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在南汉混日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世外桃源

第二百二十五章世外桃源

当然魏珅早已经不是当初,在京城那个不通人事的少年。而且家族又有人在官场,加之祖父当年,提拔的官员不少人,也多多少少有些助力,所以魏珅还是有些希望。

知道像赵琼玉这种人,被派来五华肯定是有内幕,要么是故意被贬,要么是内定会提拔的人员。

毕竟赵琼玉以前,显然是还没有出任过地方官职,所以不存在贬职,甚至以后不用这种情况。而且他家族在京城的助力,显然比自己家族更强。于是来到五华,便和赵琼玉拉好关系。

赵琼玉也听说,魏珅的祖父是魏曙后,果然对魏珅很是客气,和交代照顾了一番。毕竟赵家和魏家,都是岭南大汉当年开国的元老,还是有着许多交集的。

作为京城出来的老油子,赵琼玉知道现在年青一代,有必要加固这种双赢关系网!自此双方就鱼水情欢,魏珅办事也算极为顺利!

本来唐末五代县级县尉,就是从九品的官衔,而且每个官品,都分上下的。平时两京三都的上县佐史,其实都是无品的。

刘家皇朝基本上沿用唐朝职衔,但是更善于创造官职,魏珅不知道朝廷意思,但是接到任命,魏珅当时和那些学子都高兴!

有品就是官!

虽然这个官不知道能当多久,但是魏珅知道自己,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番的。如今来五华已经半年多,熟悉了县里日常政务,然后就是研究,主管方面的事物。

此时乡下正准备农忙,岭南气候良好,作物比中原别的地方,似乎更容易生长。但是据说朝廷对粮食的产量,还是有更大的期待,魏珅便想亲自下去乡间看看。

只有和实际使用的乡民百姓,研究探讨一下作物,看哪些方面可以加强和改进,才能真正实际有效的提升产量。毕竟除了台风,岭南气候很少有不好的时机!

魏珅主管农业和水利,正是专长和家学传承,魏珅隐隐对赵琼玉有些感激。赵琼玉一直在县城不远,江边船坞忙着督造,据说船坞是大汉目前四大造船厂之一。

虽然对造船不懂,但是魏珅还是听说,那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动工修建的新船坞。听说去年齐昌府受到悍匪骚扰,朝廷派来齐昌府伍佰禁军将士,更迁来了许多流民。

后来在江边建立一个大型船务作坊,平时有士兵严格把守。因为不是自己范围政务,魏珅自然不便过问,只想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处理好。

其实魏珅也知道,执行政务是不能急的事情,但是必须要去做和执行,这样才有效果!所以一心钻研,属于自己管辖的事情,也算是对赵琼玉的一种回报!

五华居岭南之东北边,自古历来人烟稀少。可是年前朝廷突然下令,拨了一百多户人来充实,让小小的五华县变成了大县。

看齐昌府目前为止的布局,和不断的迁徙流民入户,魏珅隐隐感觉到五华,有成为地方州府的可能。

这些迁来五华的人家,都分散四处耕种定居,也有一些就近耕作,甚至成了船坞附近的民工。这次齐王下令改革,大家有了自己耕地和工作,百姓逐渐稳定和安居乐业。

五华附近有一个,外迁来户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在附近发展比较有名,这个地方如今取名叫得胜营。平时得胜营住了二十多户人家,据说都是这次迁来的人。

听县里的一些老人介绍,魏珅明白只有了解这些人的现状,才能知道政令的效果,于是决定去看看,这些农户现在的发展,以及会遇到那些麻烦。

当时县里建这个得胜营的时候,朝廷派专员来辅导,和帮助过这些农户组建家园。如今齐王下旨开垦,县里也派专人辅助协作过行动。

当然县里当时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安定和便于管理,也为了体现朝廷,对派来专员的重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魏珅更相信实际,所以明白亲自了解,才有真正的发言权。

征询了赵琼玉的一些意见,叫了一个常十三的小捕快同行。常十三跟随县尉,当初一起来过得胜营几次。这得胜营离着县城足有十多里,地形要走山路近二十里路。

看着这简陋的山间官道,其实也就是在原有的山路上,做了一些基本改建,加宽一点修平一些罢了。但是却算是附近,最好的官道主路了。

魏珅有了代步的毛驴,即使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也不会感觉太吃力。何况他也不是那种,看着弱不禁风的文人,魏细和常十三又步行惯了,早早出发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

此时坐在毛驴上,遥遥的注目看着山下,那已经比较清晰,显得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家家都是木头搭建的矮房,魏珅有些惊讶和好奇。

这些房子或依山而建,或三三两两比邻而居,都是用粗粗的树杆,精心镶合搭建而成,一个整体大的框架,在树杆做成的框架中间,用大块平整条石,有序填充成墙面和地基而成。

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是魏珅也知道,这样的房子可以避免火灾,既像砖瓦结构结实,又有木楼清凉保温的风格。

而且家家门前都有小院子,用各种各样的篱笆圈着,甚至可以看到院子里的鸡鸭,虽然远远的看着,但是魏珅已经很是惊奇了。

这里哪像是刚刚迁来此地的农家,简直就是存在几百年,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常十三似乎看出魏珅惊讶,但是他似乎有些见惯了这种神色,也有些感慨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