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辅炎汉>第93章 老裁缝了

所以能是曹丕更好,但要是曹丕用了他的办法出错被曹操撸了,那也没关系,反正总是削弱曹操实力。

“计将安出?”

刘玄突然答非所问,且反问曹丕道:“公子植有杨家,不知君有何人?”

曹丕脸色变得灰白,低头道:“丕无人耳!”

曹丕无人乃是正常事,自曹昂、曹铄死后,他便是嫡长子,本身集天下目光于一身,这种事态不明朗情况之下,真正的大佬都没有立马下注。

司马懿虽然已经归属与他,但不代表司马家同意,而且两人还是秘密来往,根本谈不上什么势力。

充其量还有一个,在曹氏集团之中,算不得什么大家族的甄家。

反观曹植,因与杨修交好,又有才名在身,在得曹操宠爱,故而身旁便围着一群势力。

曹丕与之相比,天壤之别!

“如此君当拉拢他人,为之助力耳,不然势单力孤,尊驾何意抗衡?”

莫说明朝朱标、清朝爱新觉罗·胤禛都需要势力。便说汉唐之时太子,若无势力早晚必被他人所害。

汉唐太子有东宫六率,以及东宫辅臣。一个完整的东宫,便相当于是一个小朝廷。如若没有这些,这个太子便是任人宰割之辈。

固然曹丕尚且不是太子,然其既要夺嫡,不可能孤身一人上阵。

即使佛祖还有三千佛陀,八百罗汉做帮手,玉帝还有十万天兵,五方大帝来助阵,更何况凡人?

按照历史发展,再过不久曹操便会给他配备人员。但曹丕此时则必然无法知晓后世,只是被刘玄一顿恐吓,已然难分东西了。

“结交朝臣,则必然引大人忌惮,如何能行之?”

曹丕所思确是正确想法,如果他结交人,必然就会引起曹操忌惮,那时恐怕会亲自下场,将其废黜。

可刘玄又怎会让其觉醒?

于是摇头说道:“难不成君将生死托于他人之手不成?如若尊驾不拉拢他人,万一曹公对公子不满,从而弃之敝履,阁下以何相抗?”

刘玄这短短几句话,却敲中了曹丕内心脆弱之处。

曹丕最怕便是,曹操突然下手,强行不让他当继承人。

可他却忘了,要是曹操真的亲自下场,靠着一些拉拢的人,就真能抗衡曹操不成?

刘玄正是因为对方这个弱点,从而进行攻击,让曹丕根本无法冷静下来,如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一个人落水,他会拼命抓住一根稻草,哪怕那根稻草并不能挽救他的性命,他的做法也会同样如此。

是时曹丕脸色变得灰白,瞳孔失去往日光彩,只是摇摇头,轻叹:“不可!”

刘玄听后乘胜追击,说道:“既然如此,那阁下便需要自己结合力量,以求自保!”

曹丕突然想起,他和刘玄正是谈这个事情,于是抬头问道:“如何行之?”

“既然曹公见举荐之途不堪已用,欲唯才是举,公子可为之出策,仿月旦评而设,诸郡设小中正官,诸州设大宗正官,从而量才定品。

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如此在下谓之:‘九品官人法’以品第选拔官吏,曹公早已行之,是故公子无须担心,会出纰漏。”

对于以品第选拔官吏,从《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记载:“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牍车,从吏卒,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就可看出,曹操早就搞过类似的东西。

也不怕对方会有什么怀疑,而且这是在将曹操草创的东西进行完善,曹操更是喜乐见闻。

但是曹丕却不懂,这与他有何干系,于是问道:“此选材之法,与我何益!”

这便是眼睛只钻到继承人上面去了,不问这个办法,对于国家有益无益,只问对自己有无好处。

对自己无好处之事,无论其对国家利弊如何,他将都会视之不见,乃至于根本不想去细细理解。

但刘玄就喜欢这种对手,因为他好忽悠,于是出言道:“公子如献此策,曹公应允之后,必然会谴君,或是君之爪牙先行此事。

是时尊驾以家世先论,则上品皆为大族,而大族为了出仕,如何不趋之若鹜,为君马首是瞻?”

听到刘玄这般说,曹丕心中顿起一阵警惕,用着怀疑的目光看着刘玄:“如此世族皆入朝堂,寒门无寸进之地,岂非与家父唯才是举背道而驰?”

虽然被对方死鱼眼盯着并不舒服,但刘玄依旧面不改色道:“君此言差矣,何谓唯才是举,难道寒门必定是才?

非也!

世族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寒门子弟温饱尚且不能自理,何以与豪门子弟相提并论?

敢问尊驾,古往今来,是世族出仕多,还是寒门出仕多?

譬如国朝茂才、方正、材官、骑士等诸途,所举寒门又何止万人,而青史留名,功绩彪着者,有几何?”

刘玄这些话虽是偷换概念的谬论,但也有其中歪理,在文化尚未普及之时,寒门出才量的确无法与世族比肩。

固然汉朝私学泛滥,如郑玄、卢植、王允等等这些,基本上都不大可能是什么高门出身,却能拜大儒为师,后来位居庙堂之上。

然亦可将之看做高门,盖其老师略有薄面,足以寻人为之举荐,不过自身能力也不可小觑。

但说来说去,寒门固然能出贵子,可在眼前这个时代,拼不过世族子弟。

状态提示:第93章 老裁缝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