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皇帝其人(下)
年少时,皇帝尝以为,天下至尊,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也全任高兴。手握万民的生杀大权,富有四海,只要智慧足够,谈笑间俯瞰众生,只管优哉游哉,其乐无穷的事儿啊,何来的孤寡?
这种想法,一直到张毅死后才慢慢改变。
这七八年,他稳操了政柄,这才慢慢体会到了何谓“称孤道寡”,身下这金銮宝座为何高高在上,不胜之寒究竟在哪里。
譬如现在,底下这几十号人,看起来都对他唯命是从。山呼万岁,自称臣下。需要他出面的时候,受到赏赐,或加官进爵的时候,一个个抻着脖子喊万岁。但若就此便认为,他们都和自己立场一致,当真唯他这个皇帝之命独尊,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皇帝心里清清楚楚,眼前这帮文人,在骨子里,从来就是将他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上的。原来,他不是万民之上,而是与万民相对的。原来,对立面那个位置的人不一定非得是敌方,还可能是上位者,是被挑剔的对象。
这种君臣的关系很玄妙,类似于主仆,如宫人太监之流,却又不一样的很。看起来他高高在上,双方的地位根本不平等,他这个皇帝占有绝对优势。实则不然,很多时候,他对相对面的这一帮人甚至是恐惧的。
相对而立的人,一定要互相了解,并彼此防范。这是天性。
所以,也许,这些臣下,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自成两派或多派,矛盾重重的。而且,不管他们披着的是或忠还是或奸的外衣,在或无法沆瀣一气的时候,他们往往一样的会彼此撕扯的毫无颜面。毫不顾忌,畅快淋漓。
但是,这仅限于他们彼此之间。
只要到了非他这个皇帝仲裁和出面不可的时候,事情的性质马上就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他们会立刻偃旗息鼓,像刺猬一样翻个面儿,竖起内里长长的针刺。若他这个皇帝稍有差池,或哪里露出了一丝不谨慎,那么,这刺立刻就会同仇敌忾,劈头盖脸向他而来。一通批判后,再取个高尚动人的名字,美其名曰:犯颜直谏。
再然后,从朝堂到街巷,很快的,他这个皇帝的名头便随时随地可供人私议了。这哪里是皇帝,这分明是天下人的逆仆和消遣!岂有此理!
这都算了!皇帝不好当,千古至今的一百五十多位帝王都是过这样的日子,想想如此,他也只好忍了。
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每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天灾**,每当必要找到一个可供罪责的指摘对象,每当责无可推的时候,最终必定都是他这个皇帝来抗包埋单!为什么呀!他可是皇帝!该他们来为他负责好吗!
譬如年前,京郊小范围地动,赈灾款项不济,内阁闹的鸡飞狗跳,没有良策。最后,科道居然列了他惫懒不朝之罪,以为天赐惩戒!非他这个天子自罪以谢天下才算了事!列朝同以为然,真是可笑至极!
我勒个乖乖!他找谁说理?
他承认,自打那以后,他就不怎么想上朝了。一开始只是赌气,因为,那时候他突然觉得,他这个皇帝当得,真像是百官的出气筒,天灾**的替罪羊,委实没什么意思!一看见这帮人就来气!这哪里是他的臣下,这都是他的祖宗!
后来,散漫的惯了,不用早起,不用问事,不用一睁眼就要预备着看一帮人的颜色,他简直爽歪歪!越来越觉得,其实不见这些人,两眼落个干净蛮不错。不是吗,反正他们也不喜欢看到他这个皇帝的啊!两相得便啊,比如,当眼前这可笑的一幕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他在,他们就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么,自由发挥就好了!
呵呵!今儿算他倒霉,又得受会儿罪看完呐!
哎呀,瞧瞧!这一个个,道貌岸然,衣冠楚楚,谁知道骨子里都是龟毛孙啊!
大事上雄赳赳气昂昂的假迷三道也就算了,毕竟非同儿戏。可是,明明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差不多就得了呗!可看他们,啧啧啧,一个个跟斗鸡一般,炸开着翅膀,斤斤计较,抵死不让。这是要干嘛?
施厚德霸占民女的事件几乎没什么好说。现在要挨个谈论的是调查谢家时涉及的相关系列小案件。
首先就是被司礼监称为最有影响力的这个——苏州府新科解元沈存知,涉嫌勾结谢家逃犯谢嘉树,殴打报复忠臣杨承铮之子。
呵呵呵,皇帝听得又想笑,真是好大一个恶**件!
若没有太后宣了页家进宫,可不知道这事儿还会不会发生呢?滋滋滋,皇帝想着,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四下,眼见大殿陷入了沉默,就尽职尽责的推动了一下,问了句:“爱卿们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理啊?”
人群静了片刻后,御史台呈上了南直隶监察御史刘作礼的本章。
皇帝想了想,一挥手,道了声:“念吧!”
御史程冠正出列,抑扬顿挫的娓娓念完。刑科给事中王瞻立刻出列复议。
以刘作礼、程冠正和王瞻为代表的官员认为,应当对沈存知无条件的严肃查处。如沈存知行为属实,应革去其解元功名,贬为庶人,并担负相关责任。即便言过其实,也应当对其自身操守做个衡量判断。
王瞻还列举了近期发生在会宾楼的阮文遇袭事件,认为此事虽一审认定沈存知没有责任,但鉴于沈同时涉嫌多个恶性案件,出入淫秽场所,狎妓嫖娼,公然闹事打人,可谓仗势欺人,五毒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