨下达后的第二天,左梦庚就奉安平王世子的命令,带着几百个家丁离开了武昌,说是去办理军队的粮草之类,但事实上,左梦庚带着这些人并没有去办理粮草,而是直接上船,去了济州岛。依照双方的协议,左梦庚的这些家丁将在这里换装上先进的燧枪「其实是民用版本的」和二十四磅要塞炮,并接受一段时间的热武器训练「主要是火炮方面的训练」,然后便再次登船南下。郑家的海军将会把他们送到南方的伊利安岛「也就是新几内亚岛屿」。

伊里安岛是一个非常大的岛屿,它是太平洋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78万平方公里。这个岛屿物产丰富,除了太平洋岛屿上常见的一些诸如柚木、红木之外,这里还有非常丰富的铜矿资源。这也是左良玉父子在郑家提供的几个地点中选中了这一处的原因。但在此时,欧洲人还没有现这个岛屿,倒是为了寻找澳大利亚,郑家的探险船队到过这里,并曾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小据点。这个小据点是一处天然环境不错的港口,而且距离一处高品位的铜矿不远,但是郑家的人力却有跟紧要的用处,暂时抽不出空来开这里,所以这处小据点很快就被暂时放弃了,只是在海图上留下了一个记载。如今郑家干脆就将这处地方转手给了左梦庚,而且依照他们达成的协议,郑家还会陆续的将左家军的那二十来万人给他送过去。并且在此后的半年内保证他们的粮食补给。

当然,左梦庚这个时候还不会过去,因为伊里安岛的条件还很差,他可不愿意去吃苦。所以带领这些人的将是他的部将李国英。只有在基本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他才会去看看。

模范军解了武昌之围后,闯军不待模范军起进攻,就主动的从汉口和汉阳撤退了。只是他们照例在撤退前放了一把火,把这两座城市烧了个精光。

事实证明,闯军对于汉口和汉阳的破坏相当成功,内河舰队的人花了半个月才算是让码头恢复了使用,但是其他配套的东西,比如仓库什么的的重建就要更花时间一些。闯军原本就打算放弃这两座城市,所以几乎是从一开始占据这两座城市起,就开始了对它们的破坏。这些破坏,不仅仅包括烧房子烧码头,更重要的是搬迁人口。闯军采用裹挟的手段,将这两座城中所有的人口全都向北转移了。等到模范军收复这两座城市的时候,城中不但是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子,更是连一个人都找不到。这也使得利用当地人来修复一些基础设施的计划无法实行。好在左良玉手下的二十来万人如今都已经要接受郑森的节制了,虽然依照模范军的标准,左良玉的这二十万人的训练水平和身体状况,就是做民兵都是不够格的,当然更加不够格和模范军的后勤部队相比,但是他们毕竟也算是壮劳力。打仗什么的固然不行,但是拖过来修修仓库和房子,勉强也还是能用的。虽然这些家伙一有机会就会偷懒,干起活来也毫无责任心,做出来的活很多时候都没法看,甚至需要从头返工。

好在武昌的码头和设施还在,所以模范军还能将武昌作为作战物资的集散地,以武昌为基地支持模范军北进。

闯军在汉水中沉入了很多的人造暗礁。这些暗礁的位置,模范军的水手们倒是很快就摸清楚了。这其实不难,在河流中,暗礁的存在肯定会对水流造成一定的干扰。有经验的水手能够通过观看水面上的波浪,判断出水下是否存在礁石。然后再让人乘着小船靠近探查,自然就可以确定这些礁石的位置。

只是仅仅是判断了礁石的位置并不够。还必须将它们移开才能保证通航,这就相对困难了。后勤部门的人根据情况估算了一下,最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疏通河道,保证最基本的航运保障,至少需要三个月。而要完全恢复此前的通航能力则可能需要一整年。”

“我们不能给李自成这么多时间。三个月,太多了。因为再过几个月,辽东那边就暖和了,就又能用兵了。如果我们的主力还拖在这边,保不住黄台吉会闹出什么事情来。”郑森对跟在身边的几个人说,“其实,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彻底的解决李自成的机会。李自成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打出流窜,虽然不成大器,但考虑到我军人数有限,其实要解决他还真不容易。但现在,他显然是打算把襄阳一带作为自己的关中河北来经营了。如果他真的能利用我们补给上的麻烦,让我们顿兵坚城,最后不得不退走,那他倒是大有前途了。只不过,他恐怕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的攻坚能力到了什么水平了吧?也是,我们和他们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二章,进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