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码头不是一件小事,如果要动用税款,首先郡守那就不会同意,上报到州里也有层层阻力,等到打通所有关节,说不定本官已致仕回家。”郑焕言下之意就是没钱,巨羊城的税收很难拿来修建码头。
“若是民间绅商自行筹资修建呢?这码头的管治权属于谁?”丁馗早料到郑焕会哭穷。
“绅商捐资当然是大好事,”郑焕故意将“筹资”改成“捐资”,“修建码头需要用国家的土地,管治权自然在地方政府。”
“你大爷的,我出钱建好了你来管,这跟抢有什么区别?”丁馗心中十分鄙夷,不过口中说道:“这么一笔巨款让绅商白白捐献是不可能的,给谁也负担不起,末将以为要拿点好处出来,让出钱的人能够收回成本,这样大家才有积极性。”
“丁队长觉得什么好处才能吸引绅商呢?”郑焕不是个只进不出的人,付出点代价换取政绩的事他能接受。
“首先您要批准一块码头用地,以象征性的价格租给新码头出资方,换取新码头的百分之三十管治权;码头的安全由出资方自建护卫队伍来维护,第一大队派人督导来换取百分之十的管治权;新码头百分之六十的管治权归出资方所有,以后新码头的经营收入按照管治权的比例分配。”丁馗提出一个方案。
“城主府才占百分之三十,会不会太少?”郑焕打起官腔来。
“若城主府出资兴建,可占百分之百。”丁馗忍不住揶揄郑焕,分文不出还想多吃多占。
如果巨羊城码头的货运量跟以往一样,码头经营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还不如收取高额的土地租金,但很明显货运量要远超以往,百分之三十的营收可比租金多多了。
“呵呵,”郑焕干笑两声,驸马爷的面子还是得给,“且容本官回去好好想想,能够造福百姓、兴旺国家的事情本官一定认真对待。”
潜台词就是说,给个台阶下吧,等我回去装几天逼就答应你。
“应该的,集思广益方能做得大事,大人不妨多找人问问。”丁馗也不好逼迫郑焕,总得给地方父母官留点面子。
兴建码头需要地方首席行政长官首肯,郑焕不答应,丁馗只能偷偷建偷偷用,像永胜基地的码头一样,对巨羊城的商业发展一点作用也没有。
这么大的一件事双方代理人私底下谈不了,需要丁馗当面跟郑焕谈,才出现今天码头上的这一幕。
双方基本取得共识,接下来就是场面上的流程操作,城主府对兴建码头一事展开热烈讨论,其中有多名幕僚提出采用丁馗的方案,最后经郑焕慎重考虑,决定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
“我愿意出面筹资建个码头都那么难,军方如果这样做事,再过十年也收不回失地。”丁馗认为半个月前就该开工兴建新码头。
“呵呵,文官做事跟军方截然不同,他们把事情做得越复杂,日后因该事惹出麻烦的概率越小。从军之人一辈子有一件可炫耀的军功就不错了,而文官无论做对多少件事都可能因为一件事的失误丢官,还可能要背一辈子骂名。您以后会有许多机会跟文官打交道,习惯了就好。”
柳豫属于军队里的文官,看这件事的立场和角度都较为客观,不忘给丁馗灌输正确的观点。
最积极响应修建新码头的是吕氏商会和日落州商会联盟,他们两家的货船就能占用一个码头。停靠哪一个码头都有一笔码头开支,如果能平分新码头的建设费用,他们至少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的码头开支,长远来讲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出面筹集资金的是老钱头,负责跟各方谈判的是柳豫,这两个人不可能将新码头这块大蛋糕只分给吕氏商会和日落州商会联盟两家,而是面向大陆所有国家的绅商公开募集。
消息一经传开,响应募集的人如同过江之鲫,连冰鲜专卖行总部的门槛都被踩坏三根,别说建一个码头,就算建十个码头的份额也不够分。
最后柳豫挑选了冰鲜专卖行、孔氏商会、甸古商会、吕氏商会、日落州商会联盟、西镜联盟和南南商会联盟,一共七家来平分新码头的出资份额。
冰鲜专卖行、孔氏商会、吕氏商会和日落州商会联盟这四家有什么背景大家都清楚,可其他三家的来头也不小。
甸古商会的背后站着少典曦,西镜联盟的背后据说是己国和曹国的贵族联手,南南商会联盟则是南丘郡和部分南沼州其他郡的商会联盟。
丁馗听取完柳豫的汇报后,惊讶地问:“这才几天的功夫,怎么钻出那么多人?”
“有郑焕在,即使我们不说,孔家肯定能得到消息;同样的道理,南沼州的动静瞒不过州牧大人;己国和曹国在过年后就一直有人盯着这里,从他们的反应速度就能看出级别还不低;其他几家本来就有人长期待在巨羊城。”柳豫扳着手指给丁馗算。
“郑焕拿走那三成是给大王的,第一大队拿走那一成是统帅府的,这么说丁家还占不到一成。”丁馗发现自己亏了。
“不能单纯从这件事的表面来看,丁家才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
例如华夏车马行,表面上与新码头没有一点瓜葛,可新码头卸下来的货物由谁运走?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交给华夏车马行。
倘若日后您成为巨羊城主,给大王那三成就会转到您的名下,只需从中提出一两成上缴国库即可。
货来了就一定有人跟来,人来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