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霖着礼部尚书孔拯主持献俘仪式,然后宣布将克烈部首领脱里和乞颜部首领也速该斩首。
他们将被当众斩首,连同他们所在部落的全部显贵一起,被全部斩首,一个不留。
大明朝对于敌人,对于敢于挑衅的敌人从不手软,必将赶尽杀绝。
于是他们就被推到了中都正北主城门之外,在苏咏霖的注视下,被集体斩首。
一共有三百七十六人被斩杀,他们的身份都是克烈和乞颜部的权贵。
这些人全部被斩杀之后,剩下来的普通部众没了头领,没了组织,也就没了威胁,苏咏霖将他们打散,发配往黄河工程的各个工地上当苦力,将全部前往黄河工地上做工作,协助整修黄河。
同时,苏咏霖向他们许诺,黄河工程完工之日,就是他们重获自由之时。
届时,大明皇帝将宽恕他们曾经的罪过,释放他们,给予他们自由。
于是诸臣都盛赞苏咏霖的仁德。
这是仁德吗?
当然是仁德。
作为俘虏,胜利者不把他们杀死已经是最大的仁德了,他们还想怎样?
草原战争告一段落,明帝国通过这次迅猛的打击成功将挑衅他们的克烈部和乞颜部基本消灭,这两个部落再也没有在草原上称雄的可能。
这一战,成功奠定了大明国在草原上的声望和地位,至少在黄河工程成功完成之前,草原上不会再有人敢于南下侵犯大明了。
这正是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获得了远超战争支出的隐性收益。
当然摆在眼前的收益也非常大。
战马和牛羊就不说了,多的一眼望不尽,感觉能吃空整片草原,其余的骨制品皮制品等等可以在市场上卖出不错价格的东西也不少。
当然还有数量很大的黄金白银和其他珠宝,充实了大明国库,为整修黄河之后空空如也的大明国库注入了新的生机,看着一车一车的财富运入国库中保存,林景春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