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从选秀回锅肉开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旧碰撞

观赏电影,其实很多时候还是带有一些私人偏好的。

比如,有人就喜欢《战狼2》,有人就喜欢《海上钢琴师》,有人就喜欢《阳光劫匪》算了,最后一个好像没啥人喜欢。这些就是各种类型,有人喜欢这个调调,但有人又喜欢那个。

所以很多时候,电影没有“一定会喜欢”这一说。

但也会有一个最受欢迎的类型。

并且这个标准,还在随着时代不断变动:

早期,可能是大导演的片子。

张一谋,姜文,陈楷歌等等,这些人的电影一上线,拍的无论是什么就会受到挺多追捧。但这里面除了张一谋较少翻车,其他人的电影总体评价也是好坏参半,也有不少赔本的。

中期,就是好莱坞大片了。

《阿凡达》《加勒比海盗》《复仇者联盟》等等之类,各种特效,大场面,配合上各种知名的演员,也是相当受欢迎了好长一段时间。

再到现在,好莱坞大片也腻了:

喜剧电影,爱国电影,是国内目前两大高票房扛把子,毋庸置疑的。

因为这两种类型,如果本身质量拍的还不错,又赶上合适的档期,充足的宣传,那是很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口碑并且票房也会进一步起飞。

当然,只是说这两种类型比较容易出,不是一定能出。至少,《你好李焕英》在之前,是没那么被人看好的,毕竟太多不利因素了:

贾玲首部电影,以至于投资的时候都很难,大家都担心赔钱。

虽说是喜剧,但是故事原型脱胎于贾玲自己的母亲,不一定就真的能够对上观众胃口。

以及原型小品,已经演出过一次了。

所以,张俊和女朋友看完电影后不久,整个人也从电影里的情绪里出来,也就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先是在票务平台上直接给出了十分:

“超出期待,前面很好笑,最后太感人了,十分送上!”

并且这还不够,很多人现在看完这个,也要各种寻求认同感,就在各大app搜索这个电影。

看看其他人是不是也这么想。

现在已经挺晚了,凌晨两点多,但两人情绪高涨,又是冬天的小风一吹,精神头还不错,就上了围脖看一看——虽然上来第一个评论就说“我是来看沈腾的,结果沈腾就这么点戏份?”,但整体好评居多。

“太感动了,把男朋友的外套哭的眼泪鼻涕的。”

“推荐推荐!记得带纸巾去!”

“还行吧,可以一看。”

更专业的平台上,则是8分影评:“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我能挑很多刺,真的。

贾玲初执导筒,我有太多地方可以提醒她值得改进的地方了,但是我还是被她的一件事情打动了,那就是真诚。

哪怕在那些不太成熟的设计里,她对母亲的爱意和思念都很饱满。这种情绪不是勾兑出来的煽情,而是她用真心兑换出来的感情。”

7分影评:“贾玲水平有限,奈何感情无比真挚。虽然结尾让我哭的稀里哗啦,但也没能改变前半段就是个低配版夏洛特烦恼的状况。”

以及10分影评,字数更少:“真诚打动内心,没办法客观评价。”

张俊就看着这些,挨个点赞。

确实好像《你好李焕英》被他们这么一说,确实也有不少不足的地方。

但他能理解,能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给高分:

喜剧部分,服务好春节档需要快乐的观众;而不尴尬且相当动人的的亲情片段,则是让那些挑剔的影评人们都不由自主地,在这个冬天,变得温情起来。

“豆瓣实时评论,基本上都是四星左右,很少有3星以下的!”

“淘票票的评分也很高,有很多给了详细评价的好评!差评比较少。”

“差评都有什么,关注一下!”

“好,我看看都是因为,最新的一个差评是为什么影院空调坏了,差评;第二个差评,影院有人哭的好大声,烦人,我觉得并不好哭;第三个差评,还不错”

“坑爹呢这是,还不错给差评!”

大年初一,凌晨2点五十的天河娱乐,灯火通明,来往奔波的人群都热热闹闹的。

这里有一个团队聚集在一起,中影的,儒意的,电影方的,以及青叶文化的都在一个大房间里,方便一起分析。

所以屋子里,也算是人生巅峰。

并且叶青走进来的时候,负责人罗溪正无语地看着最后一条差评,叶青刚好听到这段,就笑道:“没事,我刚才路上也看了一下,基本上都是好评居多。差评么,就看哪些地方不足,然后宣传的时候避开了。”

这事,说起来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事情。

他们的重点不只是在于分数高低。

也要从观众不满的点上避开,比如接下来宣传的时候,就不要集中吹捧贾玲的导演技法什么的,这肯定是没得夸的。

要夸,肯定是夸感情这一块。

“嗯,我觉得我们可以重点从很多人都感动落泪这方面来讲讲。”

罗溪点头,接着道:“因为现在这个社会,看个亲情电影能流泪的,其实不多。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营销一个带着母亲一起去”

“不要这样,别了!”

叶青立刻打断了他:“你也知道是现在这个社会,大家挺反感的,就是这一套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什么?

像是有几年春晚,主持人们特别喜欢搞类似于“现在在你身边的是你最亲的人,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旧碰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