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5章 抢救黄泛区
往关内,或渡海逃往山东;穷人宁可死于鞑子屠刀,也不愿意给大明当顺民。

以至于大明朝廷里的士大夫发出感慨:“辽人皆贼也!”

东北老铁们为啥要当贼呢?以上就是原因。

那每年几百万两银子养的辽军咋样?

再看辽东明军——

“残兵……身无片甲,手无寸械,随营糜饷,装死扮活,不肯出战……点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领饷有名,及闻警告而又去其半……

将领皆屡次征战,存剩及新败久废之人,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者……

见在马一万余匹,多半瘦损,率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设法致死,备充步兵,以免出战。甚有无故用刀刺死者……

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

甚有全无一物而借他人以应点者。又皆空头赤体,无一盔甲遮蔽……闻风而逃,望阵而逃,惧战而逃。

顷闻北关信息,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如逃止一二营或数十百人,臣犹可以重法绳之。今五六万人,人人要逃。虽有孙吴军令,亦难禁止。”

相辅相成,有了前因,才有后果。所以熊廷弼、王在晋等人看不上辽兵。

至于辽将,人家今天还在衙门里坐着喝茶,明天“甚至改换丽服,潜入属国,压取貂参……”

辽东在九边中待遇最好,拨银最多。然并卵。

六七年前有这么件事——辽东官儿们跟朝廷请求划拨养马费用时说有三万多匹马,等把钱拿到手,转头就上报说只有两万多匹马,马不够用,请再拨款买马。

气的天启帝大骂,这军马怎么想多就多想少就少?这且不提。之前明明下拨了十三万两银子,你们非说只有十万两,可是那十万也只看到花了四万,剩下的又没影了。银子都哪去了?

已经烂了。

那种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大明嗝屁前。崇祯十六年,朱由检大帝实在忍不住了,遣人暗中查核拨给兵部的4万两军饷究竟有多少能发到辽兵手中。

结果是,一文钱都没有。

4万两银子从兵部开始,在下发过程中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镇守辽东两百年的祖大寿家族,拥有的财富能堆出一座金山。他家的田产宅院,他投降后奉送给建奴的金珠宝贝,让奴酋和高丽使者叹为观止。这些财富都是哪来的?

摊上这种官,底层辽兵能有啥战斗力?老百姓能有好日子?有脸怪人家投鞑?

再来看辽人的表兄弟山东人。

崇祯上吊后,鲁人有两个选择,投大顺或者投南明。

李自成在北京拷掠追赃,太狠了,鲁绅自然不愿投;南明小朝廷乌烟瘴气,还被南人把持,他们也不愿投。

犹豫中,正好满人入关了,鲁绅果断上表,“谨扫境土,以待天庥”。

清廷入京后对原明官、顺官一概留任。

有不愿投鞑的就跑南明了。

比如陈名夏,投过顺,结果南明小朝廷视他为“从贼逆臣”,要捉拿归案。他干脆重返北京投靠清廷,一直做到大学士。

南明弘光政权以从逆的罪名,追究南逃官绅曾经投降“闯贼”而大兴“顺案”,致使相当一部分官绅大失所望,再返回北京降清。

南明小朝廷这时还想着“联虏平寇”呢,蠢到无以复加,坏到脑子流脓。

当然,批评它从朴素的民族感情出发。要论无产阶级立场,大明早该死了。

统治者的心态从来都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明清在这一点上出奇的一致。甚至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鸟样。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是古代砖制统治的不二灵丹,服之,虽不能长生不老,但可延年益寿。

和亲、纳贡、岁币、抚赏等等,其实差不多都是一个意思。盘剥治下小民,用所得伺候外敌。

因为自己家的小民可以随便打杀,外敌可不太好对付。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唉,又扯多了。

总之,南明小朝廷对入关的鞑子都这态度,何论一般士绅、百姓。

再比如更有名的嘉定。(江阴类似)

“安抚周荃单骑至邑。邑中缙绅皆出避,百姓无主,因结彩于路,出城迎之,竞用黄纸书‘大清顺民’四字揭于门。旋缄邑篆并册籍,上于郡。”

嘉定老百姓一开始对投鞑也没啥意见。或者说不敢有意见?毕竟主心骨老爷们都跑了。

等鞑子委派的知县孤身到任,明嘉定总兵把他吓跑了。然后“城内外百姓谓志葵恢复之师,悬彩执香,较迎周荃时十倍。”

王师一到,嘉定人还是非常高兴的。

之后,原高杰部下,高死后投清的李成栋来了,暂没攻城。①后又反清,顺治六年出兵江西,战败死。

“城外居民与贸易如平时,黠者或抚其背,相与嘲笑如旧识。”

双方的关系一开始还挺和睦,其乐融融。

接着清军下达剃发令。剃成什么样?

辽东早期是部落制,而且混合的外人多,那时什么发型都有。后来才剃头结小辫,还多是两条,慢慢才统一成一条“金钱鼠尾”。其实大明各地也有契丹那种锅盖头以及鞑子的辫头,只不过都是小孩子的发型。长大后就束发了。

“男子十六岁方留发,发长披在肩上,如今时妇女无异。亦梳三把头、泛心头,发少者用髴益之。甚有发团如冰盘大者,亦如今妇女梳妆一般,插簪


状态提示:第5章 抢救黄泛区--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