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到来,幽州各地又忙碌起来了。
去年吕布派一百多艘战船南下,前往九真郡购买占城稻,但派去的人到了九真郡一问,当地没人知道占城稻的所在,亦只能硬着头皮在九真郡每个县都拉几船稻种回来。吕布把每种稻种都种上,夏收之时,自然知道那个产量高了。
春耕之事完了,吕布又要安置从渤海郡迁来的百姓,安置从契丹迁回的百姓,再加上青州动乱,大批百姓坐船逃到辽东,冀州到乱,又有大批冀州百姓逃到幽州,幽州一下子多出上百万人,这些人吃喝拉撒都要幽州官府处理,亦生不少违法之事。
吕布毫不安气,该杀的,杀。该判的,判。
但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为了减少犯罪,吕布开始扩军,从移民中择五万青壮入伍,即减轻各地守军的人少的问题,亦解决了这些移民吃饱没事干的事情。
这时袁绍派人送信给吕布希望请吕布引兵入渤海,联兵灭方腊。
吕布心中咯噔了一下,历史上袁绍就是有这样的一封信骗了幽州的公孙赞,说什么要平分冀州,结果从冀州刺史手中忽悠到冀州后,立即翻脸不认人。
王买德接过信一看,“主公,袁绍之前见我们大军在跟契丹鏖战,就想着挥兵北上,后见我们大军返回,这才偃旗息鼓。近来斥候回报,袁绍挥军与方腊做战,虽屡次取得小胜,但他那五千家兵亦损失不小,再打下去,袁家的老本都要被打没了。”
吕布摇摇头道:“纵是如此,袁绍亦不会是真心请我们去平叛的。”
王买德点头道:“这恐怕是沮授、田丰给袁绍出的借刀杀人、驱虎吞狼之计。袁家虽是汝南大家,但在冀州却没什么话语权。袁绍此人野心又极大,欲将冀州吞入囊中,但他兵力比不上主公,道义上又比不上河间王。袁绍想坐拥冀州,首先要击败三个敌人,首先将方腊击败,收其降众,将渤海彻底消化,实力必将大增。
再就是河间王,陛下已然命河间王为冀州牧,有任免冀州官员的权力,袁绍面对河间王,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所以只能请求外援。
第三个敌人就是主公你了,幽州目前已然安定,北面的契丹都都主公打得消停了。袁绍看出主公有气吞天下之姿,根本不会只占幽州而自满,但再想发展,要么向南,入冀州。要么向西,入并州。但想名正言顺地入主并州,如今根本不可能。
沮授、田丰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便想引主公入冀州,先借幽州兵锋,平定方腊的十几万大军,只要兼并了这些叛军,袁绍就有能力争雄天下。
主公没有陛下的诏命率军入冀州,必然引起河间王的反感,到时必然引兵来击。袁绍坐上观虎斗,等主公跟河间王斗得两败俱伤,袁绍亦将叛军整编完成,到时必然先跟河间王联兵跟击败主公,再借机杀了河间王,将冀州收入囊中就成为事实了。”
吕布想了一下,这计策真的就是袁绍忽悠冀州刺史的翻版,只不过由于汝南袁氏如今没有历史上的影响力,只能将计策稍稍更改。他可不想像历史上公孙赞一样的下场。
而且,汉庄灵帝严令他退兵回幽州,真没圣旨就率兵入渤海郡,这正给了河间王发兵的理由,到时后路一断,真是腹背受敌呀!白白便宜了袁绍。
想通了这一点,吕布决定暂时不发兵冀州,反正幽州现在涌来的百姓还够用,先安心练兵吧。
但吕布为了戏弄袁绍,还是写了一封信给后者,表示会立即率兵南下。
结果这封信让袁绍高兴非常,认为自己坐拥冀州的机会已然到来,一方面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向河间王传信,说吕布有意染指冀州,不久便将挥兵南下,请求河间王决断。
但袁绍在浮阳等了好久,吕布都没率兵前来。
郭图、辛评安慰,吕布可能是想等春耕之后再率兵南下。
王买德没有猜对出此计谋之人,并不是沮授、田丰,而是郭图、辛评。
郭、辛二人看穿袁绍想独霸冀州的野心,献上此计。
袁绍只好再等,但等到春耕结束了,吕布都没率兵前来。而且冀州方面的细作传回消息,幽州各郡之兵照常训练,没有丝毫集结的迹象。
袁绍大怒,自己在浮阳向北而望,都望得望眼欲穿了,吕布竟然放他鸽子!
郭图一直在说‘不可能,不可能’,“吕布在做小小的下邳郡兵曹时,就敢在没有诏命的情况下,率兵入琅邪、入豫州,现在坐拥幽州,贵为温侯,怎么胆子就变小了?”
辛评也想不明白,吕布怎么放着这么好的理由不发兵南下呢,这不符合吕布的野心呀!
郭、辛二人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乃是他们并不知道汉庄灵帝严令吕布不得率兵出幽州的密旨,只能杨复光、吕布等少数人知道。堂堂大汉皇帝竟然忌惮起地方太守,传出去有损朝廷威严。所以没什么人知道这里面的事。
袁绍见郭图、辛评之计没什么用,对二人的好感顿时下降许多,令郭、辛二人退下之后,令沮授前来。
沮授分析道:“而今刘汉天下分崩离析,江水之南除吴郡之外,诸郡已然不为朝廷所控,各地起义不断,正是群雄并起之机。主公出身出非大族,势力较弱,唯有借助外力方可成事。”
袁绍当然知道自己实力弱,要靠外力才能占有一席之地,直道:“还请先生直言”
沮授道:“冀州周围势力中,最强的莫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