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汉末小士族>第二十二章 及冠

大汉的崩塌就近在眼前了,势力发展的艰难,远远超出了张俨的想象。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军司马了,手下有着四百骑兵,但在即将到来的历史大潮里,四百人能成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就目前张俨的发展情况而言,历史的车**概率会从他脸上压过去。

难道想要发展发展势力,只能牺牲牺牲色相?

如今私留战马军资的事情已经解决了,那自己此次的军功肯定能正常上报,张俨预计在打算得好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是能被封为校尉的,至具体军职就要看郡守和父亲的安排了。

张俨希望自己的军职上升了以后,自己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为了今后的发展,能娶到郡守的女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俨喝得有些迷迷迷糊糊的了,汉时的酒水度数并不高,但遭不住喝得多,而且今天又是大半天没过吃饭,空腹喝酒自然醉得快。

他突然大着舌头,拉着父亲的手,大声对父亲喊着道:“父亲大人,不知我成婚之前能不能见见那郭氏淑女!”

说完又哈哈大笑,倒在桌子上睡着了。

看着熟睡的儿子,张鹏想想觉得他今天也应该是累了,不过现在此事能平安结束,儿子能够安然无恙,那就是一切都值得了。

张鹏召来两名仆役将儿子背回房间,并叮嘱仆役细心照料,看着被仆役背着的儿子的背影,想着儿子最后的话,想成亲前见人家一面吗?这倒是不好开口啊!

距离那场大醉已经过了半个月,张俨跟随着父亲大人回了老家马邑,同时父亲也把在楼烦的张辽召了回来,当然不是要组队跑路,也跑不了路,而是张鹏决定为这对堂兄弟行冠礼了。

汉代极重冠礼,《后汉书·儒林列传》载,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见他“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而周防“以未冠”,不能从命。

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由此可以看出,没有行冠礼甚至会影响到人的做官,成亲,想想张俨也到了行冠礼的时候。何况张俨的婚事已经许下了,不行冠礼也不好成婚。

加上张俨张辽两兄弟关系极好,干脆就把两人一同召回行了冠礼算了,想着也不在乎早晚了,反正都出来任事了,早办早了事。

古时冠礼在“家庙”之中进行,并且在正堂东边还需搭建设施,称为“东房”。古时行冠礼有所谓“阶”的讲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称执事)依次排开,正宾在为冠者“三加”时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阶”。曾有实践者,在院落地面上划出房子及阶型,要掌握方位讲究,有司依次托盘捧冠站好就可以了。

冠礼的仪式非常隆重而繁琐: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初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利,可以管理人了;二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三加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

三次加冠之后,主人就要设酒宴礼宾。接着再拜见兄弟等家人,去拜见地方行政长官和乡里的前辈。

张俨张辽这对堂兄弟被摆弄了一天,终于才吉时已到,行加冠礼。

张俨和张鹏来到了张鹏面前,让张鹏为其加冠。

行加冠礼之后,就是最后一项了,要为二人取字。

古时男子成年后,就有名有字,但二者又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和不同的使用场合。

《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虚,命字是用来给朋友呼唤的,表示客气,名除自己、尊长称呼外,神圣不可侵犯,凡尊亲、君上、圣人之名都要讳言。字是由名孳乳而来,是用以表德的,不用讳言。对晚辈及地位卑贱的人只称名不称字。

其实两人没有字,也会感觉挺不方便的,比如说赵云下山时师父便为他取了字,而张氏兄弟一直没有字,刚开始认识时,赵云还不好称呼两人,只能一直张兄弟张兄弟的叫着。

其实对于张俨来说,取字是真的没有什么好期待的,因为张辽的字他前世就知道了,而他的字他差不多也猜到了。

毕竟古人取字方式数来数去就几种:

扣合式:名与字扣合严密,共同表示一个深刻内容。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为平原。

并列式:名与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属性的两个方面。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轲与舆都同车有关系。

注释式:名与字有互相注释的作用,使道理讲得透切。如东晋葛洪,字雅川,有大川洪涛之意。

同用式:名与字用相同的字表示。如明末清初戏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个玉字。

相对式:名与字对立相匹,对照强烈。如朱熹,字无晦,熹同晦明暗相对。

因果式:名与字互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规律。如辛弃疾,字幼安,从小根除病疾,自然得获安康。

推导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张九龄,字子寿,九龄正属童子之寿也。

呼应式:名与字互相呼应,揭示出意义。如东晋郭璞,字景纯,正是璞玉同纯良呼应。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为使用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章 及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