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帝国时代造反实录>第三百六十七章 骄横的满清太子

沈墨并没有在容宅久留,他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传达一个信号,通过纳兰性德之口告诉明珠,只要他愿意弃暗投明,楚国可以保他们全家后半生平安喜乐。

纳兰性德的到来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只要明珠接下来继续配合,只要他提出过分的要求,一切都可以满足。

虽然之前戴文胜也早都向纳兰性德传达过这个意思,但是这次通过沈墨之口亲口说出,那其中的分量自然是不同的。

纳兰性德虽然不喜欢朝堂政治这些事情,但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会明白其中的深层次含义的。

沈墨虽然欣赏他的才情,但是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所以该说的话说完后沈墨就告辞了。

“容若公子,日后有事情尽管找戴老板,我就不打扰你的清净了。”

沈墨留下一句话,拱手告辞。

纳兰性德送到门外,看着沈墨一行人骑马远去的背影,在门口站了片刻后才返身回去。

来到书房,铺开空白的信笺,研磨执笔,开始写起了家书……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大队大队的楚军士兵开往长江南岸,在南京附近安营扎寨。

长江南岸设置了大量哨塔和巡逻队,严防对岸的清军渡河偷袭。

无数的楚国百姓也被发动起来,和当地的村兵守备军一起巡逻,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跟那些哨塔和巡逻队一起营造出一张严密的网络,确保清军无机可乘。

长江上楚军的水师来回巡弋,巨大的水龙战旗在江面上随着江风翻卷飘荡。

大战将启的氛围异常浓厚,看起来随时一触即发。

而康熙拼凑出来的二十多万清军主要集中在南京和扬州两地,他们甚至放弃了安庆府,以便集中兵力来守卫这两座江南重镇。

当然,放弃安庆府等地,也有摊薄楚军兵力的意图。

楚军自然毫不客气,在清军退出后,派兵占领了安庆府。

大量的守备军和村兵已经被训练出来,虽然用来野战和攻坚还是能力稍差,但是用来守城却已经绰绰有余了。

况且,清军现在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去主动进攻了,所以占领这些城池并不会对楚军的主力产生多大的影响。

龟缩在扬州和南京的清军这几个月一来其实一直都是胆战心惊的,虽然楚军并没有主动进攻他们,反而眼睁睁看着他们将大量的士兵送入南京城,让南京城和扬州城这两座长江沿岸一南一北的重镇防守兵力得到了极大的充实。

但是每天恐怖的粮草消耗数字却让这两座城的清军主将触目惊心,头疼不已。

楚军虽然没有封锁粮道,但是城中的粮草却已经有点无以为继的感觉了。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从江南运输来的粮草越来越少了。

浙江虽然名义上还在清军手中掌握着,但是却已经是乱民四起,各路反清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向出来,四处袭击清军,包括府库官仓乃至于军营衙门都成为了他们袭击的目标。

甚至上次杭州城都被这些义军给攻占了,虽然后来重新被清军占领,但那是人家主动放弃的,并非清军血战夺回的。

现在整个浙江的清军和官府都是战战兢兢的,躲在城里不敢出来,更别说主动出击镇压了。

谁都知道这些义军乱民背后有楚军支持,所以兵甲精良,行动之间进退有度,但是知道又能如何。

两国交战,这些都是正常操作。

根本的原因还是满清在江南大势已去,民心尽失,所以才会涌现出这么多的乱民义军来。

这种形势下,别说江南的清廷官府手中没有多少粮食了,就算有,也没有办法运到南京扬州一带去。

据说南京和扬州都已经开始对粮草进行限制了,没有战事的时候士兵们每人每天只能吃一顿,而且还多数都是稀得,先活着再说。

至于说从北方运粮更是不可能了,尤其是平原广阔的山东和河南两地,天灾人祸之下,早都乱成一锅粥了。

大量的百姓被迫变成了乱民,袭击官府,抢夺粮食,处处烽烟。

再加上这两省的清兵大部分被抽调到长江一带,导致这两省各地防御空虚,根本没有多余的实力镇压乱民。

在这种情势下,山东河南涌现出了好几股强大的乱民队伍,每一股人数都在数万。

他们如同过境的蝗虫一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能抢的都被抢了,而且还裹挟大量的百姓加入他们,跟昔日明末的流寇李自成张献忠所作所为几乎无二。

甚至还有人打出了“新闯王”的旗号来,招兵买马,裹挟百姓,以至于声势浩荡,让人闻风丧胆。

在这种形势下,哪怕是康熙三令五申,不断下旨,可是也没有多少粮食送往扬州和南京了。

幸好是之前楚军在拿到了五百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之后,停战的那三个多月里,清军囤积了大量粮食,如果悠着点吃的话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否则的话这二十多万清兵早都一哄而散了。

不过眼下虽然勉强还能维持,但是士气低迷,人心惶惶,不断有逃兵出现这些现象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索额图因为之前的事情已经渐渐失去了康熙的信任,这次派来扬州和南京主持战事的是两名宗室亲王,一个是裕亲王福全,另外一个是恭亲王常宁。

这两人都是军中宿将,跟康熙是平辈,老成持重,经验丰富,所以被派来坐镇江南。

两人各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七章 骄横的满清太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