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我们村驰名全球>第17章 动工

第二天上午,余真在实景沙盘上看到有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进了村子。

平时村里没什么人来,想必应该就是黄建了。

不过这人进村后他并没有去村委,而是停在一个老旧的土坯房门口,从摩托车的后备箱里拎了一袋东西走了过去。

这让余真有点奇怪。

因为这是黄武志的老家,他虽然住到了县城,但老娘还住在村里。

不是说黄武志和黄建都成仇了,那黄建为什么回村第一件事,是去找黄武志的老娘?

他还拎着东西,余真放大沙盘,看到都是老年奶粉、液体钙之类的营养品,粗略估计也要三四百块钱。

明显是去看望老人的。

要知道在农村里,两家人一旦成仇,全家上下连小孩子都不准跟对方说话,他看来人倒还挺不错。

从黄家离开,又到自己家里走了一趟,黄建来到村委,余真也走了过去。

黄建今年二十二岁,人长得还算标志,就是又黑又糙,性格还有点腼腆,被村委几个人看着,感觉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刘爷爷,张叔,你们这么急把我喊回来,到底有什么事?”

“我来说吧,”余真直接说道,“我叫余真,是白云村的新村长。”

“哦,村长好。”

“我问你几个小事,”余真道,“你为什么不帮你大伯家做了?”

黄建没料到突然这么一问,怔了下,道,“给的钱太少了呗。”

“那你是去人家那里学技术,还想要多少钱?”余真问,“而且你学到点东西就跑了,是不是不厚道?”

“我学他的技术?”黄建一听就生气,“余村长我说实话,我在他家五六年,不光酒厂的体力活都是我的,连刷锅洗碗扫地都是我在做,结果他给的钱少就不说了,配方什么的藏得严严实实,我半个字也别想知道,我不走,留在他家也没什么意思了。”

村委里几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这跟平时村里传的可大不一样。

不过余真不急,他问这个问题,就是为了使用读心术。

黄建:也不知道这个新村长问这些做什么?不过反正我问心无愧,随别人怎么说。

看到他的心声,余真反而笑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太直,又不会说话,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就好,然后被误解,也不会解释风言风雨,被当成“小人”,最后让真小人得意。

“就你了。”

余真一锤定音,接下来的事就让张会计跟他说吧。

黄建在县里的酒厂上班,虽然还算稳定、旱涝保收,但是离家太远,爸妈年纪也不小了。

如果能在村里弄酒厂,而且还给他百分之五的股份,他自然一百个愿意。

说着说着,就开始讨论到酒厂建在哪里,规模要弄多大。

房子的事情好办。

学校有空教室,短期内又用不上,拿两间把门窗封上,重新在外面开两道门就可以了。

等赚了钱,时间充裕的时候,再重新找地方修建专门的厂房。

但光有房子还不行,酿酒还需要很多设备、容器、粮食、药剂等。

杂七杂八算下来,想要做到每天稳定出产一百斤酒,最少也要投资六万块。

村里的账目张会计最清楚,总共就那么几千块,这还是扣扣索索攒了大半年,准备过年给一些孤寡老人买东西的钱。

“让大家都来投资,”余真道,“村民能投多少是多少,不够的我出。”

消息一放出去,虽然村民们都来到了村委,叽叽喳喳地文哥不停,但愿意掏钱的却是一个没有。

毕竟这种事大家也不熟啊。

投资是做什么的,没人懂,也没人敢说话。

最后村委几个人带头,加上王校长、支教的邱芸,每人出了两千块,这才有人肯出了一点钱,但最终也没筹集够两万块。

见缺口还很大,余真半开玩笑地说道:“张会计,你家有钱,该多出点啊。”

“我家哪里有什么钱啊!”张会计打了个哈哈,“我那个小店一年也赚不了几个,有时候搞不好还要赔本。”

余真也没多说,正准备把差的钱补上,张会计悄悄地把他拉到了办公室里。

“干什么神神秘秘的?”

“余村长,我再出一万五块,你看行不行?”

余真觉得好笑,刚才不是还在叫穷吗,结果一转眼就要出一万?

“可以。”

“那股份你看怎么弄?”

“村里拿百分之七十五,黄建拿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按照你们的出资比例分,在酒石上班的另拿工资。”

“那你呢?”

“我就算了,”余真不想跟村里争这点小利,对他而言,现在赚钱的办法太多了,“但属于村里的那些利润,暂时必须全部归我支配。”

“钱归你支配没问题,但不要股份可不行!”张会计坚持,“你个人得拿着最大的股份,不然说不过去。”

最后在他的强烈坚持下,硬给了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事情定下来后,张会计当场就带着钱,跟黄建去定做设备、购买材料,老吴和申春花则带了几个出资的村民改造教室、建恒温室、打扫场地。

正忙得热火朝天时,黄武志开着车来到村委。

昨天晚上他回去又打听了一下,据说新来的村长有点本事,在网上卖东西非常厉害。

虽然他在县城卖酒生意也不错,但那也只是个县城啊,能跟覆盖全


状态提示:第17章 动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