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疑点重重的往事
三景、辽之败上
从古至今,走私无一例外都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会遭到朝廷的打压。涉黑的行业,自然风险系数极高,可谓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虽然如此,却禁而不止,盖唯利是图之辈受高额利润的驱使。
樊七爷能白手起家自然非是等闲之辈,但他是如何单枪匹马的穿梭于朝廷的边陲罔箍,平地发家,创下偌大家业的,这就不得细说了。因为推敲起来,都是漏洞,值得的考究的地方忒多。
如何议论艳羡都是因家风而异的事。至少,在页家这样以医术立世的人家眼里,心外无目,法外无门,道听途说也不过耳旁风过。页问虚也是一样,对樊家的事从来漠不关心,懒得多侧一目。他知道的只有众所众知的一点:樊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几乎涉及到了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当然了,不管樊家的崛起究竟靠的是不是非法走私,自古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后来的败落却确确实实是因为这个。
嘉靖四十年,自29年的庚戌之变后,东蒙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再次率部大规模入侵大同宣市等地。
这次的俺答并没有如庚戌之变或时一样,一击直逼北京,也没有与往年的小规模抢边略汗一样,劫掠而去。而是继而转战甘肃,一路入侵了青海。之后,在于海部交锋胜利后,他也没有进一步南下或东进,而是就地烧杀抢掠,扩土占边。在青海驻扎了下来。
海部不敌,不得不退守。战事失利,西北非地大片归于东蒙贵族。蒙汉战乱再起,战事前途未卜。
战报发到京城,朝廷哗然。但就在内阁的策略还未落实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实名举报,告发樊家的商队有勾结东蒙贵族出卖我边疆布防图的嫌疑。
当此之际,这一事件非同小可。立即引起了当局的重点关注。樊家自然是不认了。但自古黑道多混杂,入了这一门的人,哪里还能摘得清一和二?果然,不久之后,此事查实确证。樊家由此以通敌卖国之罪被查抄。凡大明境内百九十余处店铺、产业,田地被查封。樊家上下主人及涉及的管事等三百二十余众,被官府在押候审。
一夕之间,赫赫扬扬都变作了灰飞烟灭。樊七老迈,未几死于狱中。樊家彼时的家主已经是樊七的儿子、谢昌盛妻子樊娇的父亲,单名一个越。
樊越对樊家的被诉不服,饮血呼冤,一状诉至大理寺。诉状曾轰动一时,引街巷尽议,大致意思是:因为樊家这些年一直陷在辽王与景王的相争之中的缘故,有人对他们心存不满,所以才故意报复,栽赃陷害!这是有人看中了樊家的财产,想一箭双雕,意图非小。樊家若等末民,灭不足惜。不忍处在于,不愿眼睁睁看着朝廷被恶人蒙蔽,放真正的间谍间隙逍遥法外,继续危害我大明江山。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请为国之故,查清此事。
二王为一美而争的往事,由此才一跃入了人们的眼帘。两位有争端的王爷:景王与辽王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然而,十分可笑的是。二王之争曝光的时候,景王和辽王相争牵涉的两位女主已经相继离世。第一个辽王妃樊华在曝光的十年前,也就是嘉靖31年便已经死去,年仅十六岁。第二位卞秋水,也在五年前,也就是嘉靖35年就已经去世了。只有两位不甘心的当世男主仍然互不相容,恨不得将对方嚼骨食肉。
先说樊华。这是位比其父樊七更有传奇色彩的倾国美人。
她是樊七的老来女。怀她的时候,樊七已经五十多岁了。她的母亲秋氏也已经四十有六。老来一凤,真是天降的祥瑞,这注定了她在珠胎成结的时候便已经是樊家上下的掌上明珠,骨中血肉。
财动一方的樊家出了这样的好事,自然少不了会有锦上添花的拾柴捧火之辈凑数。据说,未几便有一位颇有名的崂山道士主动登门卜算,称樊家有凤来仪,此女非同凡响,必为人上之人。这话倒也算不上空穴来风,不久后也就成了真。
原来,樊夫人秋氏与荆州的老辽王妃有旧谊,两家早在娘胎中便将樊华许给了早生九年的辽王世子朱宪节了。道士的测算给两家原算低调的结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荆地百姓争相传颂,无不称其为天定的姻缘。
樊华出生后,美丽无双,娇贵不可方物。荆地百姓以荆州第一美人诩其为“荆公主”和“华公主”。而她与年轻有为的辽王世子朱宪节更是一对郎才女貌的佳偶,有人将他们的故事做了演绎,写了一出折子戏《凤求凰》,其时盛传荆楚。
《凤求凰》中,辽世子与樊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现实中也确是如此。朱宪节宠爱樊华,如珠如宝,如兄如女,从她降生落地开始,十几年如一日,越积越厚。这种无节制无下限的宠爱,经年累月,终于引起了先过门的侧妃、樊华的庶姐樊佳的不满和嫉妒。
樊佳是辽王府和樊七为抚慰长十岁的朱宪节而特意早安排的妾室。樊佳自诩也是个百里挑一的美人,且比妹妹更懂得如何讨男人欢心。起初,她认为朱宪节正当青春好力,一定难耐寂寞,整日对着小娃娃样的妹妹,热情一定坚持不了多久。然而,眼看过门三年,任她百般委身,使尽浑身解数,朱世子只对她越发冷眼相待而已。
求而不得,便为祸根。
嘉靖三十一年前后,樊佳勾结海盗,害死了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