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1日,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普通的日子。
这一天对邵北的影响很大,也是邵北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清晨,邵北和往常一样背着装有饭在前面走着,弟弟邵华依旧远远的跟在后面。
403厂,吴大爷还是一脸严肃的站在门口,密切的观注着进进出出工厂的每一个人。
“你小子,来的挺早呀,丫头还没来呢”
“嘿嘿,吴大爷,这不怕影响您工作吗,我早来一会儿,在门口等她,把饭盒交给她我就不进工厂了,免得为难您,不是!”
“你小子,想的还挺周到,这闲杂人等是不能随随便便进工厂...”
“吴大爷,您吸烟”
“先不抽了,你去收发室等吧”
吴大爷推回邵北递上来的香烟,对这个懂事的年轻人又一次加深了印象,示意邵北去收发室等范晓青。
邵北回头瞟了眼还站在远处向这边观望的弟弟,他也没客气直接进了收发室。
收发室很简陋,一桌一凳一条长条椅。
桌上摆着一部老式电话机和一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报纸。
邵北坐在长条椅上,顺手拿起一张报纸阅览起来。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吸引了邵北的注意。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邵北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浑身有冒冷汗的感觉,天哪!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邵北,你丫,还真来了”
邵北正在品味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的内涵出神,范晓青兴冲冲的走进收发室。
邵北急忙把报纸合上,慌乱中碰掉了桌子上的茶杯,手疾眼快的范晓青一把接住,避免了茶杯落地。
“你怎么了,慌里慌张地!?”
“...没什么,这不是见到你就激动吗!”
范晓青把手里的茶杯放到桌子上,脸上羞得红红的,一脚向邵北踢去。
“少贫嘴,免费的午餐呢?拿来...”
邵北躲过范晓青的偷袭,满脸傻笑的把饭盒拿出奉上。
“给...”
范晓青接过饭盒,打开盖子闻了闻:“嗯,挺香,这还差不多,没事儿我上班了,晚上记得取饭盒”
邵北跟着范晓青走出收发室,俩人再没有任何交流。
范晓青头也不回的向车间走去,邵北站在原地眉头紧锁地想着心事儿。
“怎么吵架了”
吴大爷发现两人有些不对,凑过来与邵北打着招呼。
“没有,吴大爷”
“哈哈,年轻人吵吵闹闹很正常,这丫头不错,你可要珍惜人家呀”
“我...我会的,您忙吴大爷,车来了,我先走了”
邵北见吴大爷的误会越来越深,也不多聊,见公交车驶过来进了公交站,急忙告辞吴大爷,逃也似的跑了。
车窗外,一些残留的标语、语录在五月清澈的阳光照射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华,显得特别暗淡;代替它的是轮廓分明的古建筑和绿树、红墙。
邵北心中热血沸腾‘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邵北想着报纸的内容,对未来充满希望,头一次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
“哥,你多给我拿点,这太少了!那边还有人要...”
邵北一手晃着手里一沓薄薄的粮票,另一只手伸手又向了马宁想多拿些粮票。
“邵北,今天行了,我们见好就收吧”
马宁手里数着厚厚钞票,乐得嘴角裂到了后脑勺:“今天,已经赚了不少了,有一百多块钱了”
“多少?一百多块钱...”
邵北盯着马宁手里的钞票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当时一名工人在工厂上班,一个月下来也就几十块钱。这一天就赚别人一个月的工作,还真把邵北吓一跳。
马宁瞥了一眼邵北,有些得意骄傲。
“哥,今天,需要粮票的人特别多,你说,是他们都缺少粮食吃不饱饭吗?”
“哈哈,邵北呀,有的是真没粮食需要粮票才能吃饱;有的是家里有粮食能吃饱,可他们有钱,想吃点好的,你想想吃好的去哪儿呀”
“当然去饭店了!”
“就是,这到了饭点光有钱有个屁用,没有粮票人家卖吗?”
“哦,是这个理儿”
“这年头就是这样儿,粮票比什么都重要,你以为你哥没研究过市场吗?哈哈”
邵北见马宁得意的样,就有意调侃他一下。
“得了吧,马宁哥,市场?你还懂得什么市场?...”
马宁一听这话,停止了手上动作,脸上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市场就是行情,人们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把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市场,你能明白吗?”
邵北感觉马宁的话有一定的道理,结合早上看到的报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有所感悟。
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一天可以赚到别人一个月才能赚到的钱,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和别人去争别人想干的工作呢?
他虽然不是拜金主义者,但现实是一家几口人等着吃饭,没钱真是不行呀!
邵北似懂非懂的自语道“哦,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得真好!”
马宁数完钱,把钱分成两份,一沓揣进兜里一沓递给邵北:“什么‘实践’什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