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明豪贾>第一百三十八章 视察工业区(中)

“那是为了以后安装新设备所用的空地,每个厂都有一块,未来这种水车会被新动力设备取代,而那块空地就是专门安装设备之地,是我特别要求留下的”

刘建向李出源说道。

“新设备,是何物,蒸汽机吗”

李出源听后,问道。

“一会我们去动力厂一看便知,动力厂离这并不远”

刘建笑道。

“不瞒李公子,动力厂就在河东岸,与炼钢厂,钟表厂,电报机厂是一条路”

身后的霍佟上前说道。

李出源听后,微微点了点头。

不久众人走进了纺纱厂。

李出源,李霜宁,包括刘艳都对眼前巨大的木制纱机所吸引,震撼住了。

从厂房外的连杆进入房中后,分出数十根分杆,每根杆都有专人负责看护,以齿轮,转盘相互连接,分离,如此使得一个巨型水车可以带动十数台纱机运转。

而厂房之外至少有二十台水车,如此这么一个纺纱厂,便有四百台这样的巨型纱机。

而且听刘建所言,这鸡笼工业区不仅仅是永远商行旗下唯一的工业区。

虎头城,新杭州城也已开始建立工业区。

未来三五年,很多新城也会配套建立工业区。

每个工业区一个这种规模的纺纱厂,如此哪怕几千万人的衣服穿戴,都可以保障。

看着眼前织机,李出源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这里一共有四百五十台这样的纱机,一台需要五人操作,一人负责动力输出,一人负责操作纱轮,一人负责走锭,一人负责卷纱,一人负责成品剪裁”

李娟红向众人说道。

“这样一台纱机只要五人便可操作”

看着忙碌的女工,又看着一边介绍的李娟红,后面的李霜宁问道。

“是的,这是公子设计的纱机,一台纱机,而且也是目前最新的,老的八十锭机器已经拆解弄去虎头城和新杭州城建厂了,这种新机器如今有百二十锭,比原有机器多了四十锭,而且之间设计精巧,所耗动力也更低”

李娟红介绍道。

“百二十锭,我听说那八十锭的就比那织造府的纱机效率高几十倍了,这种机器岂不是要上百倍”

一边的刘艳说道。

“小姐所言极是,明庭的纱机属下也曾用过,同样以水车为动力大纺车,最多的也就只有十八个锭子,而且并非如这种纱机一样是串联一体的,需要各自依托踏板来转动,而且这种大纺车实际上并不多,更多的是单锭纱机,所以公子这种纱机比明庭所用纱机效率提高百倍,而且只用五人便可操作,而且真正纺纱的一两人足矣,人力,效率都无与伦比”

李娟红向众人介绍道。

“难怪那丝绸丝滑,价格也不贵,原来如此啊,只是光有这种纱机,还需要原料啊,这原料如何解决”

李出源问道。

“这一点李公子尽可放心,只要养蚕的种植棉花的不断供,这种纱机包括隔壁织布厂的织机就可以持续工作,而如今南洋各地,除去种植粮食外,种植桑树,棉花的土地也是非常多,以后原料并不成问题”

李娟红说道。

“李兄就放心吧,别的不说,就说这台湾一地,便有各种耕地百来万亩,这还是目前已经开荒,种植的,以后随着我们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也越来越大,如此还怕没有原料供应吗”

刘建也笑道。

“也是,在保证粮食生产的情况下,种植棉花和桑树,发动百姓养蚕,如此还愁原料乎”

李出源也点头笑道。

“唯一的问题便是棉花的品种,这以后我一定要解决”

刘建抬头看了看东方,笑道。

“品种,什么品种”

李出源听后,一脸疑惑的问道。

“哈哈,等时候到了李兄便知,如今还不可说也”

刘建笑道。

李出源听后,虽然也有些疑惑,但也没多言。

而是看了看东方,这东方又有何物,让刘兄如此恋恋不忘。

李出源心中想着。

“走吧,去看看隔壁的织布厂的织机”

众人参观一阵后,便带着众人离开了纺纱厂,过了一个石桥后,来到了织布厂。

与纺纱厂的效率不同,织布厂的织机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便是采用了飞梭。

看着飞梭来回穿插,穿行,一块块棉布也从织机上编织而出。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衣食住用,方方面面都能完美解决,难怪这么多人愿意舍弃中原,中土,来到南洋打拼。

在加上各种移民手段,掩藏,掩饰的很好,以及明庭各官府内部被麻痹,被买通。

以及强大的军力保证,以及刘建坐镇指挥,发展各种机械,教材,制度,律令,难怪永兴商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成长。

或许等大明回过神来,必会大吃一惊吧。

也不知那些没有获得代理权的王侯贵族,朱姓皇族们,会有何动静和手段。

不过如今南洋一地已经逐渐稳定,可以自给自足,要是真等刘建鲸吞南洋,在南洋站稳脚跟,大明会不会悔之晚矣,会不会反应过激。

过犹不及啊,真不知道那些明庭官员们,显贵们都在做什么,在眼皮子底下移走了近七百万人,让人只觉匪夷所思啊。

李出源在一边暗思着。

不过想想也是,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世上就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想想大明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八章 视察工业区(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