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易星辰见到地下仓库堆满了粮食,那无以言表的丰足感,顿时油然而生。
有了这一批粮食,兴华国,尤其是新近在东离国占领下来的那些地区的局势,应该很快就能稳定下来。比如望东城,在战乱之后,尽管兴华国已经取得新的统治权,但稳定的,只是朝堂之上的权势,而不是民生。
受到战火的殃及,东离国的老百姓,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保障,这种状况之下,难免百姓会离心离德。
所以,易星辰想把这些粮食,尽快运到兴华国去,逐一进行分配补给,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民心。
除此之外,尽快安稳新政,也不仅仅靠一些粮食便能决定。就算易星辰自己不重视称帝的问题,但是内阁大臣们,却不能不重视。
在苍穹大陆,从王国到帝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称谓上的改变,同时也是一种国格体现,是一种荣誉。所以,为了一个帝国的尊严,一个国家哪怕是发动战争,也是在所不惜的。因此,内阁大臣们,是绝对不会容许,在兴华国内,存在任何的不安分因子,所以需要尽力消除这些不稳定的因素。
事实上,早在吞并东离国的战争开始之前,兴华国在兴华城内,已经先行培养了一批中级官员。这些官员,主要被安排来负责,这些已经被攻占的地区内,所有相关的后续工作。
首先,就是要在兴华军的配合下,迅速掌控一地的政事。并在该地稳固兴华国的统治。推行兴华国的制度和建立必备的行政机构。
接着。除了要安置好愿意归顺兴华国的百姓,还要负责收服当地尚未坚定信念的民众,让他们尽快服从兴华国的统治。
然后,兴华国也会在各大城市,面向当地所有的忠诚之士,举行各种官员考核。只要是诚心归顺兴华国的,每位当地的有才能之士,都可以参加考核。为兴华国朝廷和老百姓效命。
当然,在培养本地官员之前,兴华国派出的官员,在掌握了本地官府,熟悉了当地的民情之后,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活动。这包括,要把东离国旧有的东西和势力,一扫而空。
这也是为了兴华国的稳定而出发的。如果这些如同毒瘤一般的顽固势力不首先清除干净的话,一旦他们有机会融入兴华国,就会把自己隐藏得更深。那就更难清除了,甚至很有可能相互勾结。伺机谋反,对兴华国不利。更重要的是,这必须在推行官员考核之前进行,要不然,让他们渗进兴华国的朝廷,危害性则更大了。
所以,这一步很重要。综合了内阁大臣的意见之后,易星辰下达了一个命令,对北沙城、望东城的贵族、大地主,以及对兴华国怀有二心的富户,实施各种削弱计划。而且,这些个削弱计划,事实上并没有让这些贵族富户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完全是强制性质,只给他们唯一的出路:服从者,生;不服从者,亡。
除此之外,在官府张贴的公告上,内阁对此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任何拥有东离国贵族封号的,或者是在原东离国有担任任何官职的地主,以及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都无一避免地需要做出表态。
首先,兴华国在不同的城市,将会发行一份同城报纸。比如在望东城的报纸,名曰:望东周报。望东周报的主要内容,一是兴华国的国家政策法令,当地官府的管理规定;二是全国各地的民情,本地民情;三是刊登民间故事;四是私人花钱,在报刊上,发表各种广告声明。
而这些贵族富户大地主们,需要做出表态的方式,就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在这份报纸上,以自身家族的名义起誓,并且发表声明,痛骂东离王室。
其次,这些东离国的臣属,还需要在兴华国规定的时间内,变卖土地,否则要加重土地税。兴华国从一开始,就规定按照土地数量纳税,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再次,除了国家允许的团体与个人,任何团体与个人,都不得私下养兵,并且,私人在国内不得拥有任何管制性武器。一旦发现,不仅全盘没收,而且必须严惩。
最后,所有人都必须办理户籍,进行财产登记。没有户籍的人,不属于兴华国国民,不会受到兴华国任何保护。并且,推行两证。国民证与公民证,国民证,本国居民证件,受国家保护。公民证,每年纳税过一定的数额或者参军,就获得的一种选举权,可以选举地方议员,参与议政,见官不拜。
种种举措下去,东离国的残余势力,将有望在短时间内迅速瓦解。而且,大势所趋之下,易星辰深信,这些旧有势力即便是冥顽不灵,也终究是苟延残喘,不会有多少机会集聚生事。
易星辰把粮食运到兴华城之后,没有立刻离开兴华酒厂。
兴华酒厂的庆祝活动,出乎意料的,越办越大,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周边地区一次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原先邀请的一些本地名望人士,也向易星辰他们提议,扩大活动范围。
酒厂的管理层把意见交给易星辰,易星辰经过思考,还是否决了。本来,这个活动是一次面对工厂职工的福利活动,扩大,对兴华酒厂本身来说,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好处,再说,活动筹备的时间短,如果要扩大范围,必然会无法兼顾,所以易星辰并不想扩大。
不过,即便只是兴华酒厂的职工,加上职工家属来参加,人数也已经不少,居然高达上千人,场面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