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塔”这种建筑,多尔衮并不陌生。去年的时候,他还在沈阳建了东、西、南、北四座喇嘛塔。
不过不管是这喇嘛塔,还是中原的佛塔。都是存放佛骨舍利或者佛经的地方。
说白了,活人不能住塔里面啊,怎么这个道人孔明如此古怪,还要建一座塔,自己住里面,就不怕晦气么?
再看孔明亲手画的这个“魔法塔”的图案,也觉得造型诡异。形状就像一个高耸的烟筒,上面顶了一个屋子。实在是古怪之至。
按照多尔衮的想法,这陆地神仙要在凡俗之中的宅邸,不说云雾缭绕吧,至少亭台殿阁。院内养些梅花鹿或者仙鹤一类的灵物。想不到这个叫孔明的道士,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真的是匪夷所思。
好在看这个塔的样子,至少比建造一座宅邸要省些银钱,也算是清军新败之下,节省开支了。
至于“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这个地方倒是要偷偷的派上些人,好好的去查上一查。
另外索尼还提到了一个什么主鸡,据说是这个叫孔明的道人一见面,就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虽然后来孔明又摆手说不必介意。
然而根据多尔衮多年的经验,越是这样脱口而出的不经意之语,却越是真话,也越发的需要重视。
不过凭着索尼的学识,尚且没听说过,想必也是个稀罕的东西。恐怕要让那些苦读诗书的汉官们穷经皓首,在圣贤们的书中好好的找上一找了......
...
第二日,多尔衮果然按照之前所说。在皇城内设了一座大坛,将文武百官请来,进行这“推毂以授军师”的大礼。
这所谓的“推毂”就是推车,本来应该由皇帝亲自来推,不过此时顺治帝尚小,就只能由摄政王多尔衮代为“推毂”了。
孔明不知道这个礼节是什么,好在手中各种搜索引擎还算方便,于是特地搜索了一下这个,发现这礼节是出自《史记.冯唐列传》,上面写的是“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也就是如果按照古礼,需要多尔衮跪着推车。
孔明为此还颇为期待了一阵子,感觉如果多尔衮跪在自己面前,一步一步推车也挺好玩的,结果显然他是有点想多了。
多尔衮给他准备的并不是什么大型的车辇,而是一个类似诸葛丞相的四轮车,轻巧方便,推着也容易。
多尔衮推着这辆四轮车,从正阳门一直推到了皇城内。估计是听说了当年周文王推车的故事,所以才一路推了这么远。
等到了坛下之时,孔明突然顽心大起。对着多尔衮点了点头,沉声道:“一共一千二百三十六步,嗯~只是这车辇轻了......可惜啊,可惜啊。”
“啊,军师,这个车辇太轻了是什么意思?”多尔衮不知道孔明打的什么谶语,居然有些惊慌。
孔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却不再多说了。
有些东西过犹不及,言多有失。把话说到一半,剩下的任凭对方进行各种胡乱的脑补,越瞎琢磨越可怕,这样才妙用无穷。
他也不等多尔衮继续发问,轻轻地一跺脚,一阵黑雾涌出,托着孔明飘到了拜将坛上。之后领了宝剑印信,禀告天地,才算是大礼告成。
随后,按照之前的计议。多尔衮又找来几名文采极好的汉官,以多尔衮自己的口吻,写了封《再与史可法书》。
里面核心内容就一个,我大清朝损兵折将,帮了你们大明朝这么多忙,理应有所报答。别的东西也不管你们要了。既然你史阁部说大江中涌出数万棵金丝楠木,那么我就要五万棵。少一棵的话,就别怪我大清起兵讨伐了。
写完之后,加盖了朝廷印信,多尔衮便要派使者送信,却被孔明一把拦住。
他折腾了这么半天,就想靠着这封信来建立任务呢。怎么能让别人送信呢。于是自告奋勇,说自己神通来去方便,要亲自去给史可法下书。
多尔衮暗想:“这下书算不得什么军国大事,即便是信丢了,再写一封也就是了。这新拜的军师来历不明,虽然不敢委以什么重要的国事,但这下书到没什么。而且这主意本来就是他出的,让他过江跑一趟也好。”
于是点头答应。就把给史可法的回书交给了孔明。
不过多尔衮心思缜密,无论怎么说,这个道人也是个不知根底的,而且法力高深。若把这已经盖了朝廷大宝的书信,进行涂抹更改。虽然酿不成什么大祸,却也有损国格。
于是多尔衮还防了一手,让孔明送信的同时。还命人将这封信的内容重新抄写了无数份,沿途分发各个州府郡县。这样一来,这封信的内容便天下皆知,也就不用担心孔明会在信里做什么手脚了。
孔明自然不在乎这些,他这次行的是阳谋,完全可以摆到阳光之下。
他的计划是,把这封信交给史可法,史可法必然惊慌失措。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对外面来说,大明朝还有几十万的军队,然而这几十万的军队究竟是什么货色,恐怕没有人比史可法更了解。
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的军队,可以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除了不能打仗。掠抢、逃跑等技能已经升到宗师的等级。
以南明的实力,即便是如今已经半残了的清军,也肯定不是对手。
而史可法又拿不出这许多的金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