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王朝1500>第九十二章 继续在淮安府推广

对于接下来的调查,朱厚照叮嘱道:“伯安。你此次前去调查。第一,要注意安全。鸿图帮这帮人过得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不仅狡猾,而且心狠手辣。对方还处于暗处,所以做事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第二,对于这些商家和人的调查,一定要注重收集证据。如果只是推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决不能将人抓了。”

第一条大家还是理解的。可是对于第二条,大家还是有几分不解的。

在大明,有时候判案并不太注重证据。这么做,虽然容易出现冤假错案,但是在当时查案手段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无疑提高了办案效率。如果每个案子都需要证据确凿的话,以当时的侦查手段,很多案子只能是放在那里了。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朱厚照来自于现代,对于办案自然注重证据。他现在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衙门整顿、经济发展、粮食增产等事情上,对于刑罚方面,则是让目前工作步入正轨后,才会去做的。

毕竟朱厚照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而这些事情还是有先后主次之分的。

王守仁被安排调查鸿图帮淮安分舵,而钟虎则率领着羽林前卫继续押运漕粮前往京城。

朱厚照既然来到了淮安府,就顺道查看了一番淮安府的情况。

不得不说,张敷华、边宪等人做得非常好。淮安府在此次雨季形成的洪灾造成的损失要比其他地区好很多。

除了应天府之外,淮安府是做得最好的。这和张敷华、边宪等人日常注重兴修水利,提前预防洪水有直接关系。

弘治十二年,连日的暴雨使得洪水暴涨。高邮湖大堤发生了溃决。张敷华得知后,亲自赶往救灾现场。

他组织劳力深挖沟渠排涝,又安排人修筑了宝应大堤作为新的防线。将百姓的生命财产降到了最低。

朱厚照对张敷华、边宪等人进行了一番夸奖。虽然张敷华等人的确是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太子的夸奖仍然是十分地谦虚。

张敷华说道:“殿下。和您相比,我们做的还是远远不够。您在应天府、苏州府等地做得那些事情,我们就没有想到,没有做到。”

朱厚照听了,笑着说道:“我那也是误打误撞,碰巧做对了。其实你们完全可以在淮安府做。边大人,不知你有没有信心做好。”

边宪见朱厚照问起,忙回道:“殿下。微臣一定尽全力去做。”

“那就好。”朱厚照回答道。

接下来,朱厚照就把自己在应天府等地的做法当面进行了传授。

首先要做的就是冗员的清查。这一步十分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工作。而要做好冗员清查,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哪些人是衙门的吏役,哪些人是冗员,这一定要分清楚。如果碍于情面,将有背景的留下来,将没有背景的当做冗员。这会极大的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并且会产生不公的效果,带坏了衙门的风气。

在进行冗员清查时,还需要对吏役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特别是吏役与当地豪绅勾结,欺压百姓、霸占土地等事情,一定要严惩。顺便还能将一些田地收回来,为下一步的种植杂交水稻,安顿穷苦百姓打基础。

冗员清分出来后,就是进行分流了。将被清查出来的那些吏役安置到兴修水利攻城、朱厚照建造的酒楼、各类工厂里面。当然,选择自主创业,也是可以的。官府给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就是了。

安顿完这些冗员,就可以为各级衙门的吏役涨工钱了。这么做无非是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当然了,涨了工钱之后,对工作的要求也比以往要严格一些。吏役的职责一定要制定完备。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如果违反了规定,应如何进行责罚,都要写清楚。

接下来就是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由于吏役涨了工钱,工作积极性必然大幅提高。这些工作做起来也会十分顺利,效率还很高。这两件事,一个是为了将人口摸清楚,另一个则是摸清本地的农田有多少。重点就是趁此机会将那些被隐匿、被霸占的农田翻出来。将这些农田再分配给没有农田的农民,让他们能够安顿下来,安居乐业。

至于官府给吏役涨工钱的缺口。一方面利用查出违法之事,从违法吏役、违法豪绅等人身上拿。充分发挥赎罪则例的作用。积极进行“薅羊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收回来的,并且重新分给农民的农田,收取地租,获得一部分银两。

再就是种植杂交水稻。朱厚照在春耕前研制成功的杂交水稻,目前已经在应天府、苏州府等地进行了种植,长势非常好。今年的秋粮种植,淮安府方面也可以种上杂交水稻了。到时候,朱厚照会派人将杂交水稻的种子运到淮安府的。

当然了,在清查完冗员,马上进行涨工钱时,官府尚没有足够的银两进行涨工钱。换句话说,涨工钱的资金缺口短时间内不可能马上筹齐。朱厚照会让应天府、苏州府方面为淮安府调拨启动资金,待淮安府后期经济好转后,再归还。

朱厚照这番安排,可以说是非常妥当的。

边宪听完朱厚照的现场讲解,说道:“殿下,您放心。微臣一定按照您的指示,争取早日完成淮安府的这几项改革。

除了淮安府的工作,对于漕运,朱厚照也向张敷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道:“张大人。我从京城前往南京,走的就是运河这条路线。可是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继续在淮安府推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