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半杯流年半杯月>第34章 转灯冰灯

第二天吃过早饭,小西去找付姗,昨天戏弄完付姗后觉得有些过分,带了两块糖,想将功折罪,刚要拉门进屋,付姗推门出来拦住小西,萧瑰妈妈生小宝宝了,他不能进去,小西看到屋里面挡着厚厚的幔帐,空气中有尿布的骚味儿。

小西把两块高粱饴糖递给付姗,付姗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但没有吃,顺手装进口袋里,见小西今天戴着姐姐亲手织的黑色滑冰帽,上面还有三道白杠,付姗故做神秘地对小西说:班长,你戴这个帽子太好看了,叫人忍不住想吃。小西没明白什么意思,用疑问的眼神看付姗,付姗用手比着,你的脑袋像小西瓜,边说边笑,一阵风刮来,呛了一口风,付姗用绿头巾的角儿堵着嘴,才止住咳嗽。

本来每天学习小组的时间是八点到十一点,今天出来早,还不到八点,小西提议去悦来大车店看看,顺便捡几个烟盒,付姗自己不会去车店里面,怕被马车撞到,今天跟小西在一起,也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把门的还是那个“小板凳”,见他们两个进来,从门房出来拦住了他们,小西说去厕所,才放他们进去。为了圆谎,小西也真的有些尿意,就直接去了厕所,付姗站在老远处看栓在马槽子前的马吃草。

进去走了一圈儿,就捡到两个葡萄烟盒,小西直接叠成三角形装进口袋,往外走到门口,碰上好几辆马车一起进来,车老板甩着鞭子喊着口令,拉车的马嘶叫声、马蹄子敲在地面的哒哒声,顿时热闹起来,付姗拉着小西的手,怕被马蹄子踢到,小西晃着脑袋,心里油然升起一股男子汉的气概。

到黎敏家,他们还是比张志刚他们来的早,只见黎芬黎芳正坐在南炕上糊转灯,转灯的架子是木条儿钉的,有六个面,黎芬在糊外面的玻璃纸,黎芳在往转筒上糊画报上剪下来的人物,小西认得几个,有***、李铁梅、李玉和、阿庆嫂、有两个叫不出名字,黎敏跑过来告诉小西,一个是平原作战的李向阳,一个是奇袭白虎团的严伟才。小西见炕上有个红色的穗子,拿起来看,黎芬怕小西弄脏了,要了回去,告诉小西,这个是灯笼下面的,叫穗儿。

上午的学习一直到十一点半,几个人比着写就是快,当黎敏的爸爸进屋时几个人马上收拾书本,黎爸爸身材高大魁梧,穿着蓝色工作服,要是找一盏马灯举着,很像红灯记里的李玉和,黎芳选李玉和也正是觉得像爸爸才找来画报的。

出了屋门,看到外面黎敏的四姐黎媚在窗前做毽子,毽子是用狗毛做的,还有两个是马鬃的,都是用三个铜钱,中间用木棍塞着,加上手里的一个正好五个。魏新光跳起来伸手够房檐子上的冰溜子,看到他像猴子一样的蹦跳,黎媚就说了一句,你怎么像猴子一样,小西跟张志刚、付姗都哈哈大笑,原来,魏新光的外号叫“魏猴子”。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快,不知不觉二十多天,作业都写完了,寒假学习小组的使命也自然结束,陆小西整天磨着爸爸做转灯,为了应付小西,陆伟民在单位找来红色、绿色、蓝色颜料,还拿回一个油漆桶,他要给小西冻冰灯。

陆伟民冻冰灯的手法是一绝,用油漆桶装了三分之一的水,倒进去红色的颜料,用木棍搅拌,半天的功夫,水桶里的水都冻成了冰;晚上,陆伟民找了个盆,装满水,倒进蓝色的颜料搅拌完毕,把蓝色的水倒进桶里的三分之二处,第二天,陆伟民早早起来,弄了一盆绿色的水倒进桶里,桶里的水倒满后找了一个没有把的大号茶缸子,茶缸子的口能放进拳头,里面倒进水,放在桶里,刚好茶缸子的上沿露出水面。过了一小时,陆伟民出来拿掉茶缸子,觉得深度不够,用热水浇进去烫深一些,推倒水桶,倒出里面的水,冰灯基本完成,就剩最后把冰灯拿出来了。

陆小西见爸爸的冰灯做完了,就央求爸爸晚上下班回来买一包“磕头了”(东北方言:读音ketouliao,手指粗细的小蜡烛)回来试试,小东拿出一红一白两只“磕头了”给弟弟,拿到手后,小西就开始盼天黑。

下班后,陆伟民把冰桶拿进屋里,小西妈埋怨陆伟民惯着孩子,陆伟民一笑了之,给小西弄冰灯,也勾起他对童年的回忆,只是那时候冻出的冰灯是白色的,没有地方弄颜料。

小西匆匆吃完饭,蹲在地上看着桶,他在想什么时候能把冰拿出来,陆伟民拿起桶晃了几晃,还没化开,就把桶坐进盆里,拿起炉子上的水壶往桶上浇水,水壶里的水刚刚烧开,几分钟的功夫,半壶水倒完,陆伟民在晃桶时,冰可以在桶里转动了,抱着桶出来,仓房边有个倒扣着的水缸,陆伟民把桶倒着,三色冰灯从油漆桶里倒出来,小西高兴地喊姐姐出来看。

孩子们的喊叫声引来几个大人过来,吃过饭的付明生也走了过来,付明生见陆伟民跟孩子们在玩冰灯,连连夸他手巧。小西拿出哥哥给的“磕头了”,叫姐姐给点上,小楠点上“磕头了”后却立不住,陆伟民接过来一口气吹灭,划着一根火柴在“磕头了”的尾部烧了一会儿,伸手放进冰灯的里面,“磕头了”牢牢地粘在冰上,小楠佩服爸爸聪明,伸进手点着“磕头了”,三色灯亮了,陆小西把着姐姐的肩,连蹦了好几下。

围着的孩子们都散了,小东、小南要去玩冰尜,小西也想跟着,小南指指冰灯先走了,小西一口吹灭“磕头了”,找了一个柳条筐扣上


状态提示:第34章 转灯冰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