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皇帝过来聊聊>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陵

柴荣也忍不住说了两句:“幽云十六州在我朝也是如鲠在喉,我亲征北方与契丹大战,收复了鄚、瀛、易三州,但不小心登上了病龙台,不得不班师回朝。”

莫凡也深有感触地补了杜甫《蜀相》的两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这53年的漫漫长夜中,一个接一个统治者粉墨登场,又转瞬消失。这里面有狡诈严苛的朱温,痴迷戏曲的李存勖,年老体弱的李嗣源,不要脸面的石敬瑭,命运不济的柴荣,他们都无法破解中华大地的政治困局。

中原大地正呼唤一位伟大的君王,来结束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割据局面。

莫凡一看时间已经又熬了个整夜,还没来得及跟这五代的皇帝打招呼,就困得不行直接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已是日过上午。莫凡匆匆吃了碗泡面就直奔巩义,他要趁着天亮实地查看宋陵。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充满跌宕起伏、诡异多变事件的封建朝代,也是有史以来皇家陵地远离京城的一个王朝。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称帝,国号宋,定都开封。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亡。北宋共历9帝,宋微宗、钦宗因被金人俘虏囚禁死于漠北,仅有衣冠冢,其他7帝以及被追封为宣祖的赵匡胤之父赵弘殷都埋在巩义,史称七帝八陵。

这七帝八陵依次是宋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和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

不过,在1127年“靖康之变”时,金军对包括永昌陵在内的北宋“七帝八陵”进行了洗劫,将皇帝的棺椁挖出来,抛尸荒野。

到了元朝时期,朝廷为了断绝汉人对宋朝的记忆,更是将这一带犁为废墟。石头雕刻物无法损毁,有幸保留下来。

莫凡实地了解,得知陵区内还葬有皇后陵21座,陪葬宗室子孙和名将勋臣数百人,是庞大的陵墓群,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15公里,比五代那些散落在各地的陵墓好找多了!

莫凡也多少懂一些风水学,看到北宋陵区南对嵩山少室,北据黄河天险,东边群山绵亘,西为伊洛平原,水深上厚,被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但宋陵的选址在地形利用上,与历代帝陵居高临下、倚山面河不同,而是置陵墓于地势最低处,不知道当时的皇帝们是怎么想的。

还有一事,莫凡也是到了巩义才知道,北宋历代皇帝生前不建陵寝,而是在死后才建陵墓,皇帝驾崩要先停灵七个月,而后才能葬入新建成的陵墓。这和前后的朝代做法都不一样。

莫凡还听守墓人介绍,宋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4部分组成,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

这些陵墓虽然没有唐朝的那么气派,但也算是可以了,不过莫凡看到这些陵墓虽然大集中,但也都一个个地散落在麦田里,不免有些唏嘘。

莫凡通过实地走访也弄明白了为什么这些陵墓不在开封而是在巩义。

原来赵匡胤不想定都开封,而是洛阳,建国之初对是否迁都洛阳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不过,力主迁都的赵匡胤在同群臣的论战中落于下风,迁都一事就搁置了下来。

可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虽然他明面上不提,私底下还是在暗暗发力。

公元964年,赵匡胤将父亲赵弘殷从开封迁葬到了紧邻洛阳的巩县(今巩义),是为永安陵。12年后,他站在永安陵的阙楼上,面朝洛阳,挽弓射出一支羽箭,并指着箭落处告诉众人,他的陵墓要安在那里,名字就叫永昌陵。

一语成谶,当年冬天赵匡胤就突然崩逝了,迁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不过,洛阳虽没能成为宋朝的国都,但有了赵弘殷和赵匡胤的引领,随后的150多年里,上千座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的墓葬都陆续安顿在了北枕黄河、南望嵩岳的巩义。

莫凡在最后时刻来到了赵匡胤的永昌陵前。作为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宋陵,也不过是一堆土丘而已。而地下已经被几轮盗墓者洗劫了多遍,基本上没有什么东西了。

莫凡眼望着这永昌陵,不免又展开了遐想。北宋,极尽中国历史之繁华,乃古代最为富裕之朝代。而这个开国皇帝的陵墓竟然如此寒碜!

人们都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是说他们在世的丰功伟绩,但谁可曾把他们的陵墓做一番对比?!

秦始皇的骊山陵,征集了72万囚徒,历时39年修建而成,占地面积达到了56平方公里,相当于70多个故宫。秦始皇陵墓里有兵马俑、青铜剑、石铠甲、青铜鼎、金凫雁等大量珍贵的陪葬物。

汉武帝则花费了54年时间来修建自己的茂陵,动用全国了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茂陵的陪葬物之多,令人称奇,赤林军曾经在攻占长安后,盗掘茂陵,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后,还不到一半。

而唐太宗的昭陵的玄宫凿建于九嵕山主峰南坡的山腰间,陵园方圆60千米,在山峰底部建地下宫殿,连同陪葬墓在内,绵延数十里,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相比之下,这哥四个里面,赵匡胤的永昌陵可是寒酸到了极致!从现存的遗迹来看,永昌陵的陵园东西宽230米、南北长235米,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这点面积,也就相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宋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